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93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高小型车轮的外观性。在车轮(W)的右侧形成轮毂(14),并且在其上面安装制动圆盘(54),同时,使该轮毂14的左侧与轮辐(10)的左侧面16a在同一平面上连续,作为平坦的轮辐的延出部。进而,将上述左侧面16a和轮辐延出部16b构成一看似镜面外观的镜部16,以此,虽然车轮W是小型的,但是能够确保产生设计效果必须的镜部16的面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适于小型二轮摩托车前轮的小型铸造车轮。上述的二轮摩托车用的铸造车轮,众所周知,是轮毂,轮幅、轮辋为一体,用铝等轻金属铸造的。(作为其中一例,可参照特开平6-183201号公报)。还有,如图6所示,在车轴侧形成的大型的减少其厚度的轮毂2和轮辋20之间,用近似平板状的轮幅10连接,并且其侧面形成看上去像镜面那样平滑的平面的镜部16。以此产生设计的效果,提高外观性。这是众所周知的。进一步,在图6的例中,为了使轮胎22发热而传递给轮辋22的热量能快速放热、冷却,在轮幅的外周形成了通风孔12。安装在轮辋外周的轮胎22的热量,通过行走的风而被冷却。该通风孔12整体合计开口的面积,在必须能使从轮胎22传递给轮辋20的热量快速散热的关系方面,与车轮大小无关,要求在一定面积以上。但是,上述图6所示的车轮结构,可以适用于大直径(18英寸左右)的车轮,难以适用于小直径车轮。即为了使轮幅10的镜部16在全周上形成,必须尽可能是薄片状的。为此,由于轮毂2变成相当大,扩大断面系数、进行加强是必要的。可是,小直径的车轮中,没有确保大面积的镜部16,同时形成上述大直径轮毂2的位置上的富余。另外,通风孔12的开口面积,在必须使从轮胎22传递到轮辋20的热量快速放热的关系方面,要求在一定的面积以上。上述的结构用于小直径的车轮时,相邻的通风孔12的间隔部变狭,从而使车轮的强度下降,并且在小直径车轮上形成上述一定面积的通风孔12是困难的。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各项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方案1里有关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是该车轮是将轮毂、轮幅、轮辋铸造成一体,并且幅条的侧面为平板状的镜部。该车轮中,使前述轮毂的一个侧面突出形成,并安装制动片,另一个侧面与轮幅在同一平面内,作为连续平坦的轮幅延出部。同时,该另一侧的轮幅及轮幅的延出部形成镜面部。本专利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的特征是,在前述轮幅的外周上形成通风孔,同时,该外周部的厚度向轮辋方向渐增。本专利技术方案3里有关车辆用车轮的特征是在轮毂的上述另一个侧面上突出形成轴承支持车轴用的轴承毂。该轴承毂形成比轮毂还小的直径。同时,该轴承毂的外周与前述通风孔形成的位置的内周之间的全体部分作为镜部。根据方案1里的有关专利技术,使轮毂的一个侧面形成突出部分,并安装制动片。使另一个侧面与轮幅在同一平面,作为连续平坦的轮幅的延出部。同时,该另一侧面的轮幅和轮幅条延出部形成镜部,所以镜部的面积可足够大。因此,特别是小型车轮也能够确保为了产生设计效果的足够的镜部面积,提高小型车轮的外观性。还有,镜部的一部分利用了强度足够的轮毂的一个侧面,所以,轮幅在只满足必须的强度的半径方向上的幅宽可以是狭小的。而且,车轮的一个侧面上安装了制动片,能从外观上看不到地覆盖着,可以不需要形成镜部。根据方案2的有关专利技术,在轮幅外周上形成通风孔的同时,该外周的厚度向轮辋方向渐增,所以能够确保轮幅外周足够的强度。因此,为了确保铸造车轮的轮辋上必须的放热性,即使确保小型车轮轮幅外周上必要的通风口的开口面积,也能够保持轮幅强度。根据方案3里的有关专利技术,在轮毂的前述的另一个侧面上,突出形成为了轴承支持车轴用的轴承毂,该轴承毂具有比轮毂还小的小直径,同时,该轴承毂的外周和前述通风孔形成位置的内周之间的部分全部作为镜部。所以,能够对车轴的轴承部分进行加强,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镜部的面积。附图说明图1.