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侦测流体内漏的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685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侦测流体内漏的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板体组,该第一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一基底板体与一第一封盖板体,该第一基底板体与第一封盖板体皆分别设有四个角部与四个边部,该第一基底板体边部与第一封盖板体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一泄流区;一第二板体组,该第二板体组叠设于该第一板体组下方,该第二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二基底板体与一第二封盖板体,该第二基底板体边部与第二封盖板体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一泄流区;通过各板体组其基底板体的边部与封盖板体的边部之间具有间隙,而可形成泄流区,便可于流道的板片破裂时令流体由该泄流区流出热交换器外部,而可侦测板片破裂并避免流体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侦测流体内漏的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板体组,该第一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一基底板体与一第一封盖板体,该第一基底板体与第一封盖板体皆分别设有四个角部与四个边部,该第一基底板体边部与第一封盖板体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一泄流区;一第二板体组,该第二板体组叠设于该第一板体组下方,该第二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二基底板体与一第二封盖板体,该第二基底板体边部与第二封盖板体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一泄流区;通过各板体组其基底板体的边部与封盖板体的边部之间具有间隙,而可形成泄流区,便可于流道的板片破裂时令流体由该泄流区流出热交换器外部,而可侦测板片破裂并避免流体混合。【专利说明】具侦测流体内漏的热交换器板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尤指一种可侦测流体内漏的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一般板式热交换器,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主要由数个依序交互叠设的第一板体8与第二板体9所构成,而可形成互不导通的第一流道A及第二流道B,又第一板体8与第二板体9上设有山脊状导热部82、92,使其第一流道A及第二流道B间,可分别形成有数个相同流量容积的流道A1、B1,以供两种不同的流体可分别于第一流道A其流道Al及第二流道B其流道BI之间进行热交换,再者,每一第一板体8与第二板体9周缘分别各设有四角部80、90与四边部81、91,又每一第一板体8其角部80与每一第二板体9其角部90以焊料(图未视)相硬焊,每一第一板体8其边部81与每一第二板体9其边部91以焊料相硬焊,因而可避免流体泄漏至外部; 常用的板式热交换器,其虽可达到让两种不同的流体进行热交换的功效,然而这两种流体可能分别为可饮用的流体与不可饮用的流体,因此,当任一个第一板体8或第二板体9破裂时,极易使这两种不同流体因内部泄漏而造成混合的情形,若使用者于不知情的情况下饮用,恐造成食安问题;再者,当该板式热交换器应用于化学设施且使用两种不同化学成分的流体,若两种流体因板片破裂而混合,则可能产生化学变化而有导致起火或爆炸的危险性,进而降低产品的可靠性,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缺失加以改进,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片结构,其无法侦测流体因板片破裂所造成的内漏,而可能导致不同流体混合造成安全风险,进而降低产品可靠度,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侦测流体内漏的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结构; 为达成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侦测流体内漏的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包含: —第一板体组,该第一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一基底板体与一第一封盖板体,该第一基底板体叠设于该第一封盖板体上方,又该第一基底板体与第一封盖板体皆分别设有四个角部与四个边部,且该第一封盖板体的角部分别与位于其上方的该第一基底板体的角部相硬焊,该第一基底板体其边部与该第一封盖板体其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形成一泄流区; 一第二板体组,该第二板体组叠叠设于该第一板体组下方,该第二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二基底板体与一第二封盖板体,该第二基底板体系叠叠设于该第二封盖板体上方,又该第二基底板体周缘与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板体组其第一封盖板体周缘相焊接密封,该第二基底板体与该第二封盖板体皆分别设有四个角部与四个边部,且该第二封盖板体的角部分别与位于其上方的该第二基底板体的角部相硬焊,该第二基底板体其边部与该第二封盖板体其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形成一泄流区,又该第二基底板体的第三流体穿越孔与位于其上方的该第一封盖板体其第二流体连通孔紧密叠叠合,该第二基底板体的第三流体连通孔的位置则与位于其上方的该第一封盖板体其第二流体穿越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距; 