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5575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9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炉渣的摆动流嘴、用于升降摆动流嘴的线性升降装置及底座;所述摆动流嘴的一端设置第一摆动出口;所述摆动流嘴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摆动出口;所述摆动流嘴底部外表面开设两条凹槽;所述线性升降装置下端固连在底座上;所述线性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凹槽与所述摆动流嘴活动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且使用后储渣腔内无熔渣残留,无需人工清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型高炉炉前渣铁排放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很多高炉(尤其是大型高炉)都采用INBA渣处理系统,每个主渣沟都设计了分别通往INBA渣处理系统和干渣坑的两条支流。自2008年以来,随矿石价格提升国内高炉使用的矿石品位逐年下降,高炉渣比明显上升,吨铁出渣量在35%至40%,炉渣温度在1450?1600°C,巨大的渣流量一旦超过了 INBA的处理能力,必然会导致诸如INBA转鼓压死、渣运输皮带拉断等生产事故,需要人工改渣流入干渣坑,而高温、粉尘、SO2等有毒气体威胁人身安全同时影响作业速度,一旦人工改渣流失败高炉必须被迫堵口,造成恶劣后果。 现有技术中的熔渣分流装置排渣效果不太好,结构比较复杂,操作繁琐,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且使用后储渣腔内无熔渣残留,无需人工清理的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 本技术提供的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包括: 用于储存炉渣的摆动流嘴、用于升降摆动流嘴的线性升降装置及底座; 所述摆动流嘴的一端设置第一摆动出口 ;所述摆动流嘴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摆动出口 ;所述摆动流嘴底部外表面开设两条凹槽; 所述线性升降装置下端固连在底座上;所述线性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凹槽与所述摆动流嘴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炉渣分流装置还包括: 主渣沟、INBA通道及干渣坑通道;所述摆动流嘴为船型结构,所述摆动流嘴内表面呈开口向上的椭圆弧面,形成一个储渣腔; 所述储渣腔位于所述主渣沟出口正下方;所述第一摆动出口设置在所述INBA通道上方;所述第二摆动出口设置在所述干渣坑通道上方; 所述凹槽靠近摆动流嘴底部的两端位置;所述摆动流嘴的顶部边缘固连多个耳座。 作为优选,所述线性升降装置包括:油缸及T型伸缩杆; 所述油缸底部固连在所述底座上;所述T型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油缸固连;所述油缸推动T型伸缩杆伸长或缩短; 所述T型伸缩杆的顶部活动连接在所述摆动流嘴底部的凹槽内;所述摆动流嘴能绕T型伸缩杆的顶部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线性升降装置的数量为2套; 当所述摆动流嘴向所述INBA通道倾倒炉渣时,靠近所述第一摆动出口的所述线性升降装置缩短,同时靠近所述第二摆动出口的所述线性升降装置伸长;所述摆动流嘴处于向所述第一摆动出口方向倾斜的位置;所述储渣腔内的炉渣滑落到所述INBA通道上; 当所述摆动流嘴向所述干渣坑通道倾倒炉渣时,靠近所述第一摆动出口的所述线性升降装置伸长,同时靠近所述第二摆动出口的所述线性升降装置缩短;所述摆动流嘴处于向所述第二摆动出口方向倾斜的位置;所述储渣腔内的炉渣滑落到所述干渣坑通道上。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通过设置两套线性升降装置与摆动流嘴活动连接的结构,使得摆动流嘴能够向两侧倾倒,进而将摆动流嘴的储渣腔内的炉渣从第一摆动出口向INBA通道上倾倒或者从第二摆动出口向干渣坑通道上倾倒。这样该炉渣分流装置能实现炉渣流向的切换,故障率低,结构简单,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的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3,本技术提供的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包括: 用于储存炉渣的摆动流嘴4、用于升降摆动流嘴的线性升降装置及底座29 ;摆动流嘴4的一端设置第一摆动出口 23 ;摆动流嘴4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摆动出口 24 ;摆动流嘴4底部外表面开设两条凹槽;凹槽为圆柱形凹槽,第一凹槽21的位置靠近第一摆动出口 23,第二凹槽22的位置靠近第二摆动出口 24。