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摩擦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轮轴两边的半弧形摩擦片,每个半弧形摩擦片的内圈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两个半弧形摩擦片之间通过多个卡扣在安装孔内的弹簧相连接。该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致使摩托车的刹车效果好,同时一旦摩擦片发生损坏现象,可以直接将其替换掉,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擦片的
,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轮轴两边的半弧形摩擦片,每个半弧形摩擦片的内圈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两个半弧形摩擦片之间通过多个卡扣在安装孔内的弹簧相连接。该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致使摩托车的刹车效果好,同时一旦摩擦片发生损坏现象,可以直接将其替换掉,成本较低。【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擦片的
,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前大街小巷遍地流行的自行车早就被摩托车所替换掉了,摩托车因其速度快、耗油量少而越来越受大家的青睐。为了保证摩托车的行车安全,每部摩托车上都会配备刹车装置,而现有的摩托车刹车装置的刹车效果差,有时候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刹车装置不能正常的工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普遍提高。 同时,摩托车上的刹车装置的成本高,一旦刹车装置出现磨损状况,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去修理换个新的刹车装置,而是直接将这辆摩托车闲置下来,甚至直接将摩托车卖掉,造成了摩托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致使摩托车的刹车效果好,同时一旦摩擦片发生损坏现象,可以直接将其替换掉,成本较低。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轮轴两边的半弧形摩擦片,每个半弧形摩擦片的内圈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两个半弧形摩擦片之间通过多个卡扣在安装孔内的弹簧相连接。 进一步限定:每个半弧形摩擦片的外圈上开设有多个用来连接车轮的连接孔。 进一步限定:两个半弧形摩擦片首尾相交接的两处中至少一处设置有中分固定棒。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致使摩托车的刹车效果好,保证了摩托车的行车安全性能;同时一旦摩擦片发生损坏现象,可以直接将其替换掉,十分方便,且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半弧形摩擦片,2、内圈,3、安装孔,4、弹簧,5、夕卜圈,6、连接孔,7、中分固定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轮轴两边的半弧形摩擦片1,每个半弧形摩擦片I的内圈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两个半弧形摩擦片I之间通过多个卡扣在安装孔3内的弹簧4相连接。 其中每个半弧形摩擦片I的外圈5上开设有多个用来连接车轮的连接孔6。两个半弧形摩擦片I首尾相交接的两处中至少一处设置有中分固定棒7。 该摩擦片是穿在轮轴上的,当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脚踩或手刹,上面的两个弹簧4就会缩紧,压住正在旋转的车轮,导致车轮减速,当松开开关弹簧4就会恢复弹性,放开车轮,车轮就会停下来或继续前进。 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轮轴两边的半弧形摩擦片(I),所述的每个半弧形摩擦片(I)的内圈(2 )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 ),两个半弧形摩擦片(I)之间通过多个卡扣在安装孔(3)内的弹簧(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半弧形摩擦片(I)的外圈(5 )上开设有多个用来连接车轮的连接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半弧形摩擦片(I)首尾相交接的两处中至少一处设置有中分固定棒(7)。【文档编号】B62L1/00GK104149914SQ201410437302【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专利技术者】刘书雄 申请人:刘书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刹车用摩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轮轴两边的半弧形摩擦片(1),所述的每个半弧形摩擦片(1)的内圈(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3),两个半弧形摩擦片(1)之间通过多个卡扣在安装孔(3)内的弹簧(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雄,
申请(专利权)人:刘书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