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吊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9607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耳,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吊绳悬挂,不会使吊绳磨损的新型组合吊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组合吊耳,包括有吊耳板、吊环、通孔、吊耳底座、凹槽Ⅰ、凹槽Ⅱ、滑道、插杆、弹簧、钢丝拉绳和拉手,在吊耳板的上方设置有吊环,在吊耳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在吊耳底座上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Ⅰ,吊耳板的底部与凹槽Ⅰ配合,凹槽Ⅰ的一侧设有凹槽Ⅱ,凹槽Ⅰ的另一侧设有滑道,在滑道内配合有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吊耳无法从设备上拆卸下来,吊绳绑在吊耳上时非常不方便,而且吊绳容易绞缠在一起,吊绳绞缠后容易磨损。

Novel combined lifting lu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ear,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combined lifting lug.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is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sling suspension, not to wear the new combination of rope lug. 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composite lug comprises a lifting lug, rings, holes, lug groove groove base, I, II, slide, plug rod, spring, steel wire rope and the handle in the upper lifting lug is arranged in rings below the lifting lug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 groove in lug on the base of each side set, lug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groove with one groove of the groove of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groove of the slide with a rod inserted in the. The utility model overcomes the lug not removed from the device, rope tied to the lug very inconvenient, but also easy to kink in the sling, sling hook is easy to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耳,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吊耳。
技术介绍
吊耳是指安装在设备或其它吊物之上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在设备制造、安装使用及移动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吊耳与设备都采用焊接连接的,吊耳无法从设备上拆卸下来,吊绳挂在吊耳上时非常不方便,而且设备在吊起后,在设备自重的作用下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旋转,容易导致吊绳绞缠在一起,吊绳绞缠后容易磨损,严重影响吊绳的使用寿命,在吊装过程中还容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吊耳无法从设备上拆卸下来,吊绳绑在吊耳上时非常不方便,而且吊绳容易绞缠在一起,吊绳绞缠后容易磨损,严重影响吊绳的使用寿命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吊绳悬挂,不会使吊绳磨损的新型组合吊耳。(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组合吊耳,包括有吊耳板、吊环、通孔、吊耳底座、凹槽Ⅰ、凹槽Ⅱ、滑道、插杆、弹簧、钢丝拉绳和拉手,在吊耳板的上方设置有吊环,在吊耳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在吊耳底座上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Ⅰ,吊耳板的底部与凹槽Ⅰ配合,凹槽Ⅰ的一侧设有凹槽Ⅱ,凹槽Ⅰ的另一侧设有滑道,在滑道内配合有插杆,插杆穿过通孔与伸在凹槽Ⅱ内,在插杆的一侧固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吊耳底座固接,在吊耳底座的外侧设有拉手,在拉手和插杆之间连接有钢丝拉绳。优选地,在吊环与吊耳板之间连接有转轴。优选地,所述滑道、凹槽Ⅱ和插杆的直径一致。