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成型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0203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具有成型模具的成型压机两侧的注料取坯一体机和自动传输装置,所述的注料取坯一体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活动架,所述的活动架上设有用于向成型模具注料的注料装置和用于取得坯件和释放坯件的取坯装置,所述的活动架与能够带动活动架移动从而使注料装置和取坯装置交替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的驱动机构相连,且当注料装置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时所述的取坯装置位于自动传输装置正上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生产效率高且实用性强,节能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具有成型模具的成型压机两侧的注料取坯一体机和自动传输装置,所述的注料取坯一体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活动架,所述的活动架上设有用于向成型模具注料的注料装置和用于取得坯件和释放坯件的取坯装置,所述的活动架与能够带动活动架移动从而使注料装置和取坯装置交替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的驱动机构相连,且当注料装置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时所述的取坯装置位于自动传输装置正上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生产效率高且实用性强,节能效果显著。【专利说明】自动成型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成型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自动化机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可满足当前的社会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生产要求。在注料机械领域中,例如:在磁性材料的机械设备或加工成型系统中,磁性材料通过注料、压制和取坯等工艺制得磁性产品。目前,现有的注料通过注料盒进行注料,注料和取坯各自与一个动力机构相连,耗能高且生产效率低,另外,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其次,采用注料盒注料不仅效率低,而且结构复杂和不易制造。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注料、取坯功能的自动成型设备,它包括成型压机,成型压机包括定模及设置在压机上的动模,成型压机的一侧设有自动注料装置,另一侧设有自动取坯装置;自动取坯装置包括第一基架、第一安装支座、安装盘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真空吸盘;第一基架顶部设有第一导轨且第一导轨一端朝向成型压机,第一安装支座可滑动的设于第一导轨上;所述安装盘设于第一安装支座下方,第一安装支座设有用于升降安装盘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基架与第一安装支座上设有用于推动第一安装支座的第一水平移动装置。该方案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且操作安全可靠性佳等优点。其次,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磁性材料湿式成型液压机吸放料装置,,包括上压板、支柱、料缸、模具和料桶,所述上压板通过支柱固定在料缸上方,所述料缸的活塞与上压板之间连接有中心油缸,所述料缸的下端面并列开有连接料桶、模具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料缸进料口、出料口与料桶、模具之间连接有料阀。该方案具有:通过料阀在料缸活塞上移、下移的过程中直接完成物料的吸取、推出,提高了注料速度和工作效率,采用这种结构,避免了使用绞龙装置造成的卡料、漏料等缺点,使得每次的注入模具的物料量得到有效保证,提高了压制质量且结构更加紧凑。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这些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需要各自的动力驱动,运行所消耗的能耗较高且生产效率还是较低,其次,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另夕卜,注料部分其不仅结构复杂、不便于清理,而且注料效率低和通用性差,不实用且达不到企业的生产制造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更实用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具有成型模具的成型压机两侧的注料取坯一体机和自动传输装置,所述的注料取坯一体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活动架,所述的活动架上设有用于向成型模具注料的注料装置和用于取得坯件和释放坯件的取坯装置,所述的活动架与能够带动活动架移动从而使注料装置和取坯装置交替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的驱动机构相连,且当注料装置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时所述的取坯装置位于自动传输装置正上方。 在本申请中,活动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使设于活动架上的注料装置和取坯装置交替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即当注料装置位于成型模具正上方注料时,取坯装置位于自动传输装置的正上方释放坯件,同步进行不仅可以降低机子运行的能耗消耗,而且还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且实用性强。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取坯装置设于活动架的前端,所述的注料装置为板式注料装置且该注料装置位于取坯装置的后方。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动架上的注料板,注料板与能驱动其在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相连,在注料板上具有当注料板压合在成型模具顶面上时能使注料板与成型模具顶面之间形成刚性密封的密封面,所述的注料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注料板两面且当密封面与成型模具顶面形成刚性密封时能向成型模具的模腔注料的注料孔。 设置了注料板,其为板状结构,然后结合设于注料板上的注料孔可以大幅提高注料效率,即当注料时,坯料从注料孔直接注入至成型模具中,另外结合设于注料板上的密封面,不仅设计更加合理,而且同样能满足使用要求;另外,注料板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还具有易于制造和便于清理的优点;其次,通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种成型模具的注料。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注料板上设有当注料板的密封面与成型模具顶面刚性密封相连时能套设在成型模具顶面外围的挡料结构;挡料结构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注料板周边的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首尾两端拼接相连形成呈U形的挡料结构,当注料板压合在成型模具顶面上时所述的挡料结构与成型模具外壁形成U形挡料空间;或者所述的挡料结构内侧面贴靠在成型模具外壁上。挡料结构可以防止坯料泄露至作业现场或设备上,可以进一步起着省料的作用。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注料孔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的密封面位于注料孔的出料口端,所述的注料孔与供料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动架上的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能驱动所述的注料板在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器,在固定支架和注料板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结构,在固定支架的前端设有能回收来自成型模具坯料的回料机构。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第一导向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注料板上的第一导向柱,在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一一对应且套设在第一导向柱上的导向套;所述的回料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一次刮料板和二次刮料板,一次刮料板位于固定支架的下方且在一次刮料板和固定支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一次刮料板与成型模具顶面之间间距的第一调节结构,二次刮料板位于固定支架的下方且在二次刮料板和固定支架之间设有能使二次刮料板下侧抵靠在成型模具顶面的第二调节结构。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齿条,在每根齿条上分别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相连的齿轮,所述的齿轮与设于活动架上的驱动电机相连,在机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导轨,在每根导轨上分别设有若干与导轨滑动相连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活动架固定相连。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取坯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真空吸盘的取坯架,所述的取坯架设置在活动架的固定架上,在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能驱动所述的取坯架在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器相连,在固定架和取坯架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结构。 在上述的自动成型加工系统中,所述的供料机构包括搅拌桶,在搅拌桶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和设于搅拌桶内且与搅拌电机相连的搅拌轴,在搅拌桶的中上部设有进料斗和具有回料通道的回料斗,回料通道的底部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回料斜坡,搅拌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分别固定在具有成型模具(a)的成型压机(1a)两侧的注料取坯一体机(b)和自动传输装置(c),所述的注料取坯一体机(b)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活动架(2),所述的活动架(2)上设有用于向成型模具(a)注料的注料装置(3)和用于取得坯件和释放坯件的取坯装置(4),所述的活动架(2)与能够带动活动架(2)移动从而使注料装置(3)和取坯装置(4)交替位于成型模具(a)正上方的驱动机构(5)相连,且当注料装置(3)位于成型模具(a)正上方时所述的取坯装置(4)位于自动传输装置(c)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