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四轮休闲代步车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提出的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与蒸发器箱体总成(1)的出风口Ⅰ(6)对应设置的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所述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与蒸发器箱体的出风口Ⅰ(6)对应设置且为连通结构;所述的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至少连接有三个出风管。蒸发器箱体(11)上设置有两个回风进口。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保证了空调系统良好的气密性,而且有效增大出风口风压,并增大回风的进风,满足四轮休闲代步车回风进风和出风的需要;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装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四轮休闲代步车
,提出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提出的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与蒸发器箱体总成(1)的出风口Ⅰ(6)对应设置的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所述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与蒸发器箱体的出风口Ⅰ(6)对应设置且为连通结构;所述的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至少连接有三个出风管。蒸发器箱体(11)上设置有两个回风进口。技术不仅保证了空调系统良好的气密性,而且有效增大出风口风压,并增大回风的进风,满足四轮休闲代步车回风进风和出风的需要;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装方便的特点。【专利说明】-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
本技术属于四轮休闲代步车
,主要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 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主要用于四轮休闲代步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已经公知的车载空调包括冷凝器总成、蒸发器箱体总成、压缩机总成、 进排气管总成、出风管总成和回风管总成,由于四轮休闲代步车的体积小,安装空间小,四 轮休闲代步车上安装车载空调,如果采用现有蒸发器箱体总成出风、回风系统的结构,不能 满足发器箱体总成出风、回风系统的需要,影响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效果。蒸发器 箱体总成的常规出风设计为直接从蒸发箱上引出三根管子,分别作为左出风管、右出风管、 除雾管。这种设计用于四轮休闲代步车存在以下问题:1、布置空间小,出风管路布置困难; 2、左、右出风口风量不均匀,出风口温差较大;3、左、右出风口风量较小,不能满足设计要 求。蒸发箱上常规回风设计为在蒸发箱下引出一个之间较大的回风管。这种设计用于四轮 休闲代步车存在以下问题:1、布置空间小,回风管截面过大,管路布置困难;2、若为了满足 四轮休闲代步车装配的需要,减小回风管截面,会导致回风量小,满足不了整个系统正常工 作所需的回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 的出风、回风系统。 本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箱体 总成的蒸发器箱体上设置有两个回风进口,蒸发器箱体上两个所述的回风进口分别通过回 风管I和回风管II与设置在驾驶室内仪表台上的进风口 I、进风口 II连通。 所述蒸发器箱体上的两个回风进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蒸发器箱体上的两个回风进口的口径不同,其中,口径大的回风进口为主回 风进口,另一个为回风进口辅助回风进口。 所述回风管I和回风管II的进口并排平行设置或上下设置。 四轮休闲代步车的驾驶室内仪表台上的进风口 I、进风口 II并排平行设置或上下 设置。 所述蒸发器箱体总成的蒸发器箱体上具有出风口 I,对应蒸发器箱体上所述的出 风口 I设置有出风集中分配腔室;所述出风集中分配腔室与蒸发器箱体的出风口 I对应设 置且为连通结构;所述的出风集中分配腔室至少连接有三个出风管。 所述出风口 I的口径大于与出风集中分配腔室连接的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 口径。 所述出风集中分配腔室的两端连接有管状结构的出风管即出风管I、出风管II, 所述出风集中分配腔室上还连接有用以除雾的除雾出风管。 所述的出风集中分配腔室与出风集中分配腔室两端的所述出风管I、出风管II之 间为缩径结构。 出风集中分配腔室与出风集中分配腔室两端的所述出风管I、出风管II之间为两 级缩径结构。 所述出风管I、出风管II的出风口位于驾驶室内并分别对称设置在仪表台的两 侦牝且分别与驾驶室内仪表台上的出风口 II、出风口III连通。 所述的蒸发器箱体总成位于四轮车车架的前部,并支撑固定在四轮车车架的车架 前框架上。 所述的蒸发器箱体总成位于四轮车车架的前部,并支撑固定在四轮车车架的车架 前框架上;所述的车架前框架上部连接有车架的车架前横梁;所述蒸发器箱体总成的上部 连接在车架前框架上部的车架前横梁上;所述的车架前框架上设置有前保险杠;所述蒸发 器箱体总成的下部与车架前框架上的前保险杠连接。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采用上述 方案,不仅保证了空调系统良好的气密性,达到了蒸发箱体总成与出、回风管连接的目的, 采用在蒸发器箱体总成的蒸发器箱体上设置出风口 I,对应蒸发器箱体上的出风口 I设置 出风集中分配腔室,并与出风集中分配腔室连接至少三个出风管,且出风集中分配腔室与 出风管之间采用缩径结构,满足了在有限空间内出风管路的布置,解决了左、右出风口风量 较小的问题,且解决了左、右出风口风量不均匀,出风口温差较大的问题;采用在蒸发器箱 体总成的蒸发器箱体上设置两个回风进口,蒸发器箱体上设置的两个回风进口,解决了四 轮休闲代步车布置空间小,采用大直径管路布置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有效 增大了回风口的进风;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装方便的特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蒸发器箱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蒸发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出风集中分配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出风管I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中出风管II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中除雾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中回风管I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中回风管II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驾驶室内仪表台的示意图。 图10为蒸发器箱体总成安装在车架上的示意图。 图中:1、蒸发器箱体总成,2、上回风口引管,3、回风管I,4、下回风口引管,5、,6、 出风口 I,7、出风集中分配腔室,8、出风管I,9、出风管11,10、除雾出风管,11、蒸发器箱 体,12、进风口 I,13、进风口 II,14、出风口 II,15、出风口III,16、车架前框架,17、车架前横 梁,18、前保险杠,19、仪表台,20、出风分配腔,21、除雾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所述蒸发器 箱体总成1的蒸发器箱体11上具有两个回风进口,所述蒸发器箱体上的两个回风进口分别 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的上部和下部;设置在蒸发器箱体11上部的回风进口通过上回风 口引管2连接回风管I 3,设置在蒸发器箱体11下部的回风进口通过下回风口引管4连接 回风管II 5,所述回风管I 3的进口和回风管II 5的进口并排平行设置;结合图9,所述回风 管I 3的进口、回风管II 5的进口分别与设置在四轮休闲代步车的驾驶室内仪表台上的进 风口 I 12、进风口 II 13连通;四轮休闲代步车的驾驶室内仪表台19上的所述进风口 I 12、 进风口 II 13并排设置;所述蒸发器箱体总成的蒸发器箱体11上具有出风口 I 6,对应蒸发 器箱体上所述的出风口 I 6设置有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所述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为箱式 结构,箱式结构的出风集中分配腔室7与蒸发器箱体上的出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箱体总成的出风、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箱体总成的蒸发器箱体上(11)设置有两个回风进口,蒸发器箱体上两个所述的回风进口分别通过回风管Ⅰ(3)和回风管Ⅱ(5)与设置在驾驶室内仪表台上的进风口Ⅰ(12)、进风口Ⅱ(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传胜,任洁,张华智,由远洋,闵雄,杜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