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环保的杏鲍菇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8716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环保的杏鲍菇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类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经检测安全无害的材料为培养材料,混合后培养材料湿度保持在64-66%,在培养料中构建了豆粕、菜粕、花生粕的营养均衡组合,其中豆粕3-6%、菜粕1-5%、花生粕1-3%,并采用可降解材料菌包,菌包内培养材料经灭菌处理后直接利用栽培种扩繁为生产种,缩短了菌种的培养时间,该方法能缩短杏鲍菇的栽培时间20天,并节约劳动力的投入,提高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食用菌类栽培
,本专利技术采用经检测安全无害的材料为培养材料,混合后培养材料湿度保持在64-66%,在培养料中构建了豆粕、菜粕、花生粕的营养均衡组合,其中豆粕3-6%、菜粕1-5%、花生粕1-3%,并采用可降解材料菌包,菌包内培养材料经灭菌处理后直接利用栽培种扩繁为生产种,缩短了菌种的培养时间,该方法能缩短杏鲍菇的栽培时间20天,并节约劳动力的投入,提高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类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环保的杏鲍菇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食品。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而在中国的增长速度超过20%。近些年来人们通过人工驯化,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丰富了食用菌的种类,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实现了菌类周年生产供应。但目前的菌类栽培和后期存储中,由于片面的追求产量、色泽等外在品质,在生产中使用含有害成分的基质、采用荧光粉给白蘑菇漂白等方法,导致食用菌的食用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杏鲍菇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糖及多种人体所需矿质元素,具有改善人体肠道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等功效。杏鲍菇人工栽培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食用安全性却不能完全保证,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食用菌类栽培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采用高效和更为安全的措施,在提高杏鲍菇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杏鲍菇食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菌包主要采取科生物降解袋,装包前必须先检测培养料重金属含量。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址:选择远离工厂20公里以上,周围环境土壤、水和大气有害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符合有机食品栽培要求的地方,且要求栽培所使用的原料无污染;步骤(2),材料配制:栽培种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份:棉籽壳25-32份、桑树木屑12-17份、甘鹿禮:8_12份、玉米粉5_7份、玉米芯16-20份、碳酸韩2份、鉄皮15-20份;将上述栽培种材料组份混合均匀即得栽培种材料;生产种培养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份:杂木屑25-35份、玉米芯20-35份、麸皮15-25份、玉米粉5-10份、豆柏3-6份、菜柏1_5份、花生柏1_3份、碳酸钙2份;将上述生产种材料组份混合均匀即得生产种培养材料;步骤(3),检测灭菌:对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进行土壤环境质量检测,对铜、铅、锌、镉、铬含量和农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得低于二级标准,参照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合格的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进行湿度调节,调节湿度为64-66%后,用可生物降解的菌包将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分别封装好进行灭菌,得到栽培种菌包和生产种培养菌包;步骤(4),菌种扩繁:每瓶原种1.2kg,将每瓶原种扩繁30袋栽培种,每个栽培种菌包中栽培种基质重量为1kg,每个栽培种菌包袋直径15cm,长40cm,每袋加入原种40g ;栽培种菌包里面放置经过灭菌的木条30-40根,木条尺寸为0.5cmX0.5cmX25,栽培种菌包接种后培养32-39天,得到栽培种;步骤(5),生产种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长满菌丝木条,即栽培种插入到生产种培养菌包,每个菌包插入I根长满菌丝的木条,并及时用可透气的材料封口 ;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培养室的保持空气湿度为69-71%,室温为22-25°C,且保持良好的通风,培养32天,得到生产菌包;步骤(6),出菇培养:将生产菌包放置到出菇房,控制空气湿度在80%以上,光照保持400-450勒克斯,生长初期温度调至13-14°C,70-74h后将温度调节到16_18°C,并保持 12-24小时,之后再次降温14-17°C,在14_17°C的条件下养到13-15天时疏蕾,在出菇房培养总时间为17-18天,培养结束后便可采摘;步骤(7),菌包处理:用过的栽培种菌包和生产种培养菌包无需回收,经堆降解后直接作为有机肥载体。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步骤步骤(3)所述的灭菌方法为将封装好的栽培种菌包和生产种培养菌包置于灭菌锅中,首先将灭菌锅中的冷气抽干,然后将灭菌锅的温度升高到至100°c,保温90分钟;再将温度升高到105°C,保温60分钟;接着将温度升高至124°C,保温2h,排气完成冷却后灭菌完毕。