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炉及涂装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840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车辆车体的外部部件及内部部件高效均匀地升温、能够缩短炉长的干燥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干燥炉(11)沿着炉的方向连续设有多个干燥区(A1至A4)。多个干燥区(A1至A4)具备第1热风供气口(41)、第2热风供气口(42)及排气口(43)等。第1热风供气口(41)配置为在炉壳(17)中的车辆车体(W1)的下部位置向斜上方排出热风。第2热风供气口(42)配置为在炉壳(17)中的比第1热风供气口(41)高的位置向斜下方排出热风。为了将热风排出到炉壳(17)的外部,排气口(43)在炉壳(17)中配置在比第1热风供气口(41)及第2热风供气口(42)低的位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干燥炉及涂装干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燥炉及涂装干燥方法,特别涉及沿着炉的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个干燥区的干燥炉及涂装干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汽车的涂装线中,沿着搬送作为干燥对象物的汽车车体的输送线设有电沉积干燥炉、涂料干燥炉、涂装干燥炉。为了一边使用输送带搬送汽车车体一边使其涂膜干燥固化,这种干燥炉形成为在炉主体的两端设有汽车车体的出入口的通道状。通常,在干燥炉的内部沿着炉的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个干燥区。具体来说,设有使汽车车体的润湿的涂膜快速干燥并将其车体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的干燥区(升温区)和将汽车车体加热保持为设定温度的干燥区(保持区)。在此,在图6、图7中示出现有的干燥炉111的一例。
[0003]图6、图7中示出的现有的干燥炉111在前段具有由三个干燥区A1、A2、A3构成的升温区15,且在后段具备由一个干燥区A4构成的保持区16。在各干燥区A1至A4中,分别设有热风供气口41和排气口43。热风供气口41配置在炉壳17中的比汽车车体W1低的位置,从吹出管道23向热风供气口41供给热风。排气口43在炉壳17中配置在比汽车车体W1高的位置,热风从排气口43吸入并向管道24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文献中也公开有与之相同构造的干燥炉111(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138037号公报(参见图1)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将达到汽车车体的涂膜固化所需的温度的时间称为“升温时间”,但通常由于汽车车体的搬送速度恒定,因此在希望增加升温时间的情况下,必须使炉长增加。也就是说,干燥炉的炉长由升温时间决定。
[0009]另外,升温时间根据汽车车体中的部位也不同。例如,在区分以外板为中心的外部部件和以内板为中心的内部部件时,与热风容易直接接触的外部部件相比,热风难以直接接触的内部部件的升温时间更长。图8的曲线以横轴为时间、以纵轴为车体温度,并以实线表示外部部件的温度推移,以虚线表示内部部件的温度推移。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曲线的上侧对应地示出干燥炉111。根据该曲线,外部部件较快地(20分钟以内)达到作为设定温度的约160℃,而内部部件需要30分钟以上,因此可知升温时间存在时间差。因此,在现有的干燥炉中,需要使内部部件的加热条件优先以充分确保升温时间,结果存在干燥炉长大的缺点。另外,在该情况下,由于炉长大而设备的初始成本、运行成本升高,因此希望缩短炉长。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车辆车体的外部部件及内部部件高效均匀地升温、能够缩短炉长的干燥炉及涂装干燥方法。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为一种干燥炉,其沿着炉的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个干燥区,在所述干燥区向在炉壳内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搬送的车辆车体吹送热风,使涂布于所述车辆车体的涂膜干燥,所述干燥炉的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干燥区包括:第1热风供气口,其配置为在所述炉壳中的所述车辆车体的下部位置向斜上方排出所述热风;第2热风供气口,其配置为在所述炉壳中的比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高的位置向斜下方排出所述热风;以及排气口,其为了将所述热风排出到所述炉壳的外部,在所述炉壳中配置在比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及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低的位置。
[0013]因此,根据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从配置在车辆车体的下部位置的第1热风供气口向斜上方排出热风,从而该热风主要与外部部件接触,外部部件的涂膜高效地升温。另外,不仅从配置在比第1热风供气口高的位置的第2热风供气口向斜下方排出热风,而且从配置在比第1热风供气口及第2热风供气口低的位置的排气口排出热风,从而热风容易经由车辆车体的窗部导入室内侧。其结果,来自第2热风供气口的热风主要与内部部件接触,内部部件的涂膜高效地升温。因此,外部部件及内部部件的升温时间缩短,并且,升温时间差减小。其结果,能够高效均匀地使外部部件及内部部件升温,进而能够缩短炉长。
[0014]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配置在所述车辆车体的底板背面水平的位置,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配置在所述车辆车体的窗水平的位置。
