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增压器及使用该增压器的离心真空净油机。该增压器特征在于包括单向阀、真空罐进油管、增压器壳体、高压油泵连接管、高压射油管、压力混合管、抽油泵连接管和法兰,所述增压器壳体的两端由法兰密封连接为一个密闭体,所述高压油泵连接管插入增压器壳体内,且高压油泵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高压射油管;所述抽油泵连接管插入增压器壳体内,并且高压射油管的出口端与压力混合管的倒锥台形的入口端以射流方式连接;真空罐进油管与增压器壳体径向垂直联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真空罐进油管的输入管口内。该净油机包括净油泵、油箱、抽油泵、真空罐泵、真空罐和净油器,其特征在于该净油机还包括增压油泵和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器及使用该增压器的离心真空净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真空净油机技术,具体为一种增压器及使用该增压器的离心真空 净油机。
技术介绍
润滑油、液压油等油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尘埃、水分等杂质污染,为了 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油品的净化十分重要。在离心真空净油机的油品净化过程中,须将真 空罐内的油排出,目前普遍排油方法是采用泵,即利用齿轮泵或螺杆泵从真空罐中抽取净 化后的油品。这种做法存在以下弊端:1.因为处理过程是连续的,所以在送出过程中不能破坏真空罐内的负压状况。当真空 罐中负压过大时,光靠抽油泵抽油效果很差,抽油量小,抽油效率低,甚至无法顺利抽出油 来;欲抽出,就必须提高抽油泵的功率,这就导致抽油泵负荷过大,能耗高,并且易发生汽蚀 现象,噪声与振动较大,泵的磨损增加,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作业环境。2.当真空罐中的负压程度大于抽油泵的自吸技术指标时,抽油泵无法正常工作。3.当真空罐工作真空度达到_85KPa时,抽油泵很难起步,并且泄漏量大,真空罐 会停机保护,出现溢出故障,设备难以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器及使用该增压 器的离心真空净油机。该增压器主要用于离心真空净油机,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真空罐负 压过大,排油泵无法正常工作、易磨损和起步难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增压器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该 增压器包括单向阀、真空罐进油管、增压器壳体、高压油泵连接管、高压射油管、压力混合 管、抽油泵连接管和法兰,所述增压器壳体的两端由法兰密封连接为一个密闭体,所述高压 油泵连接管通过一端法兰的中心密封插入增压器壳体内,且高压油泵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 高压射油管;所述抽油泵连接管通过另一端法兰的中心密封插入增压器壳体内,且抽油泵 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压力混合管,所述增压器壳体、高压油泵连接管、高压射油管、压力混 合管和抽油泵连接管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并且高压射油管的出口端与压力混合管的 倒锥台形的入口端以射流方式连接;所述真空罐进油管与增压器壳体径向垂直联通;所述 单向阀设置在真空罐进油管的输入管口内。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净油机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离心真空净油机,该净 油机包括净油泵、油箱、抽油泵、真空罐泵、真空罐和净油器,所述净油器的侧壁与净油泵管 连接,净油泵与油箱管连接,净油器的底部与真空罐的顶部管连接;真空罐上部的侧壁与 真空罐泵管连接;抽油泵与油箱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净油机还包括增压油泵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高压油泵连接管通过增压油泵与油箱管连接,同时增压器 的抽油泵连接管经抽油泵也与油箱管连接,增压器的真空罐进油管经单向阀与真空罐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增压器及使用该增压器的离心真空净油机降低了抽油泵 的吸油负压,改善了抽油泵的工作环境,保证了抽油泵的正常开启,提高了抽油效率,能够 有效的减少抽油泵的磨损,保证系统能在真空度_95KPa条件下正常运转,防止真空罐的溢 出故障,避免汽蚀现象,降低噪声和改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增压器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51.单向阀,52.真空罐进油管,53.增压器壳体,54.高压油泵连接管, 55.高压射油管,56.压力混合管,57.抽油泵连接管,58.法兰。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离心真空净油机一种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离心真空净油机另一种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3中,1.净油泵,2.增压油泵,3.油箱,4.抽油泵,5.增压器,6.真空罐泵, 7.真空罐,8.净油器,9.