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9968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浆体搅拌槽、阀门、浆体管道、水池、底流泵以及浆体流动沉淀区,通过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上加装三根浆体管道,上游一根为低浓度浆体进入管道,下游一根为清水出口管道,底部一根为较高浓度浆体出口管道,并使进入浆体流动沉淀区的低浓度浆体物料来自外界和浆体搅拌槽中的循环浆体,这种浆体物料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处理后,即可达到满足后续输送或脱水工艺要求的浆体浓度,同时各阀门基于传感检测部件实现自动控制,不仅有效解决了浓度偏差较大物料的浓度处理问题,而且方便了浆体物料的浓度处理工艺,另外整个系统投入成本远小于一套浓缩机设备,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浆体搅拌槽、阀门、浆体管道、水池、底流泵以及浆体流动沉淀区,通过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上加装三根浆体管道,上游一根为低浓度浆体进入管道,下游一根为清水出口管道,底部一根为较高浓度浆体出口管道,并使进入浆体流动沉淀区的低浓度浆体物料来自外界和浆体搅拌槽中的循环浆体,这种浆体物料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处理后,即可达到满足后续输送或脱水工艺要求的浆体浓度,同时各阀门基于传感检测部件实现自动控制,不仅有效解决了浓度偏差较大物料的浓度处理问题,而且方便了浆体物料的浓度处理工艺,另外整个系统投入成本远小于一套浓缩机设备,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使用前景。【专利说明】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浆体管道输送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能够满足浆体管道运输、浓度分离和脱水处理需求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浆体的管道输送或浆体的脱水处理过程中,浆体物料需要满足特定的浓度分布,而且浓度变化不应过大,只有这样才不会对管道输送或脱水处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浆体的泵送主站或起始站,经常出现浆体的分批输送或分级输送,浆体的分批、分级输送时难免会出现浆水结合的情况,而浆水结合将导致结合部的浆体浓度会大大降低,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不符合管道输送及脱水工艺的浓度要求,对管道的安全输送带来较大的隐患,同时脱水处理工艺也会因为浆体浓度的偏低而无法脱水。同时这一部分浓度特征的浆体量相对又不是太大,一般都集中在浆体分批/分级输送中的浆水结合区,对这种不符合后续工艺要求的低浓度浆体,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将低浓度浆体直接排放到一个固定的事故池或工艺池当中,采用自然沉淀,然后将水抽干后,待自然干燥后用汽车运输的方法来解决,具有程序复杂、效率低下、周期长等缺陷。同时因为这种低浓度的浆体量相对不是很大,所以若采用效率较高的浓缩机浓缩的办法来调节浓度的话,又会导致投资成本太高,不划算,尤其是对于在管道输送中间建加压站时,更会大大的提高整个浆体管道的输送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因此现有技术中针对这种在浆体进行长距离管道输送或脱水处理前,因分批级输送中浆水结合导致的低浓度浆体的浓度处理问题,一直没有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创新设计了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浆体搅拌槽、阀门、浆体管道、水池、底流泵以及浆体流动沉淀区,通过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上加装三根浆体管道,上游一根为低浓度浆体进入管道,下游一根为清水出口管道,底部一根为较高浓度浆体出口管道,并使进入浆体流动沉淀区的低浓度浆体物料来自外界和浆体搅拌槽中的循环浆体,这种浆体物料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处理后,即可达到满足后续输送或脱水工艺要求的浆体浓度,有效解决了浓度偏差较大、浓度过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处理问题,提高了规定范围内浓度偏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使之符合管道输送和脱水工艺的要求,同时本技术所述系统整体结构简易,容易实现,投入成本远小于一套浓缩机设备,且处理方案较现有技术中自然风干后采用汽车运输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包括:浆体进入管道1、循环管道3、浆体流动沉淀区4、沉降管道6、清水管道8、回流阀门9、底流泵11、浆体搅拌槽13、清水池14和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顶部入口连接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1,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顶部出口连接于所述清水管道8,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底部出口连接于所述沉降管道6,所述清水管道8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清水池14,所述沉降管道6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浆体搅拌槽13,所述浆体搅拌槽13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循环管道3连通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和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上设置有所述底流泵11,所述循环管道3上设置有所述回流阀门9,还包括有隔离阀2、泵入口阀门12和出口阀门10,所述隔离阀2设置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上,所述泵入口阀门12和出口阀门10设置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流泵11的上游和下游位置,所述循环管道3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隔离阀2下游的浆体进入管道I的侧壁,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口阀门10和底流泵11之间的浆体输出管道15的侧壁,还包括有清水调节阀门7和沉降调节阀门5,所述清水调节阀门7设置于所述清水管道8上,所述沉降调节阀门5设置于所述沉降管道6上,所述各阀门基于传感检测部件实现自动控制,当隔离阀2打开时,所述沉降调节阀门5、清水调节阀门7自动打开,所述泵入口阀门12与所述底流泵11同步开闭,所述回流阀门9和出口阀门10交替工作,即当回流阀门9打开时、出口阀门10关闭,或者当出口阀门10打开时、回流阀门9关闭,且所述回流阀门9基于所述浆体搅拌槽13内设置的浓度检测部件的检测信号自动控制开闭。