[0015]因此,根据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从配置在该位置的第1热风供气口向斜上方排出热风,从而车辆车体的包含底板部外侧在内的主要是外部部件的涂膜被高效地加热升温。另外,通过从配置在该位置的第2热风供气口向斜下方排出热风,从而能够经由车辆车体的窗部导入室内侧热风。由此,车辆车体的包含底板部内侧在内的主要是内部部件的涂膜被高效地加热升温。
[0016]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及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均构成为包含喷嘴,并且,与构成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的第2喷嘴相比,构成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的第1喷嘴将所述炉壳内的周围的空气卷入的引导作用优异。
[0017]因此,根据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构成第1热风供气口的喷嘴将炉壳内的周围的空气卷入并排出热风,其结果,能够使大量的热风与车辆车体的底板部外侧接触。由此,车辆车体的包含底板部外侧在内的主要是外部部件的涂膜更加高效地被加热,在更短时间升温。
[0018]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至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及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均构成为包含喷嘴,并且,与构成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的第1喷嘴相比,构成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的第2喷嘴使所述热风直行的作用优异。
[0019]因此,根据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构成第2热风供气口的第2喷嘴使热风直行排出,其结果,能够经由车辆车体的窗部可靠地将热风导入室内侧,并且,能够使热风到达位于较远位置的车辆车体的底板部内侧以进行加热。由此,车辆车体的包含底板部内侧在内的主要是内部部件的涂膜更加高效地被加热,在更短时间升温。
[0020]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至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炉壳的内表面与所述车辆车体的距离设定为300mm以下。
[0021]因此,根据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能够减小炉壳内的多余空间,使炉整体小型化。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构成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的所述第2喷嘴将全长的一半以上的长度埋设在所
述炉壳内。若是这种构成,则不会损害构成第2热风供气口的第2喷嘴的热风直行作用,能够减小第2喷嘴从炉壳的突出量。因此,能够同样地使炉壳中的第2热风供气口形成部位接近车辆车体,以更加高效地对车辆车体进行加热,在更短时间升温。
[0022]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为一种涂装干燥方法,在该方法中,干燥炉沿着炉的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个干燥区,在多个所述干燥区向在所述干燥炉的炉壳内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搬送的车辆车体吹送热风,使涂布于所述车辆车体的涂膜干燥,所述涂装干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干燥区的每一个,通过从配置在所述炉壳中的所述车辆车体的下部位置的第1热风供气口向斜上方排出所述热风,从而对所述车辆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干燥炉,其沿着炉的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个干燥区,在所述干燥区向在炉壳内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搬送的车辆车体吹送热风,使涂布于所述车辆车体的涂膜干燥,所述干燥炉的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干燥区包括:第1热风供气口,其配置为在所述炉壳中的所述车辆车体的下部位置向斜上方排出所述热风;第2热风供气口,其配置为在所述炉壳中的比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高的位置向斜下方排出所述热风;以及排气口,其为了将所述热风排出到所述炉壳的外部,在所述炉壳中配置在比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及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低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配置在所述车辆车体的底板背面水平的位置,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配置在所述车辆车体的窗水平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及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均构成为包含喷嘴,并且,与构成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的第2喷嘴相比,构成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的第1喷嘴将所述炉壳内的周围的空气卷入的引导作用优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热风供气口及所述第2热风供气口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谕藤原茂树
申请(专利权)人:得立鼎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