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2221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高炉渣口包括沿从高炉外向高炉内依次连接的一套、二套、三套及小套,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高炉渣口的内径和长度制造高炉渣口泥套模具;向高炉渣口泥套模具中浇注浇注料;在浇注料凝固形成浇注件后,对浇注件进行脱模和切冒口处理以形成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对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得到高炉渣口泥套。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高炉渣口泥套的强度和抗高炉炉渣的冲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高炉炼铁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高温液态的铁水和炉渣。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高炉 采用高温液态的铁水和炉渣均从铁口排出并使用扒渣器对从铁口排出的铁水上漂浮的炉 渣进行扒渣的操作方法。然而,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小高炉企业保持了在高炉出铁过程中 使用高炉渣口对炉渣进行放上渣的作业,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炉渣对铁口孔道的冲刷、侵蚀作用强于铁水,部分炉渣从渣口排出可以减轻铁 口的工作强度,有利于维护良好的铁口工作状态,保证炼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⑵可以减少炉渣带铁量,高温液态的铁水和炉渣均从铁口排出,由于排出过程铁 水和炉渣呈混合状态,必然造成炉渣带铁量增加,导致炼铁生产过程金属损失率上升; (3)由于市场及资源因素的影响,近来冶炼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高炉生产的原 料呈现劣质化趋势,入炉品位普遍降低,大部分中小高炉入炉品位更低,冶炼渣量大而不得 不保留放上渣作业。 采用放上渣作业的高炉渣口包括沿从高炉外向高炉内方向依次连接的一套、二 套、三套及小套,一套的材质为铸铁,二套、三套及小套的材质为铸铜,小套为工作套。在高 炉出渣的过程中,由渣口排出的渣流温度为1500°C左右,并带有一定的压力和流速,为了防 止在出渣过程中渣流冲刷侵蚀渣口的各套并保证高炉的出渣量,在高炉的生产过程中,需 要制造渣口泥套来保护渣口的一套、二套和三套。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有水炮泥来制造渣口泥套,即通过泥炮将有水炮泥注入高炉渣 口,以在高炉渣口各套的内表面形成有水炮泥的渣口泥套。然而采用有水炮泥制造的渣口 泥套存在以下不足: (1)有水炮泥制造的渣口泥套使用周期短,一般为8h?16h ; (2)频繁地采用有水炮泥制造渣口泥套增大了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 (3)采用有水炮泥制造渣口泥套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水炮泥,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抗炉渣冲刷能 力的高炉渣口泥套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炉渣口包括沿从 高炉外向高炉内依次连接的一套、二套、三套及小套,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高 炉渣口的内径和长度制造高炉渣口泥套模具;向高炉渣口泥套模具中浇注浇注料;在浇注 料凝固形成浇注件后,对浇注件进行脱模和切冒口处理以形成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其中, 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沿其轴心形成有通孔;对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得 到高炉渣口泥套;其中,高炉渣口泥套包括沿其轴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第一端面的径向直径大于第二端面的径向直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高炉渣口泥套的第二端面可以与三套的靠近高炉的 端面平齐,高炉渣口泥套的第一端面可以与一套的远离高炉的端面平齐。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安装到高炉渣口中的高炉渣口泥套可以与高炉渣口 相贴合。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沿其轴向可以形成有圆台形的 通孔,高炉渣口泥套的壁厚可以沿其轴向方向相等,其中,高炉渣口泥套的第二端面的内径 可以不小于小套的内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沿其轴向可以形成有圆柱形的 通孔,圆柱形通孔的直径可以不小于小套的内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浇注料可以为耐火浇注料,优选地,耐火浇注料可以 为刚玉耐火浇注料。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可以被制造成一节或者多于一 节。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当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被制造成多于一节时,所述 多于一节的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经干燥处理以形成多于一节的高炉渣口泥套后,多于一节 的高炉渣口泥套可以在高炉渣口内依次连接。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干燥处理可以包括自然阴干处理和/或使用烘烤设 备进行烘烤处理。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炉渣口泥套的制造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高炉渣口泥套的强度和抗 高炉炉渣的冲刷能力。