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5527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充电模块组(2)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充电模块组(2)的输入与交流配电(1)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一(31)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二(32)通过数据线连接,协议转换器一(31)与协议转换器二(32)通过数据线与监控单元(6)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并联或串联后,再通过继电器一(41)、继电器二(42)与动力输出端(5)对应的正负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充电模块可以在高效率点工作,很好解决了行业中目前遇到的单个充电模块无法实现超宽范围调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充电模块组(2)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充电模块组(2)的输入与交流配电(1)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一(31)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二(32)通过数据线连接,协议转换器一(31)与协议转换器二(32)通过数据线与监控单元(6)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并联或串联后,再通过继电器一(41)、继电器二(42)与动力输出端(5)对应的正负端连接。本技术使得充电模块可以在高效率点工作,很好解决了行业中目前遇到的单个充电模块无法实现超宽范围调压的问题。【专利说明】—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变革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焦点和核心,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今后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然而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则是主要环节之一。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的核心之一就是充电模块,但是由于不同汽车的电压等级不同,同一个充电站就需要一个能满足所有电压等级的充电系统,这样在宽的输出电压范围条件下充电模块的实际工作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充电模块实际工作效率非常低等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解决了行业中目前遇到的单个充电模块无法实现超宽范围调压的问题,使得充电模块可以在高效率点工作,同时充电模块设计可以只考虑效率不考虑输出电压宽范围,这样可以设计出高效充电模块,从而提高了充电装置系统整机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包括交流配电、充电模块组、协议转换器、监控单元、继电器、动力输出端,充电模块组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充电模块组的输入与交流配电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一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二通过数据线连接,协议转换器一与协议转换器二通过数据线与监控单元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并联或串联后,再通过继电器一、继电器二与动力输出端对应的正负端连接。交流配电为交流电电源。数据线可以为CAN线、RS485线、网线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监控单元是对系统交流进线进行检测和控制的一种设备。如J04A交流监控单元,内部采用MCU芯片控制,高精度的模数转换,采用RS485通讯接口与主监控进行通讯,采样回路与数字端口光耦隔离,因此该单元采样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第一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一、充电模块二,第二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充电模块一与充电模块二并联连接,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并联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串联,数据线为CAN线。 作为优选,第一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一、充电模块二,第二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充电模块一与充电模块二并联连接,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并联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串联,数据线为RS485线。 作为优选,第一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一、充电模块二,第二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充电模块一与充电模块二串联连接,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串联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并联,数据线为CAN线。 作为优选,第一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一、充电模块二,第二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充电模块一与充电模块二串联连接,充电模块三、充电模块四串联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并联,数据线为RS485线。 作为优选,第一充电模块组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组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充电模块。 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使得充电模块可以在高效率点工作,很好解决了行业中目前遇到的单个充电模块无法实现超宽范围调压的问题,使得充电模块设计可以只考虑效率不考虑输出电压宽范围,这样可以设计出高效充电模块,从而提高了充电装置系统整机的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是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6是本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交流配电、2—充电模块组、3—协议转换器、4 一继电器、5—动力输出端、6—监控单元、21—充电模块一、22—充电模块二、23—充电模块三、24—充电模块四、31 一协议转换器一、32—协议转换器二、41 一继电器一、42一继电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6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交流配电1、充电模块组2、协议转换器3、监控单兀6、继电器4、动力输出端5,充电模块组2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充电模块组2的输入与交流配电I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一 31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二 32通过数据线连接,协议转换器一 31与协议转换器二 32通过数据线与监控单元6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并联或串联后,再通过继电器一 41、继电器二 42与动力输出端5对应的正负端连接。交流配电I为交流电电源。 第一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一 21、充电模块二 22,第二充电模块组包括充电模块三23、充电模块四24 ;充电模块一 21与充电模块二 22并联连接,充电模块三23、充电模块四24并联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串联,数据线为CAN线。 充电模块一 21、充电模块二 22、充电模块三23、充电模块四24的输入均与交流配电连接,充电模块一 21的输出正端、负端对应与充电模块二 22的输出正端、负端并联,充电模块一 21、充电模块二 22的通信端通过CAN线连接与协议转换器一 31通过CAN线连接,充电模块三23的输出正端、负端对应与充电模块四24的输出正端、负端并联,充电模块三23、充电模块四24的通信端通过CAN线连接与协议转换器二 32通过CAN线连接,充电模块一21、充电模块二 22的输出并联后的负端与充电模块三23、充电模块四24的输出并联后的正端连接,充电模块一 21、充电模块二 22的输出并联后的正端与继电器一 41连接并通过继电器一 41连接到动力输出部分,充电模块三23、充电模块四24的输出并联后的负端与继电器二 42连接并通过继电器二 42连接到动力输出部分,协议转换器一 31与协议转换器二32通过CAN线与监控单元连接。 根据实际电动汽车所配的电池电压等级,监控单元下发命令给协议转换器一 31和协议转换器二 32,协议转换器一 31和协议转换器二 32,按照实际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全自动串并联装置,包括交流配电(1)、充电模块组(2)、协议转换器(3)、监控单元(6)、继电器(4)、动力输出端(5),其特征在于:充电模块组(2)包括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充电模块组(2)的输入与交流配电(1)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一(31)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充电模块组与协议转换器二(32)通过数据线连接,协议转换器一(31)与协议转换器二(32)通过数据线与监控单元(6)连接;第一充电模块组与第二充电模块组并联或串联后,再通过继电器一(41)、继电器二(42)与动力输出端(5)对应的正负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维玉陈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能电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