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色油酸的生产设备及基于其的制备工艺和制备的浅色油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399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色油酸的生产设备,包括连续的水解塔、脱水脱汽装置、蒸发塔、精馏塔和油酸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生产设备的浅色油酸生产工艺,以酸化油为原料,经过水解、脱水脱汽、多塔连续真空精馏;其中,所述蒸发塔的塔板数为32,所述油酸塔的塔板数为4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生产工艺制备得到的浅色油酸。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生产工艺制备得到的油浅色酸,纯度高,冻点范围更窄,产品质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色油酸的生产设备,包括连续的水解塔、脱水脱汽装置、蒸发塔、精馏塔和油酸塔;其中所述脱水脱汽装置采用独立的水循环真空泵(3),还包括进料泵(1)、脱水预热器(2)、闪蒸脱水器(4);所述蒸发塔包括进料预热器(5)、蒸发塔体(一)、配置在蒸发塔体(一)两侧的蒸发塔再沸器I(6)和蒸发塔再沸器II(7);进料预热器(5)与闪蒸脱水器(4)连接;蒸发塔塔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塔顶冷凝器(29)、第一组塔内回流分布器(23)、第一段压延孔波纹填料(24)、第二组回流分布器(23)、第二段压延孔波纹填料(24),填料总长度不少于8米,塔内底部设有档板(21),在挡板(21)一侧的塔底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循环口(25),挡板(21)另一侧的塔底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循环口(26)和沥青出料口(27),其中沥青出料口(27)高于循环口(26);蒸发塔再沸器I(6)通过机械循环泵I(7)与循环口(25)组成第一道循环,蒸发塔再沸器II(9)通过机械循环泵II(8)与循环口(26)组成第二道循环;第一组回流分布器(23)所在的塔壁上设有低碳组分出口(11),第二组回流分布器(23)所在的塔壁上设有混合脂肪酸出口(10),低碳组分出口(11)与控制阀流量计(20)连接,混合脂肪酸出口(10)与精馏塔进料口连接;所述精馏塔包括精馏塔体(二)和精馏塔再沸器(13);塔内设置有塔内回流分布器(23),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压延孔波纹填料(24)总长度不少于12米;塔上部设有硬脂酸出口(14),塔底的C18混合物出口(31)与油酸塔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油酸塔包括油酸塔体(三)和油酸塔再沸器(16),塔内自上而下设有塔顶冷凝器(29)、第一组塔内回流分布器(23)、第一段压延孔波纹填料(24)、第二组回流分布器(23)、第二段压延孔波纹填料(24),填料总长度不少于10米,第一组回流分布器(23)所在的塔壁上设有低碳组分出口(18),第二组回流分布器(23)所在的塔壁上设有油酸出口(17); 所述蒸发塔、精馏塔和油酸塔共用一组真空罗茨机组(19),各塔塔体顶部的真空尾气口(28)安装有阀门,汇集于真空罗茨机组(19);所述蒸发塔、精馏塔和油酸塔的再沸器都为降膜再沸器,具有如下结构:所述再沸器分别包括再沸器桶体(41)、再沸器封头(42)、分布盘(43)、分液帽(44)、再沸器法兰(45),所述再沸器桶体(41) 两端均利用再沸器法兰(45) 连接再沸器封头(42),上部的再沸器封头(42)中安装分布盘(43),分布盘(43)上均布若干物料通孔,再沸器桶体(41)内部安装若干再沸器列管(46),分液帽(44)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切口(47);所述蒸发塔、精馏塔和油酸塔的塔内回流分布器(23)都具有如下结构:所述塔内回流分布器(23)包括槽盘(51)、收液槽支架(52)、收液槽(53)、升汽槽(54)、上溢流孔(55)、下溢流孔(56)、集液槽(57)、导流板(58);所述槽盘(51)组成集液槽(57),两个相邻的集液槽(57)之间构成升汽槽(54),导流板(58)与槽盘(51)组成导流角槽(59),导流角槽(59)内壁的槽盘(51)上开设有上溢流孔(55)和下溢流孔(56),导流板(58)上端设有收液槽支架(52),由两个收液槽支架(52)组成收液槽(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中将李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力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