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2804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向抓取装置,包括万向节单元、机头和支架;所述万向节单元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机头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万向节单元的两侧;所述机头与所述万向节调节单元呈26°夹角;所述机头包括外壳边板、设置在所述外壳边板内部的内夹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夹板内部的上爪和下爪;所述外壳边板上下端面均焊接有外壳筋板及连接筋;所述内夹板上端焊接有筋板;所述上爪和下爪通过活动杆上穿设连杆轴连接;所述活动杆通过所述连杆轴还连接于所述内夹板;所述上爪焊接有挂钩;所述挂钩通过弹簧连接挂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抓取装置无法抓取凸边在内侧的桶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劳动力,使得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成本减少,盈利增加。(*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桶体搬运机具,具体涉及一种反向抓取装置。 反向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常见桶开口处的凸边靠外侧,所以传统的抓取装置是靠外侧抓取桶。然而随 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随着生产的需求,进而出现了不一样的桶,其开口处的凸边靠内侧,故 传统抓取装置不满足抓取要求。在此背景下,造成了这样类似的桶需要人工搬运等其他方 式,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生产成本提高,盈利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向抓取装置,有效的填补 了市场空白,解决了传统抓取装置无法抓取凸边在内侧的桶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劳动力, 使得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成本减少,盈利增加。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反向抓取装置,包括万向节单元、机头和支架;所述万向节单元可转动的连接 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机头为2个,分别连接在所述万向节单元的两侧;所述机头与所述万向 节调节单元呈26°夹角;所述机头包括外壳边板、设置在所述外壳边板内部的内夹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内夹板内部的上爪和下爪;所述外壳边板上下端面均焊接有外壳筋板及连接 筋;所述内夹板上端焊接有筋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向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节单元(1)、机头(2)和支架(3);所述万向节单元(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3)上,所述机头(2)为2个,分别连接在所述万向节单元(1)的两侧;所述机头(2)与所述万向节调节单元(1)呈26°夹角;所述机头(2)包括外壳边板(2001)、设置在所述外壳边板(2001)内部的内夹板(200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夹板(2002)内部的上爪(2003)和下爪(2004);所述外壳边板(2001)上下端面均焊接有外壳筋板(2008)及连接筋(2006);所述内夹板(2002)上端焊接有筋板(2007);所述上爪(2003)和下爪(2004)通过活动杆(2009...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反向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节单元(1)、机头(2)和支架(3);所述万 向节单元(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架(3)上,所述机头(2)为2个,分别连接在所述万向节 单元(1)的两侧;所述机头(2)与所述万向节调节单元(1)呈26°夹角;所述机头(2)包括 外壳边板(2001)、设置在所述外壳边板(2001)内部的内夹板(200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夹 板(2002)内部的上爪(2003)和下爪(2004);所述外壳边板(2001)上下端面均焊接有外壳 筋板(2008 )及连接筋(2006 );所述内夹板(2002 )上端焊接有筋板(2007 );所述上爪(2003 ) 和下爪(2004)通过活动杆(2009 )上穿设连杆轴(2010 )连接;所述活动杆(2009 )通过所述 连杆轴(2010 )还连接于所述内夹板(2002 );所述上爪(2003 )焊接有挂钩(2012 );所述挂钩 (2012 )通过弹簧连接挂板(20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单元(1)包括万向节 托架(1001)、万向节通用体(1003)、横梁(1004)以及连杆(1005);所述万向节托架(1001) 与万向节通用体(1003)通过销孔(1305)用销轴(1002)连接;所述横梁(1004)与万向节通 用体(1003 )的前立板(1302 )及立板(1303 )用螺钉连接;所述万向节托架(1001)包括边板 (1101)、加强筋(1102)、上板(1103)、定位板(1104)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国王玉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汉利物料搬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