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盖罩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743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缸盖罩,所述缸盖罩上集成有主油道、连通主油道的上油孔、OCV阀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对应的缸盖上就不需要设置主油道、OCV阀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因此,在对缸盖进行开发时,缸盖改动不大,降低了缸盖开发的难度,发动机的机型升级很容易实现,旧机型的制造设备以及工装都能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节约了开发费用,缩短了开发周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缸盖罩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气门组件、凸轮轴组件、凸轮轴传动机构和气门驱动机构。其中,缸盖的上端面装有进、排气门座、气门导管孔和火花塞孔,用于安装、排气门及进、排气道以及火花塞等,上述部件由缸盖罩和缸盖一道封闭构成气门室。为了适应产品的开发,需要设计不同的缸盖以适应发动机中配气相位的变化,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缸盖上需要设置的东西较多,如果大量制造新的缸盖就会增加缸盖的开发难度。综上所述,如何降低缸盖的开发难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盖罩,以实现降低缸盖的开发难度的目的;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盖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轮的工位,还包括主油道、连通主油道的上油孔、OCV阀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滞后腔连通,所述OCV阀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提前腔连通,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导通,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二出油口非导通;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二出油口导通,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非导通。优选地,上述缸盖罩中,所述缸盖罩由铸铝压铸而成。优选地,上述缸盖罩中,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包括多个提前腔和多个滞后腔,且所述提前腔和滞后腔相邻设置。优选地,上述缸盖罩中,所述OCV阀的进油口通过中心油道与所述主油道连通。优选地,上述缸盖罩中,所述OCV阀个数为两个,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也有两个,每个OCV阀对应一个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所述缸盖罩上集成有主油道、连通主油道的上油孔、OCV阀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对应的缸盖上就不需要设置主油道、OCV阀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因此,在对缸盖进行开发时,缸盖改动不大,降低了缸盖开发的难度,发动机的机型升级很容易实现,旧机型的制造设备以及工装都能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节约了开发费用,缩短了开发周期。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缸盖和缸盖罩,其中,缸盖罩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缸盖罩。由于上述缸盖罩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缸盖罩结构的发动机也具有相应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缸盖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主体、2为OCV阀、3为上油孔、4为主油道、5为中心油道、6为工位。具体实施方式相关名词解释VVT: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该相位器通过配备的控制及执行系统,对发动机凸轮的相位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气门开启、关闭的时间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以提高充气效率,增加发动机功率;OCV:汽车上用的一种阀,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门的低压机油的控制阀,主要应用在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VVT)的发动机。本技术的核心就是针对现有的缸盖罩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VVT的主油道集成在缸盖罩里面,VVT的控制机构-OCV阀就不必装在缸盖上增加缸盖的设计复杂程度,转而装在缸盖罩上,使得不带VVT的缸盖改动起来很简单,对机加工制造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很多设备以及工装都可以进行共用,从而实现了降低缸盖的开发难度的目的,在节约开发费用的同时缸盖的开发周期也得到了大大缩短。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如图1所示,一种缸盖罩,包括主体1,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轮的工位6,还包括主油道4、连通主油道4的上油孔3、OCV阀2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OCV阀2的进油口a与主油道4连通,OCV阀2的第一出油口b与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滞后腔连通,OCV阀2的第二出油口c与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提前腔连通,当位于第一状态时,OCV阀2的进油口a与OCV阀2的第一出油口b导通,OCV阀2的进油口a与OCV阀2的第二出油口c非导通;当位于第二状态时,OCV阀2的进油口a与OCV阀2的第二出油口c导通,OCV阀2的进油口a与OCV阀2的第一出油口b非导通。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缸盖罩上集成有主油道4、连通主油道4的上油孔3、OCV阀2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对应的缸盖上就不需要设置主油道4、OCV阀2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因此,在对缸盖进行开发时,缸盖改动不大,降低了缸盖开发的难度,发动机的机型升级很容易实现,旧机型的制造设备以及工装都能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节约了开发费用,缩短了开发周期。上述缸盖罩经过OCV阀2的分配控制,控制流入到OCV阀2的机油是选择连通到相应的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滞后腔还是流经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提前腔,以达到控制相位器往前或者往后转动的目的。上述缸盖罩中,缸盖罩由铸铝压铸而成或者铸造而成或者锻压而成,本技术实施例中优先采用铸铝压铸而成。其中,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包括一个提前腔和一个滞后腔,或者多个提前腔和多个滞后腔,且提前腔和滞后腔相邻设置。另外,OCV阀2的进油口a通过油管与主油道4连通,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发生泄漏现象,OCV阀2的进油口a通过中心油道5与主油道4连通,该中心油道5直接由缸盖罩的主体1压铸成型。OCV阀2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数量不做限定,主要满足上述结构的缸盖罩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优选的,OCV阀2个数为两个,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也有两个,每个OCV阀2对应一个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缸盖和缸盖罩,其中,缸盖罩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缸盖罩。由于上述缸盖罩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缸盖罩结构的发动机也具有相应的效果。对所公开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盖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轮的工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油道、连通主油道的上油孔、OCV阀和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滞后腔连通,所述OCV阀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提前腔连通,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导通,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二出油口非导通;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二出油口导通,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非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盖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轮的工位,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油道、连通主油道的上油孔、OCV阀和可变气门正时相
位器,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与
所述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滞后腔连通,所述OCV阀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可
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提前腔连通,当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OCV阀的进油口
与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导通,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二
出油口非导通;当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
二出油口导通,所述OCV阀的进油口与所述OCV阀的第一出油口非导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伟国田阳波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