工作原理:吊耳底座焊接在设备上,当需要将设备吊起时,将吊耳板从凹槽Ⅰ内取出,取出的方法是,用手拉住吊耳底座左右两侧的拉手并向外用力,此时会将插杆从凹槽Ⅱ和凹槽Ⅰ内拉出,这时就可以将吊耳板取出了,取出后松开拉手,弹簧又会将插杆弹入凹槽Ⅱ内,然后将吊绳绑在吊环上,绑好后再次拉动拉手将插杆拉出凹槽Ⅱ和凹槽Ⅰ,然后将吊耳板插入凹槽Ⅰ内,然后松开拉手,弹簧将会把插杆弹入通孔最后进入插槽2内,从而将吊耳板锁死在吊耳底座上,此时就可将设备吊起了。在拉环与吊耳板之间连接有转轴,在设备吊起时,在设备自重的作用下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旋转,设备转动时转轴能使吊绳不旋转,避免了吊绳绞缠在一起,导致吊绳绞缠磨损后发生事故。优选地,所述滑道、凹槽Ⅱ和插杆的直径一致;能够使插杆与滑道和凹槽Ⅱ更紧密地配合,从而降低了插杆的磨损,延长了插杆的使用寿命。(3)有益效果本技术克服了吊耳无法从设备上拆卸下来,吊绳绑在吊耳上时非常不方便,而且吊绳容易绞缠在一起,吊绳绞缠后容易磨损,严重影响吊绳的使用寿命的缺点,本技术达到了方便吊绳悬挂,不会使吊绳磨损的新型组合吊耳。附图说明图1为吊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吊耳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吊耳板和吊耳底座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吊耳板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吊耳板,11-吊环,12-通孔,13-转轴,2-吊耳底座,21-凹槽Ⅰ,22-凹槽Ⅱ,23-滑道,24-插杆,25-弹簧,26-钢丝拉绳,27-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新型组合吊耳,如图1-4所示,包括有吊耳板1、吊环11、通孔12、吊耳底座2、凹槽Ⅰ21、凹槽Ⅱ22、滑道23、插杆24、弹簧25、钢丝拉绳26和拉手27,在吊耳板1的上方设置有吊环11,在吊耳板1下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通孔12,在吊耳底座2上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Ⅰ21,吊耳板1的底部与凹槽Ⅰ21配合,凹槽Ⅰ21的一侧设有凹槽Ⅱ22,凹槽Ⅰ21的另一侧设有滑道23,在滑道23内配合有插杆24,插杆24穿过通孔12与伸在凹槽Ⅱ22内,在插杆24的一侧固接有弹簧25,弹簧25的另一端与吊耳底座2固接,在吊耳底座2的外侧设有拉手27,在拉手27和插杆24之间连接有钢丝拉绳26。在吊环11与吊耳板1之间连接有转轴13。所述滑道23、凹槽Ⅱ22和插杆24的直径一致。工作原理:吊耳底座2焊接在设备上,当需要将设备吊起时,将吊耳板1从凹槽Ⅰ21内取出,取出的方法是,用手拉住吊耳底座2左右两侧的拉手27并向外用力,此时会将插杆24从凹槽Ⅱ22和凹槽Ⅰ21内拉出,这时就可以将吊耳板1取出了,取出后松开拉手27,弹簧25又会将插杆24弹入凹槽Ⅱ22内,然后将吊绳绑在吊环11上,绑好后再次拉动拉手27将插杆24拉出凹槽Ⅱ22和凹槽Ⅰ21,然后将吊耳板1插入凹槽Ⅰ21内,然后松开拉手27,弹簧25将会把插杆24弹入通孔12最后进入插槽2内,从而将吊耳板1锁死在吊耳底座2上,此时就可将设备吊起了。在拉环与吊耳板1之间连接有转轴13,在设备吊起时,在设备自重的作用下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旋转,设备转动时转轴13能使吊绳不旋转,避免了吊绳绞缠在一起,导致吊绳绞缠磨损后发生事故。所述滑道23、凹槽Ⅱ22和插杆24的直径一致;能够使插杆24与滑道23和凹槽Ⅱ22更紧密地配合,从而降低了插杆24的磨损,延长了插杆24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组合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吊耳板(1)、吊环(11)、通孔(12)、吊耳底座(2)、凹槽Ⅰ(21)、凹槽Ⅱ(22)、滑道(23)、插杆(24)、弹簧(25)、钢丝拉绳(26)和拉手(27),在吊耳板(1)的上方设置有吊环(11),在吊耳板(1)下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通孔(12),在吊耳底座(2)上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Ⅰ(21),吊耳板(1)的底部与凹槽Ⅰ(21)配合,凹槽Ⅰ(21)的一侧设有凹槽Ⅱ(22),凹槽Ⅰ(21)的另一侧设有滑道(23),在滑道(23)内配合有插杆(24),插杆(24)穿过通孔(12)与伸在凹槽Ⅱ(22)内,在插杆(24)的一侧固接有弹簧(25),弹簧(25)的另一端与吊耳底座(2)固接,在吊耳底座(2)的外侧设有拉手(27),在拉手(27)和插杆(24)之间连接有钢丝拉绳(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吊耳板(1)、吊环(11)、通孔(12)、吊耳底座(2)、凹槽Ⅰ(21)、凹槽Ⅱ(22)、滑道(23)、插杆(24)、弹簧(25)、钢丝拉绳(26)和拉手(27),在吊耳板(1)的上方设置有吊环(11),在吊耳板(1)下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通孔(12),在吊耳底座(2)上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Ⅰ(21),吊耳板(1)的底部与凹槽Ⅰ(21)配合,凹槽Ⅰ(21)的一侧设有凹槽Ⅱ(22),凹槽Ⅰ(21)的另一侧设有滑道(23),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炫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恒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