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车轮的放大断面图(图2的1-1线断面)图2.车轮的右侧面图。(安装的基准)图3.车轮的左侧面图。(同上)图4.本专利技术适用的二轮摩托车前轮部分的右侧面图。图5.同上前轮的一个局部,从上方表示的图。图6.现有车轮放大的断面图。以下根据图1至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4是本专利技术适用的、采用铝压铸的小型车轮的二轮摩托车前轮的右侧图。图5是该前轮的一个局部,从上方表示的图。从这些图可以看出连接着图中未表示的把手的把手杆30的下端处,安装着正视近似反U字型的前轮叉32。一端转动自由地安装在前轮叉32左右下端的悬挂连杆34,其另一端支持着车轴50。通过该车轴50安装前轮31。并且,悬挂连杆34的中间部与前轮叉32上部之间介装着前缓冲器36。一端安装在前轮叉32中部的回转杆38的另一端连接着制动钳托架44的一端,制动钳托架44的另一端转动自由地支持在车轴50的外周上。通过该制动钳托架44,安装制动钳42。制动器软管40的一端连接在该制动钳42上。悬挂连杆34是铝压铸的模制品。从图5也可知,悬挂连杆34和前缓冲器36的连接部上使用着金属衬套37、连接并支持悬挂连杆34和前轮叉32的下端部间介装着的圆形衬套的枢39的一端以及通过车轴50部分的毂部55、56,为了确保足够的连接强度,简化制造工序,在悬挂连杆34成型时,是用整体铸造形成的。在贯通前轮31车轮中心部的车轴支持孔19上,嵌合着轴承52,其中心部插入车轴50。在车轮W的右侧中心部,轮毂14连续地形成一体。其侧面突出端安装着制动圆盘54。在轮毂14的外周,轮幅10连续地形成一体。在轮幅10的外周,嵌入支持轮胎22的、断面呈U字型的轮辋20与轮幅10形成连接。图1是车轮W的图2及图3沿1-1线的放大断面图。图2是车轮W的右侧面图,图4是同车轮W的左侧面图。从这些图可以看出在轮毂14的右侧端面,圆周方向等距离的三个地方,形成制动圆盘的安装部17。该制动圆盘安装部17上,穿设着母螺纹17a,在该处将制动圆盘54利用螺钉17固定于轮毂14上。另外,对于轮毂14,为提高其刚性,构成了侧视为环状的外周。并设有将各制动圆盘安装部17连接在圆周方向上的外周壁17C。在比外周壁17C靠内的内侧部分,作为向车体中心方向进入的凹部,形成内侧空间14a。用于排出该内侧空间14a内进入的雨水等的排水孔15以切口的形式形成在外周壁17C上。轮毂14的右侧端面与轮幅10的左侧面16a在同一平面构成连续平坦的轮幅延出部16b。这些轮幅10的左侧面16a和轮幅延出部16b构成了一看就象镜面那样的外观的镜面部16,该镜面部16整体上在轴承毂18外周侧和通孔12形成位置的内周侧之间形成圆板状。从图1可以看出镜面部16的内断面里,内周侧的约一半构成了与轮毂14为一体的轮幅延伸部16b,其另一半构成了轮幅10的左侧面16a。在幅条10外周与轮辋20的连接部上,贯通车宽方向的通风孔12,在圆周等距离的5个地方形成。这些通风孔12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可以达到充分满足该种压铸车轮要求的开口面积的程度。形成该通风孔12的轮幅10的外周,其厚度向轮辋20方向渐增。因此,与通风孔12的内周侧的壁面宽12a相比,外周壁的壁面宽12b要大。另外通风孔12的边缘部,为了容易取进行走产生的风,形成了倒角12c。轮辋20直接位于通风孔12的外周,其中一个通风孔12处配设了空气阀(图中省略了),所以比其他的大。该通风孔12的外周壁面上设有为了通过空气阀的开口部21。在车轮W的左侧中心部,轴承毂18向侧方突出形成,内侧形成有轴承52的嵌合凹部18a。从侧面看,轴承毂与轮毂14形成同心圆,但其外径比轮毂14的外径小得多。通过该轴承毂18,在车轴方向,能够形成充分长的车轴支持孔19。下面,对实施例的作用加以说明。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用车轮,将轮毂、轮幅、轮辋铸造成一体,将轮幅的侧面作为平板状的镜部,其特征是:使前述轮毂的一个侧面突出地形成,安装制动圆盘,使另一侧面与轮幅在同一平面内作为连续平坦的延出部,同时,在该另一侧面的轮幅和轮幅延出部形成镜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真二高桥博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