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静专利>正文

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178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包括缸体以及位于缸体内腔中并将缸体内腔分隔成前半腔和后半腔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环槽,并且该两个环槽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在上述的两个环槽内均塞接有横截面呈“H”形的密封圈,并且每个密封圈的下半部分与对应环槽的底面之间均形成一个密封储油腔室,所述的活塞上设有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油通道,其中上述的一条进油通道的一端口与临近前半腔的密封储油腔室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前半腔接通,另一条进油通道的一端口与临近后半腔的密封储油腔室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后半腔接通。其解决了缸体与活塞两者之间密封稳定性好的技术问题,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缸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油缸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油压缸,其结构通常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腔中的活塞,该活塞将缸体内腔隔成前半腔和后半腔,缸体由缸筒以及缸筒前端的密封端盖组成,通过交替往上述中前、后半腔内压入压流体来实现活塞在缸体内进行来回往复运动。前半腔与后半腔之间通过嵌入在活塞外周圈密封槽内的活塞密封圈密封,从而实现前、后半腔相互之间的完全密封以提升压流体对活塞的液压推力。目前常用的活塞密封圈有O形密封圈或者唇形密封圈等。当油缸腔室的工作压力达到25MPa以上时,上述中的活塞密封圈就容易发生泄漏。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油压缸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油缸和活塞两者之间配合密封性的油缸密封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包括缸体以及位于缸体内腔中并将缸体内腔分隔成前半腔和后半腔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环槽,并且该两个环槽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在上述的两个环槽内均塞接有横截面呈“H”形的密封圈,并且每个密封圈的下半部分与对应环槽的底面之间均形成一个密封储油腔室,所述的活塞上设有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油通道,其中上述的一条进油通道的一端口与临近前半腔的密封储油腔室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前半腔接通,另一条进油通道的一端口与临近后半腔的密封储油腔室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后半腔接通。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其随着油压系统运行,油液介质压力上升,有部分油液介质由活塞上的进油通道流进到横截面为“H “形密封圈的密封储油腔室内,随着油液介质的不断涌入,上述的密封储油腔室在油液介质的作用力下产生径向膨胀,从而使得横截面为“H “形密封圈的中段部分产生塑性形变并与油缸内侧壁充分接触,油缸工作压力越大,上述中密封圈的塑性形变量也就越大,提升密封圈与油缸内侧壁两者之间的密封稳定性。由此可见,当油缸腔室的工作压力不断提升时,本技术所提供的该种油缸密封结构中油缸与活塞之间的密封稳定性只会相对的进行提升,而不会发生密封处泄漏等问题。作为进一步的技术优选,上述中的进油通道整体的轴向截面呈弧形。该弧形截面的进油通道对油液的流通阻力下,能够提升油缸整体的工作稳定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上述中的活塞内侧壁上平行嵌设有两个杆静密封圈,该两个杆静密封圈相互之间同样保持一定间距。该改进技术方案中的一对杆静密封圈能够避免出现油液从活塞与活塞杆之间渗透的现象,同样能够提升油缸整体的工作稳定性。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其在具体使用中缸体与活塞之间的密封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油缸密封结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油缸密封结构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所提供一种油缸密封结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所提供一种油缸密封结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其中:缸体1、前半腔1-1、后半腔1-2、活塞2、密封圈3、下半部分3-1、密封储油腔室3-2、中段部分3-3、进油通道4、活塞杆5、杆静密封圈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包括缸体I以及位于缸体I内腔中并将缸体I内腔分隔成前半腔1-1和后半腔1-2的活塞2,所述活塞2的外侧壁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环槽,并且该两个环槽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在上述的两个环槽内均塞接有横截面呈“H”形的密封圈3,并且每个密封圈3的下半部分3-1与对应环槽的底面之间均形成一个密封储油腔室3-2,所述的活塞2上设有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油通道4,其中上述的一条进油通道4的一端口与临近前半腔1-1的密封储油腔室3-2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前半腔1-1接通,另一条进油通道4的一端口与临近后半腔1-2的密封储油腔室3-2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后半腔1-2接通。上述中所提供的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其随着油压系统运行,油液介质压力上升,有部分油液介质由活塞2上的进油通道4流进到横截面为“H “形密封圈3的密封储油腔室3-2内,如图2所示,随着油液介质的不断涌入,上述的密封储油腔室3-2在油液介质的作用力下产生径向膨胀,从而使得横截面为“H “形密封圈3的中段部分3-3产生塑性形变并与油缸内侧壁充分接触,油缸工作压力越大,上述中密封圈3的塑性形变量也就越大,提升密封圈3与油缸内侧壁两者之间的密封稳定性。由此可见,当油缸腔室的工作压力不断提升时,本技术所提供的该种油缸密封结构中油缸与活塞2之间的密封稳定性只会相对的进行提升,而不会发生密封处泄漏等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其大体结构域实施例1 一致,如图3所示,但是本实施例中的进油通道4整体的轴向截面呈弧形。该弧形截面的进油通道4对油液的流通阻力下,能够提升油缸整体的工作稳定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其大体结构域实施例2 —致,如图4所示,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活塞2内侧壁上平行嵌设有两个杆静密封圈6,该两个杆静密封圈6相互之间同样保持一定间距。该改进技术方案中的一对杆静密封圈6能够避免出现油液从活塞2与活塞杆5之间渗透的现象,同样能够提升油缸整体的工作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包括缸体(1)以及位于该缸体(1)内腔中并将缸体(1)内腔分隔成前半腔(1‑1)和后半腔(1‑2)的活塞(2),所述活塞(2)的外侧壁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环槽,并且该两个环槽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其特征是在上述的两个环槽内均塞接有横截面呈“H”形的密封圈(3),并且每个密封圈(3)的下半部分(3‑1)与对应环槽的底面之间均形成一个密封储油腔室(3‑2),所述的活塞(2)上设有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油通道(4),其中上述的一条进油通道(4)的一端口与临近前半腔(1‑1)的密封储油腔室(3‑2)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前半腔(1‑1)接通,另一条进油通道(4)的一端口与临近后半腔(1‑2)的密封储油腔室(3‑2)接通,另一端口则与后半腔(1‑2)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密封结构,包括缸体(1)以及位于该缸体(1)内腔中并将缸体(1)内腔分隔成前半腔(1-1)和后半腔(1-2)的活塞(2),所述活塞(2)的外侧壁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环槽,并且该两个环槽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其特征是在上述的两个环槽内均塞接有横截面呈“H”形的密封圈(3),并且每个密封圈(3)的下半部分(3-1)与对应环槽的底面之间均形成一个密封储油腔室(3-2),所述的活塞(2)上设有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油通道(4),其中上述的一条进油通道(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静
申请(专利权)人:罗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