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耐压结构及功率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功率集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功率器件或高压集成电路中,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上的硅)耐压结构及功率器件。
技术介绍
SOI(SiliconOnInsulator)功率器件具有高的工作速度和集成度、可靠的绝缘性能、强的抗辐照能力和大的安全工作区的优点,广泛用于电力电子、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等领域,是SOI功率集成电路的核心器件。典型的常规n型SOILDMOS(LateralDoubleDiffusedMetalOxideSemicondutor,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源电极1,n+源区2,栅电极3,n型有源半导体层4,n+漏区5,漏电极6,p型沟道区7,p型衬底半导体层8和介质埋层9组成。器件的耐压由纵向耐压和横向耐压中的较小者决定,其中横向耐压由横向电场沿耐压长度进行电离积分计算得到,因而提高横向耐压的设计思路是:提高平坦化表面电场分布和增加漂移区长度。首先,平坦化表面电场的方法包括:降低表面电场(R ...
【技术保护点】
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耐压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放的衬底层(8)、介质埋层(9)和有源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4)内还设有叉指介质槽(15);该叉指介质槽(15)由至少一个从有源层(4)表面向下延伸的下延介质槽和至少一个从介质埋层表面(9)向上延伸的上延介质槽构成;其中下延介质槽和上延介质槽的高度均小于有源层(4)的厚度,且下延介质槽和上延介质槽在有源层内(4)相互交错设置,每2个相邻的下延介质槽和/或上延介质槽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耐压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放的衬底层(8)、介质埋层(9)和有源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4)内还设有叉指介质槽(15);该叉指介质槽(15)由至少一个从有源层(4)表面向下延伸的下延介质槽和至少一个从介质埋层(9)表面向上延伸的上延介质槽构成;其中下延介质槽和上延介质槽的高度均小于有源层(4)的厚度,且下延介质槽和上延介质槽在有源层(4)内相互交错设置,每2个相邻的下延介质槽和/或上延介质槽之间存在间隙;界面电荷密度随着叉指介质槽(15)高度的增加而提高,器件阻断特性进一步改善;随着叉指介质槽(15)宽度和间距的减小,有效横向耐压长度进一步增加;通过这两种机理的共同作用,器件的整体耐压得以提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延介质槽呈矩形、梯形和/或三角形;所述上延介质槽呈矩形、梯形和/或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延介质槽和上延介质槽为一对一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耐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埋层(9)上开有用于散热的硅窗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耐压结构所设计的基于折叠漂移区的SOI功率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放的衬底层(8)、介质埋层(9)和有源层(4);所述有源层(4)内的两侧上边角处设置有源区(2)、沟道区(7)和漏区(5);源区(2)和沟道区(7)相贴,并同时设置在有源层(4)的一侧上边角处;漏区(5)则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李海鸥,左园,翟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