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步骤(6)所述的疏蕾为每个菌包留1-3个优势子实体,多余的子实体全部剪去。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安全环保的杏鲍菇高效栽培方法采用安全无害的材料为培养材料,采用不同原料合理达到营养均衡,并采用可降解的菌包,能有效提高杏鲍菇子实体的品质和产量,材料通过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检测;(2)本专利技术在在生产种培养材料中构建了豆柏、菜柏、花生柏的营养均衡组合,其中添加菜柏丰富了培养材料的矿质养分,其钙、硒、铁、镁、锰、锌的含量比豆柏高,磷含量是豆柏的2倍;豆柏氨基酸添加比例合理,可弥补花生柏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的不足;(3)本专利技术采用可降解材料菌包,该材料可耐150°C高温,菌包内培养材料经灭菌处理后直接利用栽培种扩繁为生产种,该方法能缩短杏鲍菇的栽培时间20天,并节约劳动力的投入,提高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使用后放入菌包无需回收菌包,保证废弃物不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母种原种购自通辽市塞外菌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址:选择远离工厂20公里以上,周围环境土壤、水和大气有害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符合有机食品栽培要求的地方,且要求栽培所使用的原料无污染;步骤(2),材料配制:栽培种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份:棉籽壳25份、桑树木屑12份、甘鹿禮:8份、玉米粉5份、玉米芯16份、碳酸韩2份、麸皮15份;将上述栽培种材料组份混合均匀即得栽培种材料; 生产种培养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份:杂木屑25份、玉米芯20份、麸皮15份、玉米粉5份、豆柏3份、菜柏I份、花生柏I份、碳酸钙2份;将上述生产种材料组份混合均匀即得生产种培养材料;步骤(3),检测灭菌:对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进行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不得低于二级标准,将合格的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进行湿度调节,调节湿度为64%后,用可生物降解的菌包将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分别封装好进行灭菌,得到栽培种菌包和生产种培养菌包;所述的灭菌方法为将封装好的栽培种菌包和生产种培养菌包置于灭菌锅中,首先将灭菌锅中的冷气抽干,然后将灭菌锅的温度升高到至100°C,保温90分钟;再将温度升高到105°C,保温60分钟;接着将温度升高至124°C,保温2h,排气完成冷却后灭菌完毕;步骤(4),菌种扩繁:每瓶原种1.2kg,将每瓶原种扩繁30袋栽培种,每个栽培种菌包中栽培种基质重量为1kg,每个栽培种菌包袋直径15cm,长40cm,每袋加入原种40g ;栽培种菌包里面放置经过灭菌的木条30根,木条尺寸为0.5cmX0.5cmX25,栽培种菌包接种后培养3天,得到栽培种;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环保的杏鲍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址:选择远离工厂20公里以上,周围环境土壤、水和大气有害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符合有机食品栽培要求的地方,且要求栽培所使用的原料无污染;步骤(2),材料配制:栽培种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份:棉籽壳25‑32份、桑树木屑12‑17份、甘蔗渣8‑12份、玉米粉5‑7份、玉米芯16‑20份、碳酸钙2份、麸皮15‑20份;将上述栽培种材料组份混合均匀即得栽培种材料;生产种培养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份:杂木屑25‑35份、玉米芯20‑35份、麸皮15‑25份、玉米粉5‑10份、豆粕3‑6份、菜粕1‑5份、花生粕1‑3份、碳酸钙2份;将上述生产种材料组份混合均匀即得生产种培养材料;步骤(3),检测灭菌:对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进行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不得低于二级标准,将合格的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进行湿度调节,调节湿度为64‑66%后,用可生物降解的菌包将栽培种材料和生产种培养材料分别封装好进行灭菌,得到栽培种菌包和生产种培养菌包;步骤(4),菌种扩繁:每瓶原种1.2kg,将每瓶原种扩繁30袋栽培种,每个栽培种菌包中栽培种基质重量为1kg,每个栽培种菌包袋直径15cm,长40cm,每袋加入原种40g;栽培种菌包里面放置经过灭菌的木条30‑40根,木条尺寸为0.5cm×0.5cm×25,栽培种菌包接种后培养32‑39天,得到栽培种;步骤(5),生产种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长满菌丝木条,即栽培种插入到生产种培养菌包,每个菌包插入1根长满菌丝的木条,并及时用可透气的材料封口;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培养室的保持空气湿度为69‑71%,室温为22‑25℃,且保持良好的通风,培养32天,得到生产菌包;步骤(6),出菇培养:将生产菌包放置到出菇房,控制空气湿度在80%以上,光照保持400‑450勒克斯,生长初期温度调至13‑14℃,70‑74h后将温度调节到16‑18℃,并保持12‑24小时,之后再次降温14‑17℃,在14‑17℃的条件下养到13‑15天时疏蕾,在出菇房培养总时间为17‑18天,培养结束后便可采摘;步骤(7),菌包处理:用过的栽培种菌包和生产种培养菌包无需回收,经堆降解后直接作为有机肥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绍保
申请(专利权)人:陆良爨乡绿园菇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