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052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包括护套壳体,其中,护套壳体为矩形体护套壳体,护套壳体的一侧面有一梯形体,梯形体布置有至少两个端口。优选的,梯形体错位布置有三个端口。其中,端口设置有与护套壳体为一体的套管。其中,护套壳体和套管为绝缘材料制成。优选的,护套壳体和套管为橡胶制成。其中,护套壳体的下表面还有用于套进极柱的凸字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解决了传统保护套在线路多的时候的安全性和密封性问题,端口的错位布置,使得线缆进出不受约束,不容易变形,提高了耐用性和实用性,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包括护套壳体,其中,护套壳体为矩形体护套壳体,护套壳体的一侧面有一梯形体,梯形体布置有至少两个端口。优选的,梯形体错位布置有三个端口。其中,端口设置有与护套壳体为一体的套管。其中,护套壳体和套管为绝缘材料制成。优选的,护套壳体和套管为橡胶制成。其中,护套壳体的下表面还有用于套进极柱的凸字进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解决了传统保护套在线路多的时候的安全性和密封性问题,端口的错位布置,使得线缆进出不受约束,不容易变形,提高了耐用性和实用性,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专利说明】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汽车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蓄电池是汽车电器回路中风险级别最高的部位,防护处理不当,很容易留下隐患,严重时会造成短路。传统的蓄电池护套只有一根70平方电缆进线,如果有两根或三根电线需要同时与蓄电池极柱连接,现有橡胶保护护套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设计开发了新型此橡胶保护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提高安全性以及密封性、耐受不易变形的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包括护套壳体,其中,所述护套壳体为矩形体护套壳体,所述护套壳体的一侧面有一梯形体,所述梯形体错位布置有至少两个端口。 优选的,所述梯形体上错位布置有三个端口。 其中,所述端口设置有与所述护套壳体为一体的套管。 其中,所述护套壳体和所述套管为绝缘材料制成。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可以是无机绝缘材料,如聚酰亚胺薄膜、云母、云母板石棉、电瓷、玻璃等,也可以是有机物质,如纸、棉纱、木材、塑料、橡胶等。优选的,所述护套壳体和所述套管为橡胶制成。 其中,所述护套壳体的下表面还有用于套进蓄电池极柱的凸字进口。 传统的蓄电池保护套,只有一个端口,线缆只能由该端口进入,一方面提高了串联电路发生隐患,另一方面也不方便线缆的分别接入和接出。对于极柱的多接头,或者多线接入无法很好的使用。 本新型,在使用时,经过凸字进口套入蓄电池极柱后,三个线缆可以分别经过三个端口的套管深入内部,与极柱端子相接。每根线缆独立进出,提高了每根线缆的安全性和封闭性,再者大大降低了串联隐患,再者单独接入接出,更加方便。三个端口的错位布置,使得,保护套不会因为线缆的作用而扭曲变形,影响对蓄电池极柱的接线端子的保护力度。本新型,应用于线束的极柱接线,提高了安全性和保护力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解决了传统保护套在线路多的时候的安全性和密封性问题,端口的错位布置,使得线缆进出不受约束,不容易变形,提高了耐用性和实用性,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右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护套壳体;2、端口 ;3、套管;4、梯形体;5、凸字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2、3、4,本技术是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包括护套壳体1,其中,所述护套壳体I为矩形体护套壳体,所述护套壳体I的一侧面有一梯形体4,所述梯形体4错位布置有三个端口 2。其中,所述端口 2设置有与所述护套壳体I为一体的套管3。优选的,所述护套壳体I和所述套管3为橡胶制成。其中,所述护套壳体I的下表面还有用于套进蓄电池极柱的凸字进口 5。 实施例2 参见图5,本技术是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包括护套壳体1,其中,所述护套壳体I为矩形体护套壳体,所述护套壳体I的侧面有一梯形体4,所述梯形体4错位布置有两个端口 2。其中,所述端口 2设置有与所述护套壳体I为一体的套管3。优选的,所述护套壳体I和所述套管3为橡胶制成。其中,所述护套壳体I的下表面还有用于套进蓄电池极柱的凸字进口 5。 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包括护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壳体为矩形体护套壳体,所述护套壳体的一侧面有一梯形体,所述梯形体上布置有至少两个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体上布置有三个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设置有与所述护套壳体为一体的套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壳体和所述套管为绝缘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壳体和所述套管为橡胶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壳体的下表面还有用于套进蓄电池极柱的凸字进口。【文档编号】H01M2/34GK204067481SQ201420545963【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专利技术者】张玲华, 李志强, 刘晓峰, 刘文斌, 张洪云, 韩慧, 时运亭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用蓄电池极柱保护套,包括护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壳体为矩形体护套壳体,所述护套壳体的一侧面有一梯形体,所述梯形体上布置有至少两个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华李志强刘晓峰刘文斌张洪云韩慧时运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