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0238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包括一个圆柱体壳体,圆柱体壳体为一个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结构,在圆柱体壳体内壁设置有至少2个支架柱,支架柱的轴线与圆柱体壳体的轴线平行,支架柱远离圆柱体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凹槽,夹持凹槽的走向是由圆柱体壳体的封闭端指向圆柱体壳体的开口端,还包括PCB板,PCB板左右两侧边缘分别插入2个支架柱的夹持凹槽,还包括端盖板,端盖板安装到圆柱体壳体开口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减少螺钉的使用量,以插槽的形式形成PCB限位夹持效果,避免过多使用螺钉造成PCB损伤,装配效率高,整个操作可以在十几秒的操作时间内完成,而传统结构的操作多大2分钟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包括一个圆柱体壳体,圆柱体壳体为一个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结构,在圆柱体壳体内壁设置有至少2个支架柱,支架柱的轴线与圆柱体壳体的轴线平行,支架柱远离圆柱体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凹槽,夹持凹槽的走向是由圆柱体壳体的封闭端指向圆柱体壳体的开口端,还包括PCB板,PCB板左右两侧边缘分别插入2个支架柱的夹持凹槽,还包括端盖板,端盖板安装到圆柱体壳体开口端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减少螺钉的使用量,以插槽的形式形成PCB限位夹持效果,避免过多使用螺钉造成PCB损伤,装配效率高,整个操作可以在十几秒的操作时间内完成,而传统结构的操作多大2分钟以上。【专利说明】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⑶的安装设备,具体是一种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板的安装技术中,最常见的技术是采用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下壳体凹面内设置有多个凸出柱,然后在凸出柱内设置有螺纹孔,对?⑶板体的四周进行钻孔,采用螺钉穿过钻孔后与凸出柱的螺纹孔连接,最后将?(?板安装固定好,最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这种技术对板体的损伤较为严重,由于板体需要设置钻孔,因此边缘部分需要预留很大间隙,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外壳,例如圆形的外壳,依旧采用上述安装方式时,由于安装区域狭窄,不易将钻孔和螺丝孔对齐,则容易造成凸出柱滑丝,操作人员施工不当,则容易造成?⑶板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安装的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避免损伤板体。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包括一个圆柱体壳体,圆柱体壳体为一个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结构,在圆柱体壳体内壁设置有至少2个支架柱,支架柱的轴线与圆柱体壳体的轴线平行,支架柱远离圆柱体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凹槽,夹持凹槽的走向是由圆柱体壳体的封闭端指向圆柱体壳体的开口端,还包括板,?08板左右两侧边缘分别插入2个支架柱的夹持凹槽,还包括端盖板,端盖板安装到圆柱体壳体开口端上。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在圆柱体壳体内壁设置支架柱,并在支架柱设置夹持凹槽,此处的夹持凹槽用于将?⑶板体的放置,上述结构设置后,我们操作的过程只有2步骤,将板体对准夹持凹槽,然后插入到夹持凹槽内,这样,?⑶板体在左右侧方向不能自由移动,这时,我们将端盖板盖合在圆柱体壳体开口端上,形成板体的前后向限位,这样就可以使得在四个方向都不能进行移动,直接将板插入形成限位处理,本专利技术不必向传统螺钉固定的方式那样,不需要对?(?板体进行开孔,节约了?(?板的加工成本,同时安装时也不必采用螺钉,这样不会对板造成机械磨损。 优选的,端盖板还安装有板固定螺钉,?⑶板固定螺钉贯穿端盖板后一端延伸到夹持凹槽内,板固定螺钉与夹持凹槽形成螺纹咬合。通过调整?⑶板固定螺钉的深度,将板固定螺钉延伸到夹持凹槽内的一端顶压到板的边缘上,对板形成限位作用。 优选的,为了避免?(?板损伤,同时为了起到绝缘效果,支架柱为绝缘硬性橡胶块。 为了避免板损伤,同时为了起到绝缘效果,?08板固定螺钉为塑料螺钉。 优选的,夹持凹槽的横切面为圆弧形。 为了避免?(?板损伤,同时为了起到绝缘效果,支架柱为金属块,夹持凹槽内壁设置有绝缘涂料层。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减少螺钉的使用量,以插槽的形式形成限位夹持效果,避免过多使用螺钉造成?