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CN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5843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CN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气态污染物控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得,将Mn、Nb同Ce按一定比例混合,滴加氨水得到沉淀,经洗涤焙烧过筛后制成催化剂MnOx-Nb2O5-CeO2,可以在低温、微氧的条件下氧化去除HCN,最终转化为无毒无害的CO2、N2和H2O,极大的降低了HCN的毒性,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CN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气态污染物控制领域;本专利技术所述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得,将Mn、Nb同Ce按一定比例混合,滴加氨水得到沉淀,经洗涤焙烧过筛后制成催化剂MnOx-Nb2O5-CeO2,可以在低温、微氧的条件下氧化去除HCN,最终转化为无毒无害的CO2、N2和H2O,极大的降低了HCN的毒性,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专利说明】一种HCN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CN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氧化去除剧毒气体HCN的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氰化氢(HCN)又称氢氰酸。标准状态下为气体,剧毒且致命,无色有苦杏仁气味。主要产生于焦炉煤气、黄磷尾气、密闭电石炉尾气和聚丙烯腈基炭纤维(PANCF)等典型工业废气中,其存在不仅阻碍典型工业废气的净化和资源化,还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必须关注的问题。HCN通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后,迅速分解出的游离氰在人体内易与各种细胞内呼吸酶中的铁、铜、铝等结合,阻止金属离子的还原,导致该酶失活,使细胞不能利用氧,从而产生细胞内窒息性缺氧。人在含20 ppm的空气中暴露数小时就会引起中毒,对人的致死量为lmg/kg体重。因此,HCN的去除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吸收、吸附、燃烧、催化水解、催化氧化等手段脱除HCN。液体吸收法处理成本高,效果不稳定,易产生有害气体,并且将CN_转移到液相大大增加了环境风险。吸附法是物理分离过程,没有对HCN进行降解转化,如果不能对解吸产物进行处理,将不可避免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燃烧法主要针对HCN体积含量在3飞%的高浓度HCN气体,对低浓度HCN废气治理无法利用。而且催化燃烧以贵金属为活性组分,活性温度> 450°C,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CN1564710A和CN101352653A分别公开了一种以T12为载体的催化剂。其中,CN1564710A中的催化剂以T12为载体,负载了一种或多种重量至少为1%的碱金属。但该催化剂适用于HCN浓度较高的情况,虽然HCN转化率最高可达95%,但处理后HCN浓度仍至少达25ppm,处理不彻底。CN101352653A中催化剂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两步操作,步骤相对复杂且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中国专利CN101050389A公开了一种活性氧化铝载体负载过渡金属钴-钥,或铁-钥,镍-钥及碱性金属氧化物的氧化转化催化剂,但其HCN的氧化转化率较低,仅在80%以上。中国专利CN02131303.2和CN02155489.7等公开的催化剂及方法主要为钼铑等贵金属采用氧化的方法脱除HCN成本较高,且运行温度在400°C以上,能耗较闻。 以上催化剂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催化剂价格昂贵,操作步骤复杂,运行成本高;(2)去除率相对较低,不能彻底的去除污染;(3)反应温度高,能耗高,增加运行费用。 同时,一般的HCN净化方法中常常都需要有较高的氧气含量,但是,黄磷尾气、密闭电石炉尾气、石墨生产尾气、水煤气、生物质热解气等几种气体中主要成分是CO、H2, CH4或它们的混合气,由于C0、H2、CH4或它们的混合气具有爆炸性,当氧含量超过一定量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这几类气体中氧含量都很低,小于0.5%,因此,开发净化HCN的低温微氧催化剂十分必要。本专利中专利技术的催化剂可以在微氧条件下高效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 为克服现有催化剂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氧条件下HCN高效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共沉淀法制得,具体步骤如下:(1)按金属摩尔比为1:1:2?3的比例将锰盐、草酸铌和铵铈盐溶解于水中,混合均匀;(2)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直至溶液pH为扩10,过滤;(3)滤渣用6(T80°C的热水、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飞次,然后置于10(Tl2(TC下干燥9?12 h ; (4)在N2气氛下30(T50(rC焙烧4?6h,然后在35(T550°C下焙烧3?5h;(5)将焙烧好的催化剂经压片、研磨、过筛,制成4(Γ60目的颗粒,即为HCN氧化催化剂MnOx-Nb2O5-CeO2。 本专利技术所述锰盐为MnCl2、MnS04、Mn (NO3)2中的一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铈盐为CeCl3、Ce (NO3) 3、Ce2 (SO4) 3中的一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氨水浓度为体积百分比15-30%。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本工艺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的整体式催化剂MnOx-Nb2O5-CeO2,工艺流程简单,运行费用相对低廉,HCN脱除效率高,且该催化剂在HCN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等副产物较少,即二次污染较小,可以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在20(T350°C,空速为30000?500001^的条件下,经多次实验,HCN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极大地降低了 HCN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1)称取5g Mn (NO3) 2.4Η20、9.98g (NH4) 3NbO (C2O4) 3.4Η20 以及 17.36g Ce (NO3) 3.6Η20 分别溶解于20 ml水中,将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三种金属的摩尔比为1: 1: 2,即Mn: Nb:Ce=1:1:2 ;(2)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浓度为体积百分比15%的氨水溶液,直至溶液PH=9 ;(3)待溶液沉淀完全后,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然后滤渣分别用60°C的热水及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次,置于105°C的烘箱中12 h ;(4)将烘干的催化剂置于管式炉中,在N2气氛下300°C焙烧6h,马弗炉中500°C焙烧 3h ;(5)将焙烧好的催化剂经压片、研磨、过筛,制成4(Γ60目的颗粒,即为HCN氧化催化剂MnOx-Nb2O5-CeO2。 测试本实施例所得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活性可以用HCN去除率来表示。测试反应在Φ7mmX70mm的固定床石英反应器中进行,在反应器内装填25mm高的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00°C,气体空速为40000 1Γ1,压力为常压,HCN浓度为200ppm。反应出口检测到HCN为2ppm,即HCN去除效率>99.9%。 实施例2 (I)称取 3.02g MnSO4,9.98g (NH4) 3NbO (C2O4) 3.4Η20 以及 19.1Og Ce (NO3) 3.6Η20 分别溶解于20 ml水中,将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三种金属的摩尔比为1:1:2.2,即Mn: Nb:Ce摩尔比为1:1:2.2 ;(2)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浓度为体积百分比20%的氨水溶液,直至溶液PH=9.5 ;(3)待溶液中沉淀完全,将得到的沉淀物过滤,然后分别用70°C的热水及无水乙醇交替洗涤6次,置于110 V的烘箱中10 h ;(4)将烘干的催化剂置于管式炉中,在N2气氛下350V焙烧5h,马弗炉中450V焙烧 4h ;(5)将焙烧好的催化剂经压片、研磨、过筛,制成4(Γ60目的颗粒,即为所用催化剂MnOx-Nb2O5-CeO2。 测试本实施例所得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活性可以用H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HCN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1)按金属摩尔比为1:1:2~3的比例将锰盐、草酸铌和铵铈盐溶解于水中,混合均匀; (2)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直至溶液pH为9~10,过滤;(3)滤渣用60~80℃ 的热水、无水乙醇交替洗涤4~6次,然后置于100~120℃下干燥9~12 h;(4)在N2气氛下300~500℃焙烧4~6h,然后在350~550℃下焙烧3~5h;(5)将焙烧好的催化剂经压片、研磨、过筛,制成40~60目的颗粒,即为HCN氧化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谦王飞宁平马懿星王郎郎井绪丽边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