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压式增压器
本专利技术所属气液压力执行件,特别是涉及通过气液转换提供高压油液作为动力的器件。
技术介绍
在机械领域,机构的动作很多是通过气压或液压作为动力源来执行的,其中气压有清洁、动作反应快的优点,而液压则有不可压缩,动作稳定,出力大的优点。现有增压器分为两种:一种是直压式增压器,其直接通过气液活塞的面积倍数转换输出高压油;另一种是预压式增压器,其先通过气压直接等压的推动在直压式基体上增设的外挂油筒中油液作预压快速进给后,再通过气液活塞的面积倍数转换,输出高压油推动液压执行件进给工作。现有这种预压式增压器因增设的油筒及气源直接推动液压油,而具有如下不足:1)动作频率不高,过高会导致油液进气管雾化,甚至直接喷射泄出;2)安装位置有限制,安装是油筒应立装,否则油液便会因重力从气管中直接排出而发生器件失效;3)由于油筒的设置,使其体积较大,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直压式增压器的结构体内实现预压式效果,同时比现有预压式增压器缸使用效果可达到工作频率高不泄漏,安装方位不受限制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压式增压器,是由端盖一、缸体、带增压通孔的端盖二、储油筒及缸体内带有增压杆的增压活塞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压活塞与端盖二之间还有一中间带孔的隔气活塞,增压活塞上设置的增压活塞杆是中空的,增压活塞杆伸出增压活塞的一端顶部是封闭的,并穿过隔气活塞中间的孔,且与其形成动密封,端盖一与增压活塞之间形成增压气腔,增压活塞与隔气活塞之间形成预压气腔,预压气腔与中空的增压活塞杆内腔通过通气孔连通,端盖一上设置有通气导管,通气导管一端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压式增压器,是由端盖一、缸体、带增压通孔的端盖二、储油筒及缸体内带有增压活塞杆的增压活塞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压活塞与端盖二之间还有一中间带孔的隔气活塞,增压活塞上设置的增压活塞杆是中空的,增压活塞杆伸出增压活塞的一端顶部是封闭的,并穿过隔气活塞中间的孔,且与其形成动密封,端盖一与增压活塞之间形成增压气腔,增压活塞与隔气活塞之间形成预压气腔,预压气腔与中空的增压活塞杆内腔通过通气孔连通,端盖一上设置有通气导管,通气导管一端在端盖一上形成与外部气路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口,另一端伸入中空增压活塞杆内腔中并动密封,接口通过导气管、增压活塞杆内腔、通气孔与预压气腔连通,隔气活塞与端盖二之间形成预压储油腔,预压储油腔与储油筒内充满液压油,并通过端盖二中间的增压通孔使两面腔体油液连通,当增压活塞杆下行增压时,与端盖二的增压通孔形成动密封,使预压储油腔与储油筒油腔分隔,增压活塞继续移动时推动储油筒内转换的高压油经油路接口输出,端盖一上还设有增压腔与外部压缩空气连通的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压式增压器,是由端盖一、缸体、带增压通孔的端盖二、储油筒及缸体内带有增压活塞杆的增压活塞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增压活塞与端盖二之间还有一中间带孔的隔气活塞,增压活塞上设置的增压活塞杆是中空的,增压活塞杆伸出增压活塞的一端顶部是封闭的,并穿过隔气活塞中间的孔,且与其形成动密封,端盖一与增压活塞之间形成增压气腔,增压活塞与隔气活塞之间形成预压气腔,预压气腔与中空的增压活塞杆内腔通过通气孔连通,端盖一上设置有通气导管,通气导管一端在端盖一上形成与外部气路连通的压缩空气接口,另一端伸入中空增压活塞杆内腔中并动密封,接口通过导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