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和增压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110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1:41
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和增压龙头,安装于混水阀内,该混水阀设有至少两进水通道、一混水腔和一出水通道,包括连接套、中柱和若干叶片;该中柱位于连接套顶部中央且设有轴向贯通的通水孔;该连接套轴向贯通,其固定于混水阀的混水腔内并与出水通道连通,该中柱顶部位于其中一进水通道内;该若干叶片连接于中柱外壁与连接套内壁之间从而构成若干射水孔,该射水孔与混水阀的两进水通道均连通从而实现第一级负压混合;该通水孔内径为上大下小并配合该若干射水孔实现第二级负压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冷水动能的利用率,即能增大混合水的流量,又能使冷热水混合更为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和增压龙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水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和增压龙头。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中常用的射流装置适用于高压系统,通常采用三种方式提供压力:一种是将热水器置于房顶依靠重力落差为热水提供压力,但是,在该种设置方式下,一旦重力落差较小,就会出现压力供给不足,热水出水量较少的问题,导致热在洗浴时水温较低,可能会产生冷水倒灌进热水管道的问题;二是通过在热水器中设置压力装置为热水供给提供压力,这种设置方式一定程度解决了热水压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种设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三是采用射流增压龙头,把冷水射出嘴设置在龙头的出水接头附近,这样带来的问题是龙头混合出水口混合不均匀,出水冷热不均,另一类射流增压龙头,带有可调混合比的射流混合结构,增加了调节手柄,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和增压龙头,采用二级负压混合、混合更为均匀、能有效防止冷水倒灌,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安装于混水阀内,该混水阀设有至少两进水通道、一混水腔和一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中柱和若干叶片;该中柱位于连接套顶部中央且设有轴向贯通的通水孔;该连接套轴向贯通,其固定于混水阀的混水腔内并与出水通道连通,该中柱顶部位于其中一进水通道内;该若干叶片连接于中柱外壁与连接套内壁之间从而构成若干射水孔,该射水孔与混水阀的两进水通道均连通从而实现第一级负压混合;该通水孔内径为上大下小并配合该若干射水孔实现第二级负压混合。优选的,所述若干叶片均自中柱顶部沿轴向延伸并朝中柱周向倾斜,构成的所述若干射水孔形成漩涡流道。优选的,所述叶片宽度由上至下为逐渐变大。优选的,所述若干叶片底部与所述连接套内壁相连,顶部与所述对应进水通道内壁接触,中部与另一进水通道相对。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外周与所述混水腔内壁为螺纹固定或过盈固定或焊接固定或粘胶固定。优选的,所述中柱轴线与所述连接套轴线重合。一种增压龙头,包括阀体、热进水通道、冷进水通道、混合腔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任一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该混水增压射流器安装于混合腔内,且其中柱顶部位于冷进水通道内,连接套与出水口连通。优选的,所述冷进水通道设有过水孔,该过水孔内壁与所述中柱顶部外壁相接触,且过水孔轴线、中柱轴线和出水口轴线均重合。优选的,还包括有两调节阀,该两调节阀分别安装于所述热进水通道和冷进水通道内。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混水增压射流器,可安装于混水阀中,射水孔与混水阀的两进水通道均连通从而实现第一级负压混合;将通水孔内径设为上大下小并配合射水孔实现第二级负压混合,通过两次负压混合使得混水阀混合更为均匀,并增加混合出水的流量;2、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增压射流器,其叶片均自中柱顶部沿轴向延伸并朝中柱周向倾斜,构成的射水孔可形成漩涡流道,从而产生负压实现第一级负压混合,通水孔和射水孔利用文丘里原理实现第二级负压混合,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3、本专利技术的增压龙头,采用混合增压射流器,利用两级负压混合,即能提高混合水的流量,又能使冷热水混合更为均匀,还能防止冷水倒灌进入热进水通道。4、本专利技术的增压龙头,将中柱的通水孔的出水口设置于连接套内,且其位置比热进水通道低,可将经通水孔的部分冷水水流的压力保持至通水孔的出水处释放,此时,向下抽吸第一次混合水的动能不会释放到热进水通道的热水中,从而提高了该部分冷水动能的利用率,即能提高混合水的流量,又能使冷热水混合更为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混水增压射流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混水增压射流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混水增压射流器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增压龙头的组成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增压龙头的剖面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增压龙头的剖面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增压龙头的部分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增压龙头的混水增压示意图;其中:11、连接套,12、中柱,13、通水孔,14、叶片,15、射水孔,20、阀体,21、热进水通道,22、冷进水通道,23、混合腔,24、出水口,25、过水孔,30、调节阀,31、阀芯,32、手柄,33、支架,34、阀芯座,35、O型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图2,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安装于混水阀内。