线性升降装置下端固连在底座29上;线性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凹槽与摆动流嘴4活动连接。两个凹槽分别靠近摆动流嘴4的两端,保证线性升降装置对摆动流嘴4的支撑更稳固。 作为优选,该炉渣分流装置还包括:主渣沟1、INBA通道2及干渣坑通道3 ;摆动流嘴4为船型结构,摆动流嘴4内表面呈开口向上的椭圆弧面,形成一个储渣腔35 ;储渣腔35位于主渣沟I出口正下方;第一摆动出口 23设置在INBA通道2上方;第二摆动出口 24设置在干渣坑通道3上方;凹槽靠近摆动流嘴4底部的两端位置;摆动流嘴4的顶部边缘固连多个耳座。储渣腔35设置为椭圆弧面能保证倾倒炉渣更彻底,倾倒完成后无残渣遗留在储渣腔35内。INBA通道2的出口与INBA渣处理系统5连通,干渣坑通道3的出口与干渣坑6连通。INBA通道2和干渣坑通道3呈倾斜状态,出口处于低位置,这样方便流入INBA通道2和干渣坑通道3内的炉渣能顺利流向出口。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耳座包括:第一耳座31、第二耳座32、第三耳座33、第四耳座34 ;4个耳座两两对称的固连在摆动流嘴4的顶部边缘位置上,这样方便吊车将该分流装置吊起进行更换或维修。 作为优选,线性升降装置包括:油缸及T型伸缩杆;油缸底部固连在底座29上;T型伸缩杆的底部与油缸固连;油缸推动T型伸缩杆伸长或缩短;Τ型伸缩杆的顶部活动连接在摆动流嘴4底部的凹槽内;摆动流嘴4能绕T型伸缩杆的顶部旋转。第一 T型伸缩杆25的顶部横杆置于第一凹槽21内,底部连接在第一油缸27上。第二 T型伸缩杆26的顶部横杆置于第二凹槽22内,底部连接在第二油缸28上。横杆伸入凹槽内部为间隙配合,并往间隙内充入润滑油,使得T型伸缩杆顶部的横杆在凹槽内的转动阻力更小。两个圆柱形凹槽平行设置,且凹槽为前后方向,当T型伸缩杆顶部的横杆伸入凹槽后,能保证摆动流嘴4不会向前后方向倾翻,只能向第一摆动出口 23或第二摆动出口 24倾翻。 作为优选,线性升降装置的数量为2套;当摆动流嘴4向INBA通道2倾倒炉渣时,靠近第一摆动出口 23的线性升降装置缩短,同时靠近第二摆动出口 24的线性升降装置伸长;摆动流嘴4处于向第一摆动出口 23方向倾斜的位置;储渣腔35内的炉渣滑落到INBA通道2上。 当摆动流嘴4向干渣坑通道3倾倒炉渣时,靠近第一摆动出口 23的线性升降装置伸长,同时靠近第二摆动出口 24的线性升降装置缩短;摆动流嘴4处于向第二摆动出口 24方向倾斜的位置;储渣腔35内的炉渣滑落到干渣坑通道3上。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通过设置两套线性升降装置与摆动流嘴4活动连接的结构,使得摆动流嘴4能够向两侧倾倒,进而将摆动流嘴4的储渣腔35内的炉渣从第一摆动出口 23向INBA通道2上倾倒或者从第二摆动出口 24向干渣坑通道3上倾倒,这样该炉渣分流装置能实现炉渣流向的切换,故障率低,结构简单,更换方便。通过设置4个耳座两两对称的固连在摆动流嘴4的顶部边缘位置上,能方便吊车将该分流装置吊起进行更换或维修。通过将储渣腔35设置为椭圆弧面能保证倾倒炉渣更彻底,倾倒完成后无残渣遗留在储渣腔35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炉渣的摆动流嘴、用于升降摆动流嘴的线性升降装置及底座;所述摆动流嘴的一端设置第一摆动出口;所述摆动流嘴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摆动出口;所述摆动流嘴底部外表面开设两条凹槽;所述线性升降装置下端固连在底座上;所述线性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凹槽与所述摆动流嘴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动式高炉炉渣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储存炉渣的摆动流嘴、用于升降摆动流嘴的线性升降装置及底座; 所述摆动流嘴的一端设置第一摆动出口 ;所述摆动流嘴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摆动出口 ;所述摆动流嘴底部外表面开设两条凹槽; 所述线性升降装置下端固连在底座上;所述线性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凹槽与所述摆动流嘴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分流装置还包括: 主渣沟、INBA通道及干渣坑通道; 所述摆动流嘴为船型结构,所述摆动流嘴内表面呈开口向上的椭圆弧面,形成一个储渣腔; 所述储渣腔位于所述主渣沟出口正下方;所述第一摆动出口设置在所述INBA通道上方;所述第二摆动出口设置在所述干渣坑通道上方; 所述凹槽靠近摆动流嘴底部的两端位置;所述摆动流嘴的顶部边缘固连多个耳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刘栋梁王素平胡正刚王元生肖志新余珊珊卢正东吴映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