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车辆用加饰部件技术

技术编号:1052124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8:34
通过照射激光,形成位于工件(2)的表面(3a)上的凸部(11)和位于与凸部(11)不同位置的凹部(21)的至少一方之后,形成覆盖工件(2)的表面(3a)、凸部(11)的表面(13)和凹部(21)的表面(22)的保护膜(7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车辆用加饰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工件的表面上照射激光的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及车辆用加 饰部件。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内饰部件等中,为了提高设计性以及质量,在工件的表面上施加了装饰 的汽车用加饰部件(例如座间控制箱、仪表盘、扶手等)多已实用化。作为向这样的汽车用 加饰部件施加装饰的方法,提出有利用模具施加装饰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 而言,通过采用在成型面上施加有褶皱加工的模具进行注射成型而获得表面上施加了凹凸 (褶皱)的工件的技术。 此外,作为廉价简单的加饰方法,已知的有激光描绘。激光描绘是指,通过在热塑 性树脂制的工件表面上进行照射激光的激光照射工序,靠激光所施加的热量使表面状态发 生变化,来施加装饰的方法。同时,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在经涂装的内饰件(工件)的表 面照射激光,来形成微细的凹部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0-71677号公报(图3、图4等) 专利文献2 :特开2007-269221号公报(图4-图6等)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利用模具施加装饰时,施加于工件表面的凹凸由于由设于模具的成型面上 的凹凸直接形成,所以模具成为特定的装饰专用模具。因此,能够利用模具表现的外观受到 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装饰的种类,但是存在必须增加模具数量的问题。此外, 采用激光施加装饰时,一般仅能形成凹部,此时所能表现的外观也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扩大外观表现范围的 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此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大范围外观表现的车辆用加饰 部件。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方案1的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在工件的 表面上照射激光的激光照射工序来制造热塑性树脂制的车辆用加饰部件,在所述激光照射 工序中,通过在所述工件的表层部分照射激光,形成位于所述工件的表面上的凸部及位于 与所述凸部不同的位置上的凹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激光照射工序后进行保护膜形成工 序,形成覆盖所述工件的表面、所述凸部的表面以及所述凹部的表面的保护膜。 根据方案1,通过在激光照射工序中向工件的表层部分照射激光来施加能量,从而 形成凸部及凹部的至少一方。而且,在保护膜形成工序中,通过形成覆盖凸部的表面及凹部 的表面的保护膜,使得反射光的反射程度在有凸部及凹部存在的部分和没有凸部及凹部存 在的部分容易变化。其结果,能够通过保护膜来表现色彩变化以及深度感,因而可靠地扩大 了外观表现的幅度。此外,通过形成保护膜,工件的表面、凸部及凹部的至少一方的表面受 到保护膜保护,所以能够提高工件的耐受伤性。 此处,作为形成车辆用加饰部件的热塑性树脂的优选例子列举有ABS树脂、PP树 脂(聚丙烯树脂)、PC/ABS树脂、PC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MMA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树脂)、Ρ0Μ树脂(聚甲醛树脂)、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ET树脂(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等。 另外,形成凸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密度优选为大于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 量密度。这样,形成凸部时所照射的激光为较强能量密度的激光,容易产生发泡现象(激光 使工件的表层部分熔融时产生泡的现象),故能够可靠地形成包含气泡的凸部。 此外,形成凸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密度大于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密度 时,优选的是,形成凸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密度为15MW/cm 2以上,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 的能量密度低于9MW/cm2。假如形成凸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密度低于15MW/cm 2,则即使在 工件的表面上照射激光使工件的表层部分熔融,也不能使熔融的表层部分充分发泡,因此 可能不能良好地形成凸部。此外,如果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密度为9MW/cm 2以上, 则照射了激光的工件的表层部分可能熔融而发泡。 