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仲勤专利>正文

车辆避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20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接近恒力变形的避震装置,适用于机动车辆的车体与车轮间的避震,在车辆运行中,由于路面凹凸不平,使货用车辆的车轮上下移动至少20mm的距离,高级小轿车车轮上下移动100mm的距离,一般车速保持平稳,高速更佳,并对车辆无损坏作用。使用时只将本装置更换原缓冲装置即可。(*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接近恒力变形的避震装置,特别适用于运输车辆的车体与车轮间的避震。现有车辆的缓冲装置,主要用钢板弹簧或螺旋弹簧及减震器构成,当车辆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车体在应有的平衡位置,上下颠波,以致将车体抛起,当遇有障碍物,车轮与地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驾驶员不注意,很易将车轴折断,或造成翻车事故。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运输车辆的避震装置,它无论空载或重载,都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用于货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车辆上下移动至少20mm的情况下,(一般车速)能使车体保持平稳,不产生颠波现象(快速更佳并不损坏车轴)。当用于定载车辆,如高级小轿车,由于路面障碍物或坑凹使车轮上下移动车轮直径1/5的距离,只要一般车速就能使车体保持平稳,快速更佳,对车轴无损坏作用。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车辆行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装置,尤其用于货运车辆的一种具体结构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B装置,尤其用于定载车辆的一种具体结构纵向剖面图。图4,是现有弹簧,本装置受力与变形的曲线图象。参照图1,由车底架1,本装置A或B,连接杆2,车轮3,车轴4相互连接,形成参入本装置的行路装置。参照图2,固定臂15,转动臂17与中心杆5交连于右端,并能上下相互转动,上连杆14,下连杆16,分别与上下臂15、17、滑动套13上下侧活动交连,多级弹簧筒7,轻载弹簧8,小滑套9,中载弹簧10,中滑套11,重载弹簧12,依次套装于中心杆右边,由螺拴6固定,当转动臂17所受外力P变化时,两臂15、17间的距离相应变化,同时上下连杆14、16通过滑套13使弹簧相应的伸或缩。当轻载时,弹簧8工作;中载时,弹簧10工作;重载时,弹簧12工作,每个弹簧在它的工作范围内都能使车体保持平稳。参照图3,固定臂18,转动臂28与中心杆20交连于右端,上连杆19、下连杆27分别与两臂18、28、滑动套22活动交连,轻载弹簧23、重载弹簧24、弹簧筒25套穿于中心轴20上,螺拴21,挡圈26,分别固定在弹簧左右方,其工作情况与A装置相同,不再赘述。参照图4,P=G为车体静态时装置曲线,P=ky为现缓冲弹簧变形曲线。P=μkysinα(P为转动臂所受外力,常数μ由转动臂受力点而定,k为弹簧刚性系数,y为两臂间距离,角α为中心轴的中心线与连杆间夹角,π/2>α≥π/6)为本装置变形曲线,当α角减少时,sinα减少,y值增大,P=μkysinα增加不明显。当角α增大,y值减小,P=μkysinα减小不明显。故本装置接近恒力变形。再说明一点,P=μkysinα中y值为图2、图3中两臂间距离的变化量,本式规定两臂间的距离减小,y值增大;距离增大,y值减小。权利要求1.一个由固定臂、转动臂、中心杆一端活动交连,中心杆位于两臂中间,上连杆、下连杆分别与套在中心杆上的滑套上下侧、两臂另一端活动交连,多级弹簧筒与其中的小、中、大弹簧一并穿入中心杆,并用螺栓在中心杆的另一端固定,形成适用于机动车辆的接近恒力变形的避震装置,其特征是活动臂所受外力P与两臂间距离y符合数字式P=μkysinα。2.按权力书1的装置,A装置其特征是大、中、小弹簧及多级弹簧筒,在两连杆及两臂所围多边形的外部,并按其次序靠滑套排列。3.按权力要求书1的装置,B装置其特征是多级弹簧筒、小弹簧、大弹簧在两连杆及两臂所围多边形的内部,按其次序靠滑套排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接近恒力变形的避震装置,适用于机动车辆的车体与车轮间的避震,在车辆运行中,由于路面凹凸不平,使货用车辆的车轮上下移动至少20mm的距离,高级小轿车车轮上下移动100mm的距离,一般车速保持平稳,高速更佳,并对车辆无损坏作用。使用时只将本装置更换原缓冲装置即可。文档编号B60G11/16GK1041727SQ88107189公开日1990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仲勤 申请人:刘仲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固定臂、转动臂、中心杆一端活动交连,中心杆位于两臂中间,上连杆、下连杆分别与套在中心杆上的滑套上下侧、两臂另一端活动交连,多级弹簧筒与其中的小、中、大弹簧一并穿入中心杆,并用螺栓在中心杆的另一端固定,形成适用于机动车辆的接近恒力变形的避震装置,其特征是活动臂所受外力P与两臂间距离y符合数字式P=μKysin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勤
申请(专利权)人:刘仲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