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换挡拨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799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换挡拨叉,其技术要点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包括呈U形设置的拨叉臂以及用于与拨叉轴连接的拨叉头,所述拨叉头呈圆筒状且轴向设有用于与拨叉轴安装固定的安装孔,所述拨叉轴穿设于安装孔内,所述拨叉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设有销块,所述拨叉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以及销块设有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与拨叉轴构成更有力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加可靠,避免拨叉于拨叉轴上偏移,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换挡拨叉,其技术要点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包括呈U形设置的拨叉臂以及用于与拨叉轴连接的拨叉头,所述拨叉头呈圆筒状且轴向设有用于与拨叉轴安装固定的安装孔,所述拨叉轴穿设于安装孔内,所述拨叉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设有销块,所述拨叉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以及销块设有螺栓。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与拨叉轴构成更有力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加可靠,避免拨叉于拨叉轴上偏移,使用更加安全稳定。【专利说明】变速器换挡拨叉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零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变速器换挡拨叉。
技术介绍
变速器拨叉用于推动滑动齿轮与不同档位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换挡的作用,其通常包括拨一个拨叉头和两个拨叉臂,三者排列成U形,拨叉头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开设安装孔,拔叉轴通过安装孔与拨叉连接,滑动齿轮套设有结合套,拨叉臂卡于结合套的环槽里,变速杆与拔叉轴连接,当驾驶员推动变速杆时变速杆带动拨叉轴,拨叉轴带动拨叉运动,进而通过拨叉臂推动滑动齿轮从而达到变速。因此需要保证拨叉轴与拨叉的同步运动,拨叉安装固定于拨叉轴上的固定效果十分重要,若固定效果不足,拨叉容易推动滑动齿轮容易发生轴向偏移,齿轮不能全齿啮合容易发生跳档以及脱档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以往在将拨叉安装于拨叉轴上时,将拨叉轴穿过拨叉头的安装孔后还需要使用螺钉从安装孔的侧面拧入拨叉轴当中,避免拨叉于拨叉轴上发生轴向偏移,但是以往通用的这种方法还不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由于汽车形式过程中都会产生震动,以往仅通过螺钉从安装孔侧壁拧入拨叉轴将两个固定的方法,螺钉在长期受到震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松动现象,久之螺钉易脱出,且用户在操作变速杆在更换档位时拨叉轴与拨叉的连接处需要承受推动滑动齿轮时所产生的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拨叉杆处仅凭螺钉承受这部分的弯折力,螺钉容易发生断裂,故拨叉于拨叉轴上会失去固定作用,容易于拨叉轴上偏移,进而引起调档或脱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换挡拨叉,其能够与拨叉轴构成更有力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加可靠,避免拨叉于拨叉轴上偏移,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器换挡拨叉,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包括呈U形设置的拨叉臂以及用于与拨叉轴连接的拨叉头,所述拨叉头呈圆筒状且轴向设有用于与拨叉轴安装固定的安装孔,所述拨叉轴穿设于安装孔内,所述拨叉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设有销块,所述拨叉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以及销块设有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摒弃了以往仅通过螺钉从拨叉头侧壁径向拧入拨叉轴内将两者固定的方式,改为通过销块将两者固定,并再通过在拨叉头侧壁设置同时贯穿拨叉轴、销块以及拨叉头的侧壁的螺栓的结构,使得螺栓与销块形成交叉的固定方式,相比以往的方式,首先克服了汽车行驶过程中震动导致螺钉松动脱出的问题,两者交叉固定的方式,使得销块或者螺栓任意一处受到震动作用下,其若要松动脱出必然受到另一处不同方向的固定作用,只有在两者均脱出,拨叉头才会失去固定,但是由于两者交叉的结构,使得上述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且其使用螺栓与销块同时将拨叉头固定,使得固定的强度更大,抗弯折的能力更强。