另外,形成凸部时照射的激光和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既可以是相互同种激光, 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种类的激光。形成凸部时照射的激光和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为相互不 同种类时,例如,形成凸部时照射的激光可以是气体激光,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可以是比 气体激光输出功率低的固体激光。这样,由于采用比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输出功率高的 激光来形成凸部,所以和采用与形成凹部时照射的激光相同种类的激光形成凸部时相比, 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凸部。因而,提高了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效率。此处,作为气体激 光,列举有C0 2激光、He-Ne激光、Ar激光、准分子激光等。此外,作为固体激光列举有YAG 激光、红宝石激光、玻璃激光等。 此外,对保护膜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列举有涂膜、镀敷膜等。作为涂膜,列举 有由固体涂料形成的涂膜、由含有闪光剂的涂料形成的涂膜、透明涂料(没有混合颜料的 涂料)形成的无色透明的涂膜等。另外,保护膜优选为是通过含有闪光剂的涂料形成的涂 膜。此时,闪光剂在涂膜中发出例如象金属那样的光辉,容易获得涂膜所实现的视觉效果。 此处,作为闪光剂有铝粉末、云母钛颜料、玻璃珠等。此外,作为含有闪光剂的涂料,列举有 金属涂料(即在热硬化丙烯涂料等半透明漆中含有铝粉末的涂料)、珠光涂料(即在半透明 漆中含有云母钛颜料或者玻璃珠的涂料)等。 另外,保护膜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例如10 μ m以上25 μ m以下。如果保 护膜的厚度小于10 μ m,则因保护膜太薄,在使用者的手等接触时,工件的表面、凸部的表面 以及凹部的表面容易产生伤痕。另一方面,如果保护膜的厚度大于25 μ m,则凸部、凹部的外 形因受到保护膜覆盖而不明确,故即使形成保护膜,也有可能不能使反射光的反射程度发 生变化。 此外,优选地在保护膜形成工序后进行保护膜侧凹部形成工序,该保护膜侧凹部 形成工序通过向保护膜的表层部分照射激光,在保护膜上与覆盖凸部的部分不同的位置形 成保护膜侧凹部。这样,即使在激光照射工序中仅形成例如凸部时,通过在保护膜侧凹部形 成工序中形成具有与凹部相同功能的保护膜侧凹部,也能够可靠地扩大外观表现的幅度。 方案2的车辆用加饰部件的特征在于,是在工件的表面上形成有激光被加工部的 热塑性树脂制车辆用加饰部件,所述激光被加工部由形成于所述工件的表面上的凸部、和 形成于与所述凸部不同的位置的凹部的至少一方构成,所述工件的表面、所述凸部的表面 及所述凹部的表面由保护膜覆盖。 根据方案2,在工件的表面上形成有凸部及凹部的至少一方。而且,由于凸部的表 面及凹部的表面由保护膜覆盖,故容易使反射光的反射程度在有凸部及凹部存在的部分和 没有凸部及凹部存在的部分产生变化。其结果,能够通过保护膜来表现色彩变化以及深度 感,故可靠地扩大了外观表现的幅度。此外,通过形成保护膜,由于工件的表面、凸部及凹部 的至少一方的表面由保护膜保护,所以能够提高工件的表面、凸部的表面及凹部的表面的 耐受伤性。 另外,激光被加工部由凸部和凹部双方构成时,优选为凸部的宽度设定得小于凹 部的宽度。此时,通过减小凸部的宽度,能够形成微细的凹凸。此外,凸部在含有气泡时会 增强对比度,故即使减小凸部的宽度,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在工件的表面上照射激光的激光照射工序来制造热塑性树脂制的车辆用加饰部件,在所述激光照射工序中,通过向所述工件的表层部分照射激光,形成位于所述工件的表面上的凸部、及位于与所述凸部不同的位置的凹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激光照射工序后进行保护膜形成工序,该保护膜形成工序形成覆盖所述工件的表面、所述凸部的表面以及所述凹部的表面的保护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28 JP 2012-0727871. 一种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在工件的表面上照射激光的激光 照射工序来制造热塑性树脂制的车辆用加饰部件,在所述激光照射工序中,通过向所述工 件的表层部分照射激光,形成位于所述工件的表面上的凸部、及位于与所述凸部不同的位 置的凹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激光照射工序后进行保护膜形成工序,该保护膜形成工序形 成覆盖所述工件的表面、所述凸部的表面以及所述凹部的表面的保护膜。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是通过 含有闪光剂的涂料形成的涂膜。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的厚度 为ΙΟμπι以上25μηι以下。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保护膜形成工序后进行保护膜侧凹部形成工序,该保护膜侧凹部形成工序通过向所述保护 膜的表层部分照射激光,在所述保护膜上于与覆盖所述凸部的部分不同的位置形成保护膜 侧凹部。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加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 述凸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密度为15MW/cm 2以上,形成所述凹部时照射的激光的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征弘
申请(专利权)人:得立鼎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