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 优点将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炉渣口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炉渣口泥套与高炉渣口的装配后的 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一套 2 二套 3 三套 4 小套 5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有水炮泥来制造高炉渣口泥套。然而采用有水炮泥制造的高炉 渣口泥套由于使用周期短,导致有水炮泥的消耗量增大,且提高了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 由于有水炮泥相对浇注料凝固性好,且成本低廉,因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有水炮 泥制造高炉渣口泥套。而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采用有水炮泥制造渣口泥套的技术偏 见,通过模具来制造高炉渣口泥套,然后将制造好的高炉渣口泥套设置在渣口中,这样显著 提高了泥套的使用寿命。此外,采用烧结料作为高炉渣口泥套的制造材料,在提高渣口泥套 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 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炉渣口的示意图,其中,高炉渣口包 括沿轴其向方向由高炉外部向高炉内部依次连接的一套1、二套2、三套3和小套4。图2是 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5的示意图,其中,高炉渣口泥套 预制件5为圆台状,其中具有通孔,通孔使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5沿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壁 厚相等。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炉渣口泥套与高炉渣口的装配后的剖 视图。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高炉渣口包括沿从高炉外向高炉内方向依次连接的 一套1、二套2、三套3和小套4。 下面将参照图1?图3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保护上述高炉渣口 的高炉渣口泥套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首先,根据高炉渣口的各个套的内径和高炉渣口的长度制造用于形成高炉渣口泥 套的模具。 具体地讲,根据高炉渣口的一套1、二套2、三套3和小套4的内径和高炉渣口的长 度来确定渣口泥套模具的型腔尺寸。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高炉渣口泥套模具型腔的轴向长度可以不小于高炉 渣口一套1、二套2和三套3的轴向长度之和,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浇注成型的高炉渣口泥套 对高炉渣口的各个套的保护作用,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高炉渣口泥套模具型腔 的轴向长度可以小于高炉渣口的一套1、二套2和三套3的轴向长度之和。对于高炉渣口泥 套模具型腔的轴向长度大于高炉渣口的一套1、二套2和三套3的轴向长度之和的情况,可 以对利用模具形成的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5进行切割处理,以使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5的 轴向长度等于高炉渣口的一套1、二套2和三套3的轴向长度之和。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高炉渣口泥套模具的内部型腔的径向尺寸的确定方 法可以为:利用高炉渣口泥套模具制造的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5能够与高炉渣口相互配 合,这样可以提高高炉渣口泥套在高炉渣口内的稳定性,以保证高炉渣口泥套对高炉渣口 的各个套的保护作用,避免在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高炉渣口包括沿从高炉外向高炉内依次连接的一套、二套、三套及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高炉渣口的内径和长度制造高炉渣口泥套模具;向高炉渣口泥套模具中浇注浇注料;在浇注料凝固形成浇注件后,对浇注件进行脱模和切冒口处理以形成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对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得到高炉渣口泥套;其中,高炉渣口泥套包括沿其轴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的径向直径大于第二端面的径向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高炉渣口包括沿从高炉外向高炉内依次连接 的一套、二套、三套及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高炉渣口的内径和长度制造高炉渣口泥套模具; 向高炉渣口泥套模具中浇注浇注料; 在浇注料凝固形成浇注件后,对浇注件进行脱模和切冒口处理以形成高炉渣口泥套预 制件; 对高炉渣口泥套预制件进行干燥处理,从而得到高炉渣口泥套; 其中,高炉渣口泥套包括沿其轴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的 径向直径大于第二端面的径向直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炉渣口泥套 的第二端面与三套的靠近高炉的端面平齐,高炉渣口泥套的第一端面与一套的远离高炉的 端面平齐。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到高炉渣 口中的高炉渣口泥套与高炉渣口相贴合。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渣口的泥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炉渣口泥套 预制件沿其轴向形成有圆台形的通孔,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杜斯宏宋剑吴亚明涂林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