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241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5 11:27
增压器,属于煤矿用切链器、建筑行业用钢筋切断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增压比大的增压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高压油缸、低压油缸相互连通,且共用同一个活塞杆和同一个活塞,泄压阀组的入口和止逆阀组的出口相通,泄压阀组的出口通过泄压管与排液接嘴连接,止逆阀组的入口通过高压油管与进液接嘴连接,止逆阀组的出口连接有安全阀和出液接嘴,液压阀板设置在低压油缸的端部,在液压阀板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排液阀、低压油缸进液阀、高压油缸进液阀,低压油缸进液阀、高压油缸进液阀的入口均通过高压油管与进液接嘴连接,排液阀的入口与低压油缸连接,出口与排液接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增压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器
增压器,属于煤矿用切链器、建筑行业用钢筋切断器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在切断大链时经常靠人工用手工锯断,每次锯断一个大链需要两个多小时,有时更换大链需要锯开两道开口,耗费时间更长,工人劳动强度也更大。如果要用切断的方法就需要具有足够的压力,然而煤矿井下泵站压力只有31.5MPa,无法实现用切断的方式将大链切断。同样在其它行业和场合使用切断器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切断器只能几倍的加大工作油缸,结果造成制作的切断器体积和重量都过大,不仅使用材料多造成成本升高,而且制作的切断器会受到现场位置的限制不能使用,使用环境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增压比大的增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增压器,包括高压油缸、低压油缸、出液接嘴、排液接嘴、进液接嘴、泄压阀组、止逆阀组、安全阀、排液阀、低压油缸进液阀、高压油缸进液阀、操作手柄、高压油管和液压阀板,所述高压油缸、低压油缸相互连通,高压油缸与低压油缸共用同一个活塞杆和同一个活塞,并且高压油缸、低压油缸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所述泄压阀组的入口和止逆阀组的出口相通,泄压阀组的出口通过泄压管与排液接嘴连接,所述止逆阀组的入口通过高压油管与进液接嘴连接,止逆阀组的出口连接有安全阀和出液接嘴,所述液压阀板设置在低压油缸的端部,在液压阀板上设置有过滤网、流量控制阀、操作手柄、排液阀、低压油缸进液阀、高压油缸进液阀,所述低压油缸进液阀、高压油缸进液阀的入口均通过高压油管与进液接嘴连接,所述排液阀的入口与低压油缸连接,出口与排液接嘴连接。所述高压油缸、低压油缸、出液接嘴、排液接嘴、进液接嘴、泄压阀组、止逆阀组、安全阀、排液阀、低压油缸进液阀、高压油缸进液阀、操作手柄和液压阀板的制作材料均为I Cr 13 和 H62。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液压阀板安装过滤网、流量控制阀、液压阀、操作手柄等,用于控制系统压力的换向和流量。在止逆阀组中装有三个压球阀,控制压力不能回流释放,并且泄压阀组上配装了安全阀来限制系统最高压力,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当抬起操作手柄时,同时打开了高压油缸进液阀和排液阀,低压油缸进液阀处于关闭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煤矿井下现有的乳化液泵站提供的系统压力通过高压油管、止逆阀组分别进入高压油缸和切断器,进入高压油缸的系统压力推动活塞杆和活塞向低压油缸方向移动,此时低压油缸内腔的气体和液体从排液阀排出,乳化液泵站提供的压力充满了高压油缸和切断器,高压油缸和切断器内的压力同乳化液泵站的压力相等。然后压下操作手柄,同时关闭了排液阀和高压油缸进液阀,低压油缸进液阀处于开启状态,如图4所示,乳化液泵站压力转入低压油缸并推动活塞向高压油缸方向移动,将活塞杆推入高压油缸,将高压油缸内腔的液体挤压到切断器。由于止逆阀组中装有三个压球阀,因此当活塞杆将高压油缸内腔的液体挤压出后,止逆阀组属于反推关闭状态、正推开放状态,阻止了液体反流,液体只能被推入切断器,实现一步增压。当再次抬起操作手柄,又一次打开高压油缸进液阀和排液阀,关闭低压油缸进液阀,乳化液泵站压力再次进入高压油缸,再次推动活塞杆和活塞向低压油缸方向移动将低压油缸内腔的液体从排液阀排出,此时虽然切断器内部压力高于系统压力,但止逆阀组处于反推关闭状态,压力不会释放,此时再次压下操作手柄,关闭高压油缸进液阀和排液阀,打开低压油缸进液阀,将系统压力转向低压油缸,再次推动活塞向高压油缸方向移动,将高压油缸内腔的液体挤压到切断器,形成二步增压,如此反复抬压操作手柄,逐步增加切断器内部的压力,使切断器有足够的压力实现切断工作。在增压时泄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安全阀可以根据切断器所需的压力调整到合适的限制压力,当压力超出了限制压力时,安全阀会自动泄压,起到保护作用。当完成切断后,如图5所示,可打开泄压阀,将切断器内的压力通过排液管、排液接嘴泄压。二、所有零件的制作材料均为lCrl3和H62。