因此其能够与拨叉轴构成更有力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加可靠,避免拨叉于拨叉轴上偏移,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叉头的侧壁设有均联通至安装孔内的第一销口和第一螺栓孔,所述拨叉轴交叉贯穿设有位置、大小均与第一销口和第一螺栓孔分别对应的第二销口和第二螺栓孔,所述销块销合于由第一销口、第二销口构成的空间内,所述销块设有位置、大小均与第二螺栓孔对应的第三螺栓孔,所述螺栓固定于由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以及第三螺栓孔构成的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叉头为圆筒状,其轴向设有安装孔,拨叉轴穿设于安装孔内,在拨叉头侧壁设置的均联通至安装孔内的第一销口和第一螺栓孔,且拨叉轴上亦设有位置与位置、大小均与第一销口和第一螺栓孔分别对应的第二销口和第二螺栓孔,安装时通过将拨叉轴穿进安装孔内,将拨叉轴调整至第二销口和第二螺栓孔与第一销口和第一螺栓孔均分别对应的位置,先将销块销入销口内,销块销合于由第一销口、第二销口构成的空间内使得销块拨叉头于拨叉轴的上被固定,且销块上设有与第二螺栓孔位置、大小均对应的第三螺栓孔,因此三个螺栓孔均对应,通过将螺栓穿进三个螺栓孔内,使得螺栓与销块形成交叉固定的结构,具有防松动的作用,同时螺栓亦可起到与销块相同的固定作用,与销块两者结构,固定效果更好,强度更大,抗弯折能力更强。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销块与螺栓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销块与螺栓于拨叉头以及拨叉轴上构成垂直的十字结构,其在受到弯折力作用时,销块与螺栓上的受力更均匀,使其固定效果更好,更不容易弯折,同时交叉的十字结构,使得销块与螺栓在受到震动情况下松出的方向完全不同,销块与螺栓的抵压作用最好,防送效果亦最佳。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销口、第一螺栓孔的边缘处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于拨叉头的外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拨叉头为圆筒状,其外壁为弧面,螺栓与销块于拨叉头的外壁无法完全的嵌入拨叉头的内壁中,容易于外侧被牵扯出,增设的固定块,在将螺栓、销块安装好之后,螺栓与销块可以嵌入固定块内,使得固定效果更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变速器换挡拨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变速器换挡拨叉实施例拨叉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拨叉头;2、拨叉轴;3、拨叉臂;11、安装孔;12、第一销口 ;13、第一螺栓孔;14、销块;15、螺栓;16、固定块;21、第二销口 ;22、第二螺栓孔;141、第三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变速器换挡拨叉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变速器换挡拨叉,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包括呈U形设置的拨叉臂3以及用于与拨叉轴2连接的拨叉头1,所述拨叉头I呈圆筒状且轴向设有用于与拨叉轴2安装固定的安装孔11,所述拨叉轴2穿设于安装孔11内,所述拨叉头I的侧壁贯穿拨叉轴2设有销块14,所述拨叉轴2的侧壁贯穿拨叉轴2以及销块14设有螺栓15。摒弃了以往仅通过螺钉从拨叉头I侧壁径向拧入拨叉轴2内将两者固定的方式,改为通过销块14将两者固定,并再通过在拨叉头I侧壁设置同时贯穿拨叉轴2、销块14以及拨叉头I的侧壁的螺栓15的结构,使得螺栓15与销块14形成交叉的固定方式,相比以往的方式,首先克服了汽车行驶过程中震动导致螺钉松动脱出的问题,两者交叉固定的方式,使得销块14或者螺栓15任意一处受到震动作用下,其若要松动脱出必然受到另一处不同方向的固定作用,只有在两者均脱出,拨叉头I才会失去固定,但是由于两者交叉的结构,使得上述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且其使用螺栓15与销块14同时将拨叉头I固定,使得固定的强度更大,抗弯折的能力更强。因此其能够与拨叉轴2构成更有力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加可靠,避免拨叉于拨叉轴2上偏移,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所述拨叉头I的侧壁设有均联通至安装孔11内的第一销口 12和第一螺栓孔13,所述拨叉轴2交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换挡拨叉,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包括呈U形设置的拨叉臂以及用于与拨叉轴连接的拨叉头,所述拨叉头呈圆筒状且轴向设有用于与拨叉轴安装固定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轴穿设于安装孔内,所述拨叉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设有销块,所述拨叉轴的侧壁贯穿拨叉轴以及销块设有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