收集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增压器(参见图1),其特征在于该增压器5包括单向阀51、真空罐进 油管52、增压器壳体53、高压油泵连接管54、高压射油管55、压力混合管56、抽油泵连接管 57和法兰58,所述增压器壳体53的两端由法兰58密封连接为一个密闭体,所述高压油泵 连接管54通过一端法兰58的中心密封插入增压器壳体53内,且高压油泵连接管54的末 端或前端设置有高压射油管55 ;所述抽油泵连接管57通过另一端法兰58的中心密封插入 增压器壳体53内,且抽油泵连接管57的末端或前端设置有压力混合管56,所述增压器壳体 53、高压油泵连接管54、高压射油管55、压力混合管56和抽油泵连接管57的中心线均在同 一直线上或同心设置,并且高压射油管55的出口端与压力混合管56的倒锥台形(入口直径 大,出口直径小)入口端以射流方式连接(或悬空吻接);所述真空罐进油管52与增压器壳体 53径向垂直联通;所述单向阀51设置在真空罐进油管52的输入管口内。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单向阀51可有效地防止因真空泵6反转引起的油品倒流,从而良好 地实现抽油泵4的带压启动,彻底解决抽油泵4起步困难、泄漏量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同时设计了一种离心真空净油机(简称净油机,参见图2、3),该净油机包括 净油泵1、油箱3、抽油泵4、真空罐泵6、真空罐7和净油器8,所述净油器8的侧壁与净油 泵I管连接,净油泵I与油箱3管连接,净油器8的底部与真空罐7的顶部管连接;真空罐 7上部的侧壁与真空罐泵6管连接;抽油泵4与油箱3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净油机还包括 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压器5和增压油泵2 ;所述增压器5的高压油泵连接管54通过增压油泵 2与油箱3管连接,同时增压器5的抽油泵连接管57经抽油泵4也与油箱3管连接;增压 器5的真空罐进油管52经单向阀51与真空罐7管连接。本专利技术净油机通过抽油泵4抽取油箱3中的油品,送入净油器8中,利用离心力原 理对油品进行净化,自动收集油品中的微小颗粒杂质,破解乳化液,实现油水分离;离心分 离后的洁净油品输入到真空罐7中,利用真空罐泵6进一步去除油品中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分离出来的水分收集到观察收集杯9中,用以观测离心真空净油机的排水情况;利用增 压油泵2将油箱3内油品引入到增压器5中,与来自真空罐7内净化后的油品混合,降低净 化后油品的负压,减小抽油泵4的抽油压力,从而形成正常的工作回路,使抽油泵4在一般 条件下即可顺利地抽出净化后的负压油品。本专利技术的离心真空净油机以中国专利ZL201220029879.9号的权利要求1规定的 离心真空净油机为基础(这也意味着该项专利技术作为现有技术被引入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 设计增加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压器5和增压油泵2。所述增压器5的高压射油管55可将常压 油品高速喷出,使增压器壳体53内形成真空,进而将真空罐7中净化后的负压油品经过单 向阀51吸进增压器5,两路油品在增压器5中充分混合,进行能量交换,压力逐渐增加,使得 抽油泵4可顺利从增压器5中抽出油品,并送到油箱3中,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罐7负压过 大引起的抽油泵4无法正常工作问题,减小了抽油压力,改善了抽油泵4的工作环境,提高 了抽油效率,避免汽蚀现象,并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减少抽油泵4的磨损,提高抽油泵4的 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是,在真空罐7的底部设计有收集杯9 (参见图3),用于收集 真空罐7排出的水。排出的水可定期排放。为了收集杯9内收集水的情况,所述的收集杯 9由透明材料制成,构成观察收集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增压器包括单向阀、真空罐进油管、增压器壳体、高压油泵连接管、高压射油管、压力混合管、抽油泵连接管和法兰,所述增压器壳体的两端由法兰密封连接为一个密闭体,所述高压油泵连接管通过一端法兰的中心密封插入增压器壳体内,且高压油泵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高压射油管;所述抽油泵连接管通过另一端法兰的中心密封插入增压器壳体内,且抽油泵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压力混合管,所述增压器壳体、高压油泵连接管、高压射油管、压力混合管和抽油泵连接管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并且高压射油管的出口端与压力混合管的倒锥台形的入口端以射流方式连接;所述真空罐进油管与增压器壳体径向垂直联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真空罐进油管的输入管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该增压器包括单向阀、真空罐进油管、增压器壳体、高压油泵连接管、高压射油管、压力混合管、抽油泵连接管和法兰,所述增压器壳体的两端由法兰密封连接为一个密闭体,所述高压油泵连接管通过一端法兰的中心密封插入增压器壳体内,且高压油泵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高压射油管;所述抽油泵连接管通过另一端法兰的中心密封插入增压器壳体内,且抽油泵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压力混合管,所述增压器壳体、高压油泵连接管、高压射油管、压力混合管和抽油泵连接管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并且高压射油管的出口端与压力混合管的倒锥台形的入口端以射流方式连接;所述真空罐进油管与增压器壳体径向垂直联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真空罐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玲,张俊民,王睿,宣伯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易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