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796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定每一种标准油脂的特性K值,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特性K值确定标准特性曲线F;其中,特性K值通过K值测试仪测定,所述K值测试仪包括毛细管,通过油脂从毛细管高位液面至低位液面的流动来测定特性K值;步骤2: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用步骤1中的方法测定待测油脂的特性K值,并确定待测特性曲线Φ;步骤3:将待测特性曲线与标准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判定待测油脂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能方便、准确地检测出食用油脂中是否掺杂了地沟油,以及食用油脂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油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食用油脂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常见的食用油脂多为植物油脂,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调和油等。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餐饮业规模日益扩大,餐饮中所消耗的油脂量剧增,为降低餐饮业的成本,一些不法分子将不合格油脂应用到餐饮业中,并将餐饮业中产生的废弃油提炼,得到地沟油,进行循环使用。以上不合格油脂会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针对大多数食用油脂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而没有相关标准用于检测调和油。由于调和油中含有多种油脂,且不同油脂的脂肪酸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常规的油脂检测方法不适用于检测调和油。另外,现有技术中,针对掺杂了地沟油的食用油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理化指标分析、重金属检测、脂肪酸组成分析、胆固醇含量等,这些检测方法对精炼程度不高的地沟油的某项特定指标检测具有特异性,但地沟油成为极为复杂,并非所有地沟油都含有这些指标,因此这些检测方法对精炼程度较高的地沟油不具有检测特异性,无法有效识别地沟油。而针对掺杂了地沟油的调和油,就更难以检测其质量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点,提供,该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能方便、准确地检测出食用油脂中是否掺杂了地沟油,以及食用油脂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油脂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定每一种标准油脂的特性K值,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特性K值确定标准特性曲线F ;其中,特性K值通过K值测试仪测定,所述K值测试仪包括毛细管,通过油脂从毛细管高位液面至低位液面的流动来测定特性K值;所述特性K值的计算公式为=K=RAt ;其中,R为毛细管系数,R= Ji Xr4XP/(8VL),其单位是Ι/ml ;其中,r表示毛细管半径,P表示毛细管两端的推动力,V表示测定油脂的体积,L表示毛细管的长度;Δ t=t2~tv表示注入毛细管的油脂从高位液面流至低位液面所用的时间,其中,ti表示油脂流经高位液面的时刻,t2表示油脂流经低位液面的时刻;步骤2: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用步骤I中的方法测定待测油脂的特性K值,并确定待测特性曲线Φ ;步骤3:将待测特性曲线与标准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判定待测油脂的质量,判定方法如下:根据待测特性曲线Φ,计算在0-20°C范围内任意温度的特性K值a,如满足a >300s/ml,则判定待测油脂为地沟油;对比标准油脂和待测定油脂在同一温度T值下的特性值,分别记为F (T)和Φ(T),如满足:|Φ (T)-F (T) l/F (T)≤0.1,则判定待测油脂曲线φ代表的待测油脂属于对应的标准特性曲线F代表的标准油脂。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油脂和待测油脂的测定温度为0-80°C。 进一步地,所述K值测试仪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器,所述毛细管设置在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内,所述毛细管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改变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更进一步地,测定过程中,采用的毛细管相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利用了地沟油的特性,即地沟油经高温加热或反复使用后会产生一些极性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醛基等,此类物质经精炼也不易去除,而这些物质在合格的食用油脂中几乎没有;且地沟油通常是多种动、植物油脂的混合物,又在烹调的过程中添加了食盐、味精等调味剂,使得地沟油的特性曲线与标准油脂的特性曲线具有明显区别,从而可以利用特性曲线的对比来检测待测油脂是否掺杂了地沟油,以及掺杂了多少地沟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将待测油脂的特性曲线与标准油脂的特性曲线进行对比,能有效识别地沟油,同时也适用于调和油的检测,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定每一种标准油脂的特性K值,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特性K值确定标准特性曲线F ;其中,特性K值通过K值测试仪测定,所述K值测试仪包括毛细管,通过油脂从毛细管高位液面至低位液面的流动来测定特性K值;所述特性K值的计算公式为=K=RAt ;其中,R为毛细管系数,R= Ji Xr4XP/(8VL),其单位是Ι/ml ;其中,r表示毛细管半径,P表示毛细管两端的推动力,V表示测定油脂的体积,L表示毛细管的长度;Δ t=t2~tv表示注入毛细管的油脂从高位液面流至低位液面所用的时间,其中,ti表示油脂流经高位液面的时刻,t2表示油脂流经低位液面的时刻;步骤2: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用步骤I中的方法测定待测油脂的特性K值,并确定待测特性曲线Φ ;步骤3:将待测特性曲线与标准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判定待测油脂的质量,判定方法如下:根据待测特性曲线Φ,计算在0_20°C范围内任意温度的特性K值,记为a,如满足a > 300s/ml,则判定检测油脂为地沟油;对比标准油脂和待测定油脂在同一温度T值下的特性值,分别记为F (T)和Φ(T),如满足:|Φ (T)-F (T) |/F (T)≤0.1,则判定待测油脂曲线Φ代表的待测油脂属于对应的标准特性曲线F代表的标准油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利用了地沟油的特性,即地沟油经高温加热或反复使用后会产生一些极性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醛基等,此类物质经精炼也不易去除,而在合格的食用油脂中几乎没有此类物质;且地沟油通常是多种动、植物油脂的混合物,又在烹调的过程中添加了食盐、味精等调味剂,使得地沟油的特性曲线与标准油脂的特性曲线具有明显区别,从而可以利用特性曲线的对比来检测待测油脂是否掺杂了地沟油,以及掺杂了多少地沟油。特性K值的具体测试方法如下:毛细管包括侧管、主管、和支管,侧管和支管的上端持平,侧管与主管之间通过U形管连接;首先将毛细管所处环境温度调至特定温度,取出油脂沿洁净、干燥的侧管内壁注入毛细管中,毛细管垂直放置;然后将主管和支管各连接一乳胶管,夹住支管的胶管,自侧管口处抽气,使油脂的液面缓缓升高至高位液面A ;放开支管,再开放侧管,使油脂在侧管内自然下落,降至低位液面B ;计算油脂由高位 液面A降至低位液面B所需的时间,记为At,然后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特性K值。油脂的特性曲线确定:首先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特性K值,然后根据各测定值,拟合特性曲线,拟合方法可以是matlab拟合、origin拟合等。通过拟合的曲线得出特性曲线的函数关系式,分别记为F (Τ)、Φ (T),从而通过可计算得到任一温度条件下的特性K值;同样也可以通过在特性曲线上描点等方法得出对应温度条件下的特性K值。标准特性曲线F和待测特性曲线Φ的确定,可分别测定标准油脂在0-80°C间的特性K值,以及待测油脂在0-80°C的特性K值,为使两种特性曲线精确,通常需要测定若干个离散温度条件下的特性K值,且若干个离散温度值在0-80 V之间均匀分布,特性K值点越密集,特性曲线越精确。根据油脂的特性,选择测定温度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定每一种标准油脂的特性K值,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特性K值确定标准特性曲线F;其中,特性K值通过K值测试仪测定,所述K值测试仪包括毛细管,通过油脂从毛细管高位液面至低位液面的流动来测定特性K值;所述特性K值的计算公式为:K=RΔt;其中,R为毛细管系数,R=π×r4×P/(8VL),其单位是l/ml;其中,r表示毛细管半径,P表示毛细管两端的推动力,V表示测定油脂的体积,L表示毛细管的长度;Δt=t2?t1,表示注入毛细管的油脂从高位液面流至低位液面所用的时间,其中,t1表示油脂流经高位液面的时刻,t2表示油脂流经低位液面的时刻;步骤2: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用步骤1中的方法测定待测油脂的特性K值,并确定待测特性曲线Φ;步骤3:将待测特性曲线与标准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判定待测油脂的质量,判定方法如下:根据待测特性曲线Φ,计算在0?20℃范围内任意温度的特性K值,记为a,如满足a>300s/ml,则判定待测油脂为地沟油;对比标准油脂和待测定油脂在同一温度T值下的特性K值,分别记为F(T)和Φ(T),如满足:|Φ(T)?F(T)|/F(T)≤0.1,则判定待测油脂曲线Φ代表的待测油脂属于对应的标准特性曲线F代表的标准油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定每一种标准油脂的特性K值,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特性K值确定标准特性曲线F ;其中,特性K值通过K值测试仪测定,所述K值测试仪包括毛细管,通过油脂从毛细管高位液面至低位液面的流动来测定特性K值; 所述特性K值的计算公式为=K=RAt ;其中,R为毛细管系数,R=Ji Xr4XP/(8VL),其单位是1/ml ;其中,r表示毛细管半径,P表示毛细管两端的推动力,V表示测定油脂的体积,L表示毛细管的长度; At=Vt1,表示注入毛细管的油脂从高位液面流至低位液面所用的时间,其中,ti表示油脂流经高位液面的时刻,t2表示油脂流经低位液面的时刻; 步骤2: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用步骤I中的方法测定待测油脂的特性K值,并确定待测特性曲线Φ ; 步骤3:将待测特性曲线与标准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判定待测油脂的质量,判定方法如下: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孟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绿杉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