⑶损伤,装配效率高,整个操作可以在十几秒的操作时间内完成,而传统结构的操作多大2分钟以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插入?⑶板体后的示意图。 图3为端盖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表示为:1、圆柱体壳体;2、支架柱;3、夹持凹槽;4、??:8板;5、端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不。 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包括一个圆柱体壳体1,圆柱体壳体1为一个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结构,在圆柱体壳体1内壁设置有至少2个支架柱2,支架柱2的轴线与圆柱体壳体1的轴线平行,支架柱2远离圆柱体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凹槽3,夹持凹槽3的走向是由圆柱体壳体1的封闭端指向圆柱体壳体1的开口端,还包括板4,?08板4左右两侧边缘分别插入2个支架柱2的夹持凹槽3,还包括端盖板5,端盖板5安装到圆柱体壳体1开口端上。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在圆柱体壳体1内壁设置支架柱2,并在支架柱2设置夹持凹槽3,此处的夹持凹槽3用于将板体的放置,上述结构设置后,我们操作的过程只有2步骤,将板体对准夹持凹槽,然后插入到夹持凹槽内,这样,?08板体在左右侧方向不能自由移动,这时,我们将端盖板5盖合在圆柱体壳体1开口端上,形成板体的前后向限位,这样就可以使得在四个方向都不能进行移动,直接将板插入形成限位处理,本专利技术不必向传统螺钉固定的方式那样,不需要对?(?板体进行开孔,节约了板的加工成本,同时安装时也不必采用螺钉,这样不会对?(?板造成机械磨损。 优选的,端盖板5还安装有板固定螺钉,?⑶板固定螺钉贯穿端盖板5后一端延伸到夹持凹槽3内,?⑶板固定螺钉与夹持凹槽3形成螺纹咬合。通过调整板固定螺钉的深度,将板固定螺钉延伸到夹持凹槽3内的一端顶压到板的边缘上,对板形成限位作用。 优选的,为了避免?(?板损伤,同时为了起到绝缘效果,支架柱为绝缘硬性橡胶块。 为了避免板损伤,同时为了起到绝缘效果,?08板固定螺钉为塑料螺钉。 优选的,夹持凹槽3的横切面为圆弧形。 为了避免?(?板损伤,同时为了起到绝缘效果,支架柱为金属块,夹持凹槽3内壁设置有绝缘涂料层。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柱体壳体(1),圆柱体壳体(I)为一个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结构,在圆柱体壳体(I)内壁设置有至少2个支架柱(2),支架柱(2)的轴线与圆柱体壳体(I)的轴线平行,支架柱(2)远离圆柱体壳体(I)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凹槽(3),夹持凹槽(3)的走向是由圆柱体壳体(I)的封闭端指向圆柱体壳体(I)的开口端,还包括PCB板(4 ),PCB板(4 )左右两侧边缘分别插入2个支架柱(2)的夹持凹槽(3),还包括端盖板(5),端盖板(5)安装到圆柱体壳体(I)开口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端盖板(5)还安装有PCB板固定螺钉,PCB板固定螺钉贯穿端盖板(5)后一端延伸到夹持凹槽(3)内,PCB板固定螺钉与夹持凹槽(3)形成螺纹咬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柱为绝缘硬性橡胶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PCB板固定螺钉为塑料螺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夹持凹槽(3)的横切面为圆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柱为金属块,夹持凹槽(3)内壁设置有绝缘涂料层。【文档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入式电路板板体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圆柱体壳体(1),圆柱体壳体(1)为一个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结构,在圆柱体壳体(1)内壁设置有至少2个支架柱(2),支架柱(2)的轴线与圆柱体壳体(1)的轴线平行,支架柱(2)远离圆柱体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凹槽(3),夹持凹槽(3)的走向是由圆柱体壳体(1)的封闭端指向圆柱体壳体(1)的开口端,还包括PCB板(4),PCB板(4)左右两侧边缘分别插入2个支架柱(2)的夹持凹槽(3),还包括端盖板(5),端盖板(5)安装到圆柱体壳体(1)开口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佳袁祖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