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9380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倒角钻、传动支架、轴承和连接支架;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最左端,并通过齿轮轴与钻床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底端中央,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顶端中央的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右端,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右端顶部的轴承连接;该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解决了以往在车床上以主孔定位倒角有倒角不正的现象,直接以耳孔自身定位倒角,降低加工时产生的误差;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通用性极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倒角钻、传动支架、轴承和连接支架;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最左端,并通过齿轮轴与钻床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底端中央,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顶端中央的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右端,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右端顶部的轴承连接;该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解决了以往在车床上以主孔定位倒角有倒角不正的现象,直接以耳孔自身定位倒角,降低加工时产生的误差;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通用性极强,易于推广使用。【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应用
,尤其是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
技术介绍
吊耳的内腔呈U字形,其耳孔内侧的两个倒角,一直以来,只能在车床上单一加工,这样下来,倒角偏的现象一直存在,加工精度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证,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较低,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提升;由于受自身外形干涉,不能用普通倒角装置加工;那么如何生产或者制造一种既可以保证倒角的精度而且加工效率也可以提高的装置是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倒角钻、传动支架、轴承和连接支架;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最左端,并通过齿轮轴与钻床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底端中央,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顶端中央的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传动支架右端,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右端顶部的轴承连接;所述倒角钻顶端与第二传动齿轮的齿轮轴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设置于传动支架右端,并与传动支架和钻床主轴下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通过齿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解决了以往在车床上以主孔定位倒角有倒角不正的现象,直接以耳孔自身定位倒角,降低加工时产生的误差,杜绝倒角偏的现象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员工专业技能要求也随之降低;同时,降低设备投入成本及电能的需求;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通用性极强,易于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动齿轮,2、第一传动齿轮,3、第二传动齿轮,4、倒角钻,5、传动支架,6、轴承,7、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包括主动齿轮1、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3、倒角钻4、传动支架5、轴承6和连接支架7 ;所述主动齿轮I设置于传动支架5最左端,并通过齿轮轴与钻床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设置于传动支架5底端中央,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5顶端中央的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顶部的轴承6连接;所述倒角钻4顶端与第二传动齿轮的齿轮轴连接;所述连接支架7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并与传动支架5和钻床主轴下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I和第一传动齿轮2及第一传动齿轮2和第二传动齿轮3均通过齿啮合连接。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利用一个平板支柱,将钻床主轴的中心作用力进行向外偏移,使之产生偏心结构,经过下面用三级齿轮传动,将倒角钻装在第三级齿轮下面,然后再用一个连接支架将传动支柱连接在钻床主轴下方即可,就可以实现吊耳内侧倒角,轻松方便自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包括主动齿轮(I)、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3)、倒角钻(4)、传动支架(5)、轴承(6)和连接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I)设置于传动支架(5)最左端,并通过齿轮轴与钻床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设置于传动支架(5)底端中央,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5)顶端中央的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顶部的轴承(6)连接;所述倒角钻(4)顶端与第二传动齿轮的齿轮轴连接;所述连接支架(7)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并与传动支架(5)和钻床主轴下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I)和第一传动齿轮(2)及第一传动齿轮(2)和第二传动齿轮(3)均通过齿啮合连接。【文档编号】B23D79/00GK203956240SQ201420396653【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专利技术者】宋海兵 申请人: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吊耳倒内角装置,包括主动齿轮(1)、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3)、倒角钻(4)、传动支架(5)、轴承(6)和连接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设置于传动支架(5)最左端,并通过齿轮轴与钻床电机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设置于传动支架(5)底端中央,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5)顶端中央的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并通过齿轮轴与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顶部的轴承(6)连接;所述倒角钻(4)顶端与第二传动齿轮的齿轮轴连接;所述连接支架(7)设置于传动支架(5)右端,并与传动支架(5)和钻床主轴下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