因此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不会产生静电,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煤矿和特殊环境下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液阀、高压油缸进液阀均开启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低压油缸进液阀开启时,同时关闭了排液阀和高压缸进液阀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的本专利技术的泄压阀开启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I为出液油嘴,2为高压油缸,3为泄压阀组,4为止逆阀组,5为低压油缸,6为操作手柄,7为高压油管,8为排液接嘴,9为进液接嘴,10为液压阀板,11为安全阀,12为泄压管,13为活塞杆,14为活塞,15为排液阀,16为低压油缸进液阀,17为高压油缸进液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增压器,包括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出液接嘴1、排液接嘴8、进液接嘴9、泄压阀组3、止逆阀组4、安全阀11、排液阀15、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操作手柄6、高压油管7和液压阀板10,所述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相互连通,高压油缸2与低压油缸5共用同一个活塞杆13和同一个活塞14,并且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所述泄压阀组3的入口和止逆阀组4的出口相通,泄压阀组3的出口通过泄压管12与排液接嘴8连接,所述止逆阀组4的入口通过高压油管7与进液接嘴9连接,止逆阀组4的出口连接有安全阀11和出液接嘴1,所述液压阀板10设置在低压油缸5的端部,在液压阀板10上设置有过滤网、流量控制阀、操作手柄6、排液阀15、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所述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的入口均通过高压油管7与进液接嘴9连接,所述排液阀15的入口与低压油缸5连接,出口与排液接嘴8连接。所述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出液接嘴1、排液接嘴8、进液接嘴9、泄压阀组3、止逆阀组4、安全阀11、排液阀15、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操作手柄6和液压阀板10的制作材料均为ICr 13和H62。所述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活塞14的受力面积与活塞杆13的受力面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所述液压阀板10上设置的过滤网、流量控制阀均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油封和密封件全部采用氟胶制品,具有耐腐蚀抗老化的优点。在切断器上使用时,先利用煤矿井下现有的乳化液泵站,将泵站系统压力增加到60Mpa时输给切断器,在一分钟时间内可以顺利的切断国内现在使用的最大Φ52直径的圆环链。本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并非是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出的变化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出液接嘴(1)、排液接嘴(8)、进液接嘴(9)、泄压阀组(3)、止逆阀组(4)、安全阀(11)、排液阀(15)、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操作手柄(6)、高压油管(7)和液压阀板(10),所述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相互连通,高压油缸(2)与低压油缸(5)共用同一个活塞杆(13)和同一个活塞(14),并且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所述泄压阀组(3)的入口和止逆阀组(4)的出口相通,泄压阀组(3)的出口通过泄压管(12)与排液接嘴(8)连接,所述止逆阀组(4)的入口通过高压油管(7)与进液接嘴(9)连接,止逆阀组(4)的出口连接有安全阀(11)和出液接嘴(1),所述液压阀板(10)设置在低压油缸(5)的端部,在液压阀板(10)上设置有过滤网、流量控制阀、操作手柄(6)、排液阀(15)、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所述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的入口均通过高压油管(7)与进液接嘴(9)连接,所述排液阀(15)的入口与低压油缸(5)连接,出口与排液接嘴(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出液接嘴(I)、排液接嘴(8)、进液接嘴(9)、泄压阀组(3)、止逆阀组(4)、安全阀(11)、排液阀(15)、低压油缸进液阀(16)、高压油缸进液阀(17)、操作手柄(6)、高压油管(7)和液压阀板(10),所述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相互连通,高压油缸(2)与低压油缸(5)共用同一个活塞杆(13)和同一个活塞(14),并且高压油缸(2)、低压油缸(5)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所述泄压阀组(3)的入口和止逆阀组(4)的出口相通,泄压阀组(3)的出口通过泄压管(12)与排液接嘴(8)连接,所述止逆阀组(4)的入口通过高压油管(7)与进液接嘴(9)连接,止逆阀组(4)的出口连接有安全阀(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重武聂玉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海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