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生产种高效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5553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杏鲍菇菌种高效繁育方法,属于食用菌类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自制培养液中添加红薯、马铃薯,为菌种的生长提供糖分和维生素B1,同时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保证菌种和氧气充分接触,培养液经过灭菌后,接种杏鲍菇母菌种,经过2次种菌接种,便可培育出生产菌种,培养时间仅为20天左右,与常规菌种繁殖方法相比,菌种培育时间可缩短50天,菌种生产种的接种成功率达98-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杏鲍菇生产种的高效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培养液原料的称量: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称取红薯10‑20%,马铃薯10‑15%,玉米粉1‑3%,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0.5%,硫酸镁0.01‑0.1%,麸皮5‑10%,表面活性剂0.01‑0.1%,余量为水;步骤(2),培养液的配制;将步骤(1)称取的红薯和马铃薯去皮后充分加热煮烂1.9‑2.1h,粉碎后,与玉米粉、酵母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麸皮、表面活性剂和水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液分装至小口容器中,盖好盖子进行灭菌;步骤(3),一级菌种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在经灭菌的小口容器中接入为培养液质量7%的母菌块,在23‑25℃的黑暗条件下,在振荡器中振荡7‑10天,得到一级液态菌种;步骤(4),二级菌种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液态菌种接种到另外的经灭菌的小口容器中,一级菌种重量占培养液质量的7%,在22‑25℃的黑暗条件下,在振荡器中振荡7‑10天便得到生产用液态菌种;步骤(5),生产种接种培养:生产种接种过程中,每个菌包接种20‑30ml步骤(4)得到的液态菌种,充分浸润菌包内生产基质材料,在23‑25℃避光的条件下培养23‑27天,菌丝体扩展到整个菌包里面的基质,证明液体菌种配置成功;最后通过子实体生产,即得杏鲍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绍保
申请(专利权)人:陆良爨乡绿园菇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