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隔离阀2设置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的入口端,所述出口阀门10设置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的出口端。进一步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具有倒置锥形沉降结构,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连接于浆体流动沉淀区的锥形顶部入口,所述清水管道8连接于浆体流动沉淀区的锥形顶部出口,所述沉降管道6连接于浆体流动沉淀区的锥形底部出口。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I)、由于本技术创新地在进入浆体搅拌槽和水池的上端安装了一个横切面积比入口管道大得多的、可以使其中的浆体流速大大降低的浆体流动沉淀区,使得流入的浆体能够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中进行沉淀,并能够实现浆体的循环沉降,得到满足后续工艺处理浓度要求的浆体,有效解决了因分批级输送中浆水结合导致的浓度偏差较大、浓度过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处理问题,使得这些浆体符合了管道输送和脱水工艺的要求,提高了浆体利用率;2)、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建造固定的事故池或工艺池并采用汽车运输的方式来处理浆水结合区内较低浓度浆体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浆体管道输送效率;3)、本技术所述系统整体结构简易,构建容易,投入成本很小,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浆体浓度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I一浆体进入管道;2 —隔离阀;3—循环管道;4一浆体流动沉淀区;5—沉降调节阀门;6—沉降管道;7—清水调节阀门;8—清水管道;9 —回流阀门;10 —出口阀门;11—底流泵;12—泵入口阀门;13—浆体搅拌槽;14一清水池;15—浆体输出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包括浆体搅拌槽、阀门、浆体管道、清水池、底流泵以及浆体流动沉淀区,具体的整个系统包括浆体进入管道1、隔离阀2、循环管道3、浆体流动沉淀区4、沉降调节阀门5、沉降管道6、清水调节阀门7、清水管道8、回流阀门9、出口阀门10、底流泵11、泵入口阀门12、浆体搅拌槽13、清水池14和浆体输出管道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包括:浆体进入管道(1)、循环管道(3)、浆体流动沉淀区(4)、沉降管道(6)、清水管道(8)、回流阀门(9)、底流泵(11)、浆体搅拌槽(13)、清水池(14)和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顶部入口连接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1),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顶部出口连接于所述清水管道(8),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底部出口连接于所述沉降管道(6),所述清水管道(8)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清水池(14),所述沉降管道(6)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浆体搅拌槽(13),所述浆体搅拌槽(13)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循环管道(3)连通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1)和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上设置有所述底流泵(11),所述循环管道(3)上设置有所述回流阀门(9),还包括有隔离阀(2)、泵入口阀门(12)和出口阀门(10),所述隔离阀(2)设置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1)上,所述泵入口阀门(12)和出口阀门(10)设置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流泵(11)的上游和下游位置,所述循环管道(3)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隔离阀(2)下游的浆体进入管道(1)的侧壁,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口阀门(10)和底流泵(11)之间的浆体输出管道(15)的侧壁,还包括有清水调节阀门(7)和沉降调节阀门(5),所述清水调节阀门(7)设置于所述清水管道(8)上,所述沉降调节阀门(5)设置于所述沉降管道(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阀门基于传感检测部件实现自动控制,当隔离阀(2)打开时,所述沉降调节阀门(5)、清水调节阀门(7)自动打开,所述泵入口阀门(12)与所述底流泵(11)同步开闭,所述回流阀门(9)和出口阀门(10)交替工作,即当回流阀门(9)打开时、出口阀门(10)关闭,或者当出口阀门(10)打开时、回流阀门(9)关闭,且所述回流阀门(9)基于所述浆体搅拌槽(13)内设置的浓度检测部件的检测信号自动控制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民黄朝兵张贤照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