通过各板体组其基底板体的边部与封盖板体的边部之间形成泄流区,便可于流道的板片破裂时令流体由该泄流区流出,而可侦测板片破裂并避免流体混合,进而使本技术可达到提高产品可靠度的功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板式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板式热交换器周缘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第一板体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热交换器板片结构组合应用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热交换器板片结构组合应用后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角部的A-A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边部供流体流动的剖视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边部的B-B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导热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热交换器板片结构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8_第一板体;80_角部;81_边部;82_导热部;83_通孔;84_通孔;9-第二板体;90_角部;91_边部;92_导热部;93_通孔;94_通孔;A_第一流道;A1_流道;B-第二流道;B1 ;流道;1-第一板体组;10-第一基底板体;100-定位装置;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03_导热部;104_边部;105_角部;106_水平裙摆部;107_阻流槽;108_第一流体穿越孔;109-第一流体连通孔;11-第一封盖板体;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3-导热部;114-边部;115-角部;116-阻流槽;117-第二流体穿越孔;118-第二流体连通孔;119-定位装置;2_第二板体组;20_第二基底板体;200_定位装置;201-第一表面;202-第二表面;203_导热部;204_边部;205_角部;206_水平裙摆部;207_阻流槽;208_第二流体穿越孔;209_第二流体连通孔;21_第二封盖板体;211_第一表面;212_第二表面;213-导热部;214_边部;215-角部;216_阻流槽;217_第四流体穿越孔;218_第四流体连通孔;219-定位装置;3-泄流区;31-流体40-破裂处;50_间隙;H1_宽度;H2_宽度;H3_宽度;H4-宽度;M1-第一端处;M2-第二端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侦测流体内漏的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包含: 一第一板体组I,第一板体组I包含有一第一基底板体10与一第一封盖板体11,第一基底板体10叠设于第一封盖板体11上方,又第一基底板体10与第一封盖板体11皆分别设有四个角部105、115与四个边部104、114,第一基底板体10表面与第一封盖板体11表面分别设有山脊波浪状的导热部103、113,又第一基底板体10的四个角部105中,其中两个角部105分别具有较高的第一表面101,其余两个角部105分别具有较低的第二表面102,也即第一表面101与第二表面102之间具有高低落差,又第一基底板体10的两个第一表面101与两个第二表面102之间呈平行配置,第一基底板体10其第一表面101设有第一流体穿越孔108,第一基底板体10其第二表面102设有第一流体连通孔109,第一流体连通孔109周围可设有阻流槽107,又第一封盖板体11的四个角部115中,其中两个角部115也分别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侦测流体内漏的热交换器板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板体组,该第一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一基底板体与一第一封盖板体,该第一基底板体叠设于该第一封盖板体上方,又该第一基底板体与该第一封盖板体皆分别设有四个角部与四个边部,该第一基底板体的四个角部中,其中两个角部分别具有较高的第一表面,其余两个角部分别具有较低的第二表面,又该第一基底板体的两个第一表面与两个第二表面之间呈平行配置,该第一基底板体其第一表面设有第一流体穿越孔,该第一基底板体其第二表面设有第一流体连通孔,该第一封盖板体的四个角部中,其中两个角部也分别具有较高的第一表面,其余两个角部分别具有较低的第一表面,该第一封盖板体其第一表面设有第二流体穿越孔,该第一封盖板体其第二表面设有第二流体连通孔,该第二流体连通孔与第一流体连通孔紧密叠合,该第二流体穿越孔则与该第一流体穿越孔紧密叠合,且该第一封盖板体的角部分别与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基底板体的角部相硬焊,该第一基底板体其边部与第一封盖板体其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形成一泄流区;一第二板体组,该第二板体组叠设于该第一板体组下方,该第二板体组包含有一第二基底板体与一第二封盖板体,该第二基底板体系叠设于该第二封盖板体上方,又该第二基底板体周缘与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板体组其第一封盖板体周缘相焊接密封,该第二基底板体与第二封盖板体皆分别设有四个角部与四个边部,该第二基底板体的四个角部中,其中两个角部分别具有较高的第一表面,其余两个角部分别具有较低的第二表面,该第二基底板体其第一表面设有第三流体穿越孔,该第二基底板体其第二表面设有第三流体连通孔,该第二封盖板体的四个角部中,其中两个角部也分别具有较高的第一表面,其余两个角部分别具有较低的第二表面,又该第二封盖板体其第一表面设有第四流体穿越孔,该第二封盖板体其第二表面设有第四流体连通孔,又该第四流体连通孔与第三流体连通孔紧密叠合,该第四流体穿越孔则与该第三流体穿越孔紧密叠合,且该第二封盖板体的角部分别与位于其上方的第二基底板体的角部相硬焊,该第二基底板体其边部与第二封盖板体其边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形成一泄流区,又该第二基底板体的第三流体穿越孔与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封盖板体其第二流体连通孔紧密叠合,该第二基底板体的第三流体连通孔的位置则与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封盖板体其第二流体穿越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显寿郑明哲谢镇洲
申请(专利权)人:高力热处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