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振寰专利>正文

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05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包括轮辐和轮毂及其轮辋,其特征是轮辐上设有凸形或凹形沟槽式加强筋,与轮辐相匹配安装的轮毂上与加强筋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亦设有凹形或凸形筋座;加强筋和筋座分别在轮辐和轮毂安装面上均匀分布或在安装圆面的等分线上。其设计合理,抗疲劳能力强,紧固作用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及工程车辆的车轮生产行业中。(*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车毂。在现有技术中,轿车、载重汽车、工程机械车辆以及其他非道路车辆上所使用的车轮几乎都是辐板式车轮,而这种广泛使用的辐板式车轮几十年来一直为孔定心结构(其中包括螺孔定心结构和中心孔定心结构)对车轮进行装配,孔定心结构的特点是集轮辐的紧固、轮辐的定心、轮辐工作应力的承受于一处,其所存在的缺点是它的定心的孔(螺栓孔或者中心孔)恰恰是轮辐承受工作应力最集中、最大的部位,而这些部位往往是轮辐最先产生疲劳裂纹,断裂以致使轮辐破坏的根源。这种孔定心结构存在着车轮运行周期较短的缺陷,且当车轮螺栓松动,紧固力下降时,轮辐的定心精度和应力分布遭到严重破坏,故造成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结构的缺陷,设计了一种轮毂和轮辐分别设有尺寸相匹配的凹、凸形沟槽,使两者紧固面积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克服了轮辐承受应力过于集中在螺孔和中心孔周围的弊端,达到了延长车轮运轮使用时间,提高了车轮运行安全性的目的。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它是由轮辐和轮毂,以及轮辋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轮辐上设有凸形或凹形加强筋,轮辐安装在轮毂上,轮毂与轮辐的加强筋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亦设有凹形或凸形加强筋;加强筋的几何尺寸均相同,轮辐的凸形加强筋装配在轮毂的凹形加强筋内,或轮毂凸形加强筋装配在轮辐的凹形加强筋内,接触面全部吻合,再通过螺孔用螺栓把轮辐和轮毂紧固;轮辐和轮毂上的加强筋分别在安装面上均匀分布或在安装面的圆的等分线上设置;加强筋在其安装面上的投影为直线、曲线或圆形图形,其横断面为弧形、梯形、U字形、V形或矩形。本技术有如下优点具有合理的定心结构及应力分布,抗疲劳能力高。它一改孔定心结构定心孔集坚固、定心、受力于一身所带来的弊端,轮辐的螺栓仅起轴向紧固作用,轮辐安装面上设置的凸台式(或凹沟槽式)加强筋通过与轮毂的凹面(或凸面)相对应配合,担负起对轮辐的定心和承受车轮全部载荷的工作应力的任务,固定接触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有效地减轻了轮辐上的螺栓孔或中心孔的受力载荷,即使在螺栓松动的状态下,其定心精度及车轮载荷的工作应力分布也变化不大,大大地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零部件更换周期,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车轮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装备示意图;其中1.轮辐、2.轮毂、3.轮辋、4.凸形加强筋座、5.凹形加强筋、6.螺孔、7.散热孔。图2为本技术轮辐(1)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轮毂(2)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轮毂(2)的凹形沟槽(5)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5为轮毂(2)的凹形沟槽(5)与车辐(1)的凸台式筋座(4)装配状态下的横向剖视图。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按下列工序组装本技术。首先,备齐组装所需部件,轮辐(1)的安装接触面上,采用挤压成形法压制成有6条、弧形外凸内凹的沟槽形加强筋(4);轮毂(2)与轮辐(1)的安装接触面上、与轮辐(1)设置的6条弧形外凸内凹的沟槽形加强筋(4)相对应的部位,加工成与加强筋(4)尺寸相匹配的弧形凹沟槽状加强筋(5);接着,先把轮辋(3)安装在轮辐(1)上;再将轮辐(1)所设置的凸台式加强筋(4),对准轮毂(2)所设置的凹形沟槽(5),因加强筋(4)与凹形沟槽(5)的尺寸完全相匹配,凸台式加强筋(4)可自如地卡入凹形沟槽(5)内,并达到二者凸、凹接触面的全重合安装;最后,将轮辐(1)和轮毂(2)上已对准的螺孔(6)用螺栓拧紧,整个装置即组装完毕。因轮辐(1)上设置了外凸内凹的沟槽形加强筋(4),与轮毂(2)上设置的凹形沟槽尺寸相同,两者精确匹配,故当固定螺栓拧紧后,轮辐(1)和轮毂(2)的接触面积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增加,导致固定螺栓孔承受的载荷应力大幅度地下降,从而使轮辐和车轮的寿命延长,有效地提高了车轮运行的安全性。依据汽车类型,装载机车辆载荷等条件差异,轮辐和轮毂上所设置加强筋数量、形状亦可不同;凸形加强筋和凹形沟槽加强筋的横断面类型,亦可为弧形、梯形、U形、矩形和V形等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它是由轮辐(1)和轮毂(2),以及轮辋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轮辐(1)上设有凸形加强筋或凹形加强筋(4),轮辐(1)安装在轮毂(2)上,轮毂(2)与轮辐(1)的加强筋(4)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亦设有凹形成凸形加强筋(5),加强筋(4)和加强筋(5)的几何尺寸相同,凸形加强筋(4)安装在凹形加强筋(5)内,或轮毂(2)的凸形加强筋(5)安装在轮辐(1)凹形加强筋(4)内,接触面全部吻合,再通过螺孔(6)用螺栓把轮辐(1)和轮毂紧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和加强筋(5)在轮辐(1)和轮毂(2)安装面上均匀分布或在安装面的圆的等分线上设置。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其特征在于加强筋(4)和加强筋(5)在其安装面上的投影为直线、曲线或圆形图形,其横断面为弧形、梯形、U字形、V形或矩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包括轮辐和轮毂及其轮辋,其特征是轮辐上设有凸形或凹形沟槽式加强筋,与轮辐相匹配安装的轮毂上与加强筋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亦设有凹形或凸形筋座;加强筋和筋座分别在轮辐和轮毂安装面上均匀分布或在安装圆面的等分线上。其设计合理,抗疲劳能力强,紧固作用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及工程车辆的车轮生产行业中。文档编号B60B3/00GK2402505SQ9925018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振寰 申请人:张振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轮毂,它是由轮辐(1)和轮毂(2),以及轮辋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轮辐(1)上设有凸形加强筋或凹形加强筋(4),轮辐(1)安装在轮毂(2)上,轮毂(2)与轮辐(1)的加强筋(4)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亦设有凹形或凸形加强筋(5),加强筋(4)和加强筋(5)的几何尺寸相同,凸形加强筋(4)安装在凹形加强筋(5)内,或轮毂(2)的凸形加强筋(5)安装在轮辐(1)凹形加强筋(4)内,接触面全部吻合,再通过螺孔(6)用螺栓把轮辐(1)和轮毂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寰
申请(专利权)人:张振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