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假小链双歧杆菌及其制备共轭亚油酸或共轭亚麻酸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896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4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能够高效将游离亚油酸、亚麻酸分别转化为更具生物活性的共轭亚油酸、共轭亚麻酸,可直接用于制备共轭亚油酸、共轭亚麻酸,也可用于生产富含共轭亚油酸、共轭亚麻酸的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分离自新生儿粪便的假小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CCFM748,以及所述菌株在制备共轭亚油酸或共轭亚麻酸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种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总称,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18:2)的位置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最丰富、最常见的异构体是顺9,反11-CLA(c9,t11-CLA),亦被称为瘤胃酸(Rumenic acid)。此外,反10,顺12-CLA(t10,c12-CLA)也是自然界含量相对较高的异构体。共轭亚油酸因其生物功能而受到关注,其生理活性主要包括:抗癌、抗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减肥、缓解糖尿病及促进骨骼生长及免疫调节等。不同的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中c9,t11-CLA和t10,c12-CLA是被公认的最具生理活性的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CLA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抗癌、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而t10,c12-CLA对于减肥和脂质代谢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此外,t9,t11-CLA也被报道具有抗炎等活性。共轭亚麻酸(Conjugated linolenic acid,CLNA)是由亚麻酸(Linolenic acid,LNA)衍生而来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三烯酸多种位置与几何异构体的总称,它具有多种营养和保健功能,如抗癌、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体脂含量、胰岛素抵抗、调节机体免疫等多种营养和保健功能,已成为医学、化学、营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共轭亚麻酸的各种立体异构体中,c9,t11,c15-CLNA(CLNA1)、t9,t11,c15-CLNA(CLNA2)、t10,c12,c15-CLNA和c6,c9,t11-CLNA等是被认为最具生物活性的异构体。天然的共轭亚油酸主要存在于瘤胃动物牛、羊等的乳脂及肉制品中,每克乳脂中含量从2mg-25mg不等,且CLA含量随奶牛年龄增长而增加。CLA的非天然来源主要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人工合成的CLA则因其原料和方法不同,各异构体的含量相差甚远。自然界的一些植物种子诸如石榴籽、油桐籽、苦瓜籽、金盏花籽、栝楼和蓝花楹籽等富含共轭亚麻酸。在众多含有共轭亚麻酸的植物种子中仅栝楼籽可直接食用,且植物种籽中的油脂成分很复杂,实现共轭亚麻酸的分离与纯化十分困难。此外,现有技术通过碱处理亚麻酸异构化法也可产生共轭亚麻酸,但该方法产率较低,且产品中有试剂残留难以投入实际应用,故至今尚未实现共轭亚麻酸的工业化生产。目前有研究发现通过微生物转化CLA、CLNA,特别有些乳酸菌具有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麻酸转化能力,例如Gorissen等对30多株双歧杆菌生物转化CLA和共轭亚麻酸进行了研究,在36株双歧杆菌中发现6株可以产CLA或CLNA,6株双歧杆菌中对两种共轭脂肪酸的转化率最高的分别为53%、78%(Gorissen L,et al.Production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and conjugatedlinolenic acid isomers by Bifidobacterium specie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0,87(6):2257-2266.)。然而,所得根据其记载,所得脂肪酸的异构体并非以最具有生物活性的c9,t11-CLA和t10,c12-CLA或c9,t11,c15-CLNA和t9,t11,c15-CLNA为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获得共轭亚油酸、共轭亚麻酸产量更高、转化率更高、且产物中以c9,t11-CLA和t10,c12-CLA或c9,t11,c15-CLNA和t9,t11,c15-CLNA为主要异构体的假小链双歧杆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菌株在制备共轭亚油酸或共轭亚麻酸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该菌株已于2016年6月1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号为CGMCC No.12603。本专利技术的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是新分离、筛选获得,通过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 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细菌16S rDNA序列测序法进行种属鉴定,鉴定为假小链双歧杆菌,并命名为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本专利技术的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具有下述生物学特性:菌体特征:菌体呈乳白色。菌落特征:在mMRS固体平板上菌落突起,光滑、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2mm。生长特性:在37℃恒温厌氧的条件下,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在mMRS培养基中培养约24h达到对数末期。假小链双歧杆菌是双歧杆菌属中的一种。双歧杆菌属共包含35个种,包括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动物双歧杆菌乳酸亚种(即乳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熊峰双歧杆菌、布姆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链双歧杆菌、豚双歧杆菌、棒状双歧杆菌、家兔双歧杆菌、齿双歧杆菌、没食子双歧杆菌、鸡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大双歧杆菌、最小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假长双歧杆菌假长亚种、假长双歧杆菌球旋虫亚种、小鸡双歧杆菌、细长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由于双歧杆菌属种类繁多,同属不同种的双歧杆菌在形态、化学生理特性、代谢及生理功能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发现假小链双歧杆菌能够转化共轭脂肪酸,仅少数同属不同种的菌株具备较低转化率。目前,学界也尚未有研究确定导致这种功能差异的原因或机理。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在制备共轭亚油酸中的应用,特别地将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特别是转化为c9,t11-CLA和t10,c12-CLA,并具有突出的转化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在制备共轭亚麻酸中的应用,特别地将亚麻酸转化为共轭亚麻酸,特别是转化为c9,t11,c15-CLNA和t9,t11,c15-CLNA,并具有突出的转化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假小链双歧杆菌PA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假小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CCFM748,该菌株于2016年6月1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12603。【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假小链双歧杆菌的分离、纯化及保藏操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A)共轭亚油酸总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变化;(B)培养72小时后培养液、胞内的共轭亚油酸的分布图3为本专利技术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共轭亚麻酸的转化率;(A)共轭亚麻酸总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变化;(B)培养72小时后培养液、胞内的共轭亚麻酸分布图中:SA:硬脂酸,VA:异油酸,OA:油酸,LA:亚油酸,CLA1:c9,t11-CLA,CLA2:t9,t11-CLA【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限制性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610547690.html" title="一株假小链双歧杆菌及其制备共轭亚油酸或共轭亚麻酸的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一株假小链双歧杆菌及其制备共轭亚油酸或共轭亚麻酸的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株假小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CCFM748,该菌株于2016年6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CGMCC No.126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假小链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CCFM748,该菌株于2016年6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CGMCC No.12603。2.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在制备共轭亚油酸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小链双歧杆菌CCFM748将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琴杨波陈卫赵建新张灏陈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