该混水阀设有两进水通道、一混水腔和一出水通道。该混水增压射流器包括连接套11、中柱12和若干叶片14,该中柱12位于连接套11顶部中央且设有轴向贯通的通水孔13,该连接套11轴向贯通,其固定于混水阀的混水腔内并与出水通道连通,连接套11外周与混水腔内壁为螺纹固定或过盈固定或焊接固定或粘胶固定。该中柱12顶部位于其中一进水通道内,且中柱12轴线与连接套11轴线重合。该若干叶片14均自中柱12顶部沿轴向延伸并朝中柱12周向倾斜,叶片14宽度由上至下为逐渐变大,叶片14的倾斜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相邻两叶片14构成一射水孔15,若干射水孔15形成多个漩涡流道,水流经该漩涡流道被打散,并可形成负压。该若干叶片14底部与连接套11内壁相连,顶部与对应进水通道内壁接触,中部与另一进水通道相对,该射水孔15与混水阀的两进水通道均连通从而实现第一级负压混合,该第一级负压混合是指:设有中柱12的进水通道的部分水流,经射水孔15构成的多个漩涡流道形成漩涡,既打散水流又在与另一进水通道交界处(参照图8中的I处)产生负压,使得两股水流进行第一次混合。该通水孔13内径为上大下小并配合该若干射水孔15实现第二级负压混合,该第二级负压混合是指:设有中柱12的进水通道的其余水流,经通水孔13加速,并在通水孔13出水口处(参照图8中的II处)产生负压,吸附第一次混合后的水流,并与之再次混合,即增加了混合水流量又能实现均匀混合的效果。参照图3至图8,基于上述的混水增压射流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增压龙头,包括阀体20和两调节阀30,阀体20内设有热进水通道21、冷进水通道22、混合腔23和出水口24。该两调节阀30分别设置于热进水通道21和冷进水通道22上分别用于调节热水流量和冷水流量实现调温,调节阀30均包括阀芯31、手柄32、支架33和阀芯座34,并通过O型圈35进行密封。将上述的混水增压射流器安装于混合腔23内,混水增压射流的中柱12顶部位于冷进水通道22内,冷进水通道22设有过水孔25,该过水孔25内壁与中柱12顶部外壁相接触,且过水孔25轴线、中柱12轴线和出水口24轴线均重合,热进水通道21与中柱12中部相对。连接套11与出水口24连通,且其底部外周可用于连接出水管道。连接套11与阀体2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纹固定或过盈固定或焊接固定或粘胶固定,并通过O型圈35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的增压龙头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调节阀30动作分别调整热进水通道21和冷进水通道22内的水流流量实现调温;而后,冷水经中柱12分为两部分水流,一部分水流经射水孔15构成的漩涡流道产生漩涡,既打散水流又在与热进水通道21交界处(参照图8中的I处)产生负压,使得两股水流进行第一次混合;另一部分水流经变径的通水孔13加速,并在通水孔13出水口处(参照图8中的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和增压龙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安装于混水阀内,该混水阀设有至少两进水通道、一混水腔和一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中柱和若干叶片;该中柱位于连接套顶部中央且设有轴向贯通的通水孔;该连接套轴向贯通,其固定于混水阀的混水腔内并与出水通道连通,该中柱顶部位于其中一进水通道内;该若干叶片连接于中柱外壁与连接套内壁之间从而构成若干射水孔,该射水孔与混水阀的两进水通道均连通从而实现第一级负压混合;该通水孔内径为上大下小并配合该若干射水孔实现第二级负压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安装于混水阀内,该混水阀设有至少两进水通道、一混水腔和一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中柱和若干叶片;该中柱位于连接套顶部中央且设有轴向贯通的通水孔;该连接套轴向贯通,其固定于混水阀的混水腔内并与出水通道连通,该中柱顶部位于其中一进水通道内;该若干叶片连接于中柱外壁与连接套内壁之间从而构成若干射水孔,该射水孔与混水阀的两进水通道均连通从而实现第一级负压混合;该通水孔内径为上大下小并配合该若干射水孔实现第二级负压混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叶片均自中柱顶部沿轴向延伸并朝中柱周向倾斜,构成的所述若干射水孔形成漩涡流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宽度由上至下为逐渐变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水增压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叶片底部与所述连接套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李帅宇邓小清刘启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