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169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压榨工艺、精炼工艺和灌装工艺,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水化:2、脱酸:3、水洗:4、脱色:5、脱臭:6、冬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避免了热压榨法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产生,而且消除了冷压榨法出油率低的缺点,与传统的压榨工艺相比,节省了10~20%的生产成本;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整个生产工艺中不涉及添加任何非食用的化学物质,确保了产品真正有机、原生态且绿色环保,无化学残留,不含苯比芘,铅汞,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营养成分高出35%;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出油率比传统的生产工艺高出20~30%,产出的茶油油酸含量高达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压榨工艺、精炼工艺和灌装工艺,其特征在于,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水化: 将压榨后的毛油放入水化锅中,接着加入盐水,使毛油中的磷、蛋白质和胶粉膨胀而分离出来,进而得到水化液,其中,盐水的温度比压榨前的毛油温度高出5~10℃; S2脱酸: S21:将水化液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的速度为70r/m,接着在10分钟内分别加入用量为K值的碱液和用量为T值的过量碱,得到脱酸油; K值的计算公式为:K=7.13×10‑4×t1×t2;T值的计算公式为:T=Rt1;其中,t1表示毛油重量,t2表示毛油酸值,R取0.1~0.25%中的任意值; S22:继续搅拌脱酸油,从脱酸油中取样得到样品1,并进行观察,若样品1中凝聚出皂粒且皂粒与毛油呈分离状态,则将搅拌速度降低至30r/m,接着采用间接蒸汽升温至75~85℃,升温速度控制在1.5℃/m; S23:待脱酸油升温至75~85℃,再次从中取样得到样品2,并进行观察,若样品2变大且变硬,则停止升温和搅拌,并加入盐水进行沉淀,将脱酸油与沉淀物分离,即可得到上层油; S3水洗: S31:取上层油到水洗锅中,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再加入85℃的热水进行洗涤和搅拌,得到水洗液,热水的用量为毛油重量t1的8‑10%,搅拌的速度为40r/m; S32:对水洗液做滴定试验,若水洗液不呈碱性,则取该水洗液进行脱色;若水洗液呈酸性或中性,则返回S21继续进行脱酸; S4脱色: S41:用真空将不呈碱性的水洗液吸入脱色罐,在温度为95℃的条件下脱水,脱水时间为20~30分钟,得到脱水油; S42:待水分降低至0.1%以下,将脱色罐中的温度降低至90℃,接着在真空度为97~99kPa的条件下加入白土对脱水油进行脱色,得到脱色油,白土的用量为毛油重量t1的5‑7%,脱色时间为20分钟; S43: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冷却脱色油,并对脱色油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后的脱色油; S5脱臭: S51:将过滤后的脱色油吸入脱臭锅,先采用间接蒸汽升温至110℃,再采用导热油升温至150℃后,借助水蒸汽蒸馏脱除脱色油中的脂肪酸; S52:继续采用导热油进行升温,待温度升至240℃后,将脱色油放入分离器中进行取样观察,得到样品3; S53:计时两小时后,对脱色油再次取样,得到样品4; S54:比较样品3和样品4,若色泽黯淡、稠度变低,则关小脱臭锅的气阀门,否则返回S51继续脱除脂肪酸; S55:再次计时两小时后,停止加热脱色油并进行冷却,当温度降至70℃时,关闭脱臭锅的蒸汽喷射泵; S56:继续冷却脱色油,直至脱色油的温度降至25℃后再进行翻锅,翻锅的真空度控制在300Pa; S6冬化: S61:将脱色油用气压送入结晶罐进行冷冻处理,当温度降至3℃时,停止结晶罐夹套中冷冻机的循环; S62:继续降温至0℃,并保持5.5小时,接着对冷冻处理的脱色油进行过滤,得到冬化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孟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绿杉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