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8181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3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浆体搅拌槽、阀门、浆体管道、水池、底流泵以及浆体流动沉淀区,通过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上加装三根浆体管道,上游一根为低浓度浆体进入管道,下游一根为清水出口管道,底部一根为较高浓度浆体出口管道,并使进入浆体流动沉淀区的低浓度浆体物料来自外界和浆体搅拌槽中的循环浆体,这种浆体物料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处理后,即可达到满足后续输送或脱水工艺要求的浆体浓度,有效解决了浓度偏差较大、浓度过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处理问题,提高了规定范围内浓度偏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使之符合管道输送和脱水工艺的要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系统整体结构简易,容易实现,投入成本远小于一套浓缩机设备,且处理方案较现有技术中自然风干后采用汽车运输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所述系统包括浆体搅拌槽、阀门、浆体管道、水池、底流泵以及浆体流动沉淀区,通过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上加装三根浆体管道,上游一根为低浓度浆体进入管道,下游一根为清水出口管道,底部一根为较高浓度浆体出口管道,并使进入浆体流动沉淀区的低浓度浆体物料来自外界和浆体搅拌槽中的循环浆体,这种浆体物料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处理后,即可达到满足后续输送或脱水工艺要求的浆体浓度,有效解决了浓度偏差较大、浓度过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处理问题,提高了规定范围内浓度偏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使之符合管道输送和脱水工艺的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整体结构简易,容易实现,投入成本远小于一套浓缩机设备,且处理方案较现有技术中自然风干后采用汽车运输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浆体管道输送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能够满足浆体管道运输、浓度分离和脱水处理需求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浆体的管道输送或浆体的脱水处理过程中,浆体物料需要满足特定的浓度分布,而且浓度变化不应过大,只有这样才不会对管道输送或脱水处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浆体的泵送主站或起始站,经常出现浆体的分批输送或分级输送,浆体的分批、分级输送时难免会出现浆水结合的情况,而浆水结合将导致结合部的浆体浓度会大大降低,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不符合管道输送及脱水工艺的浓度要求,对管道的安全输送带来较大的隐患,同时脱水处理工艺也会因为浆体浓度的偏低而无法脱水。同时这一部分浓度特征的浆体量相对又不是太大,一般都集中在浆体分批/分级输送中的浆水结合区,对这种不符合后续工艺要求的低浓度浆体,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将低浓度浆体直接排放到一个固定的事故池或工艺池当中,采用自然沉淀,然后将水抽干后,待自然干燥后用汽车运输的方法来解决,具有程序复杂、效率低下、周期长等缺陷。同时因为这种低浓度的浆体量相对不是很大,所以若采用效率较高的浓缩机浓缩的办法来调节浓度的话,又会导致投资成本太高,不划算,尤其是对于在管道输送中间建加压站时,更会大大的提高整个浆体管道的输送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因此现有技术中针对这种在浆体进行长距离管道输送或脱水处理前,因分批级输送中浆水结合导致的低浓度浆体的浓度处理问题,一直没有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创新设计了一种简易低成本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浆体搅拌槽、阀门、浆体管道、水池、底流泵以及浆体流动沉淀区,通过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上加装三根浆体管道,上游一根为低浓度浆体进入管道,下游一根为清水出口管道,底部一根为较高浓度浆体出口管道,并使进入浆体流动沉淀区的低浓度浆体物料来自外界和浆体搅拌槽中的循环浆体,这种浆体物料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处理后,即可达到满足后续输送或脱水工艺要求的浆体浓度,有效解决了浓度偏差较大、浓度过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处理问题,提高了规定范围内浓度偏低的浆体物料的浓度,使之符合管道输送和脱水工艺的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整体结构简易,容易实现,投入成本远小于一套浓缩机设备,且处理方案较现有技术中自然风干后采用汽车运输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包括:浆体进入管道1、循环管道3、浆体流动沉淀区4、沉降管道6、清水管道8、回流阀门9、底流泵11、浆体搅拌槽13、清水池14和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顶部入口连接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1,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顶部出口连接于所述清水管道8,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的底部出口连接于所述沉降管道6,所述清水管道8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清水池14,所述沉降管道6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浆体搅拌槽13,所述浆体搅拌槽13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循环管道3连通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和浆体输出管道15,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上设置有所述底流泵11,所述循环管道3上设置有所述回流阀门9。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其中还包括有隔离阀2、泵入口阀门12和出口阀门10,所述隔离阀2设置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上,所述泵入口阀门12和出口阀门10设置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流泵11的上游和下游位置。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循环管道3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隔离阀2下游的浆体进入管道I的侧壁,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口阀门10和底流泵11之间的浆体输出管道15的侧壁。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隔离阀2设置于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的入口端,所述出口阀门10设置于所述浆体输出管道15的出口端。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其中还包括有清水调节阀门7和沉降调节阀门5,所述清水调节阀门7设置于所述清水管道8上,所述沉降调节阀门5设置于所述沉降管道6上。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浆体流动沉淀区4具有倒置锥形沉降结构,所述浆体进入管道I连接于浆体流动沉淀区的锥形顶部入口,所述清水管道8连接于浆体流动沉淀区的锥形顶部出口,所述沉降管道6连接于浆体流动沉淀区的锥形底部出口。一种基于本专利技术所述浆体浓度处理系统进行的浆体浓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浆体进入管道I上的隔离阀2,关闭循环管道3上的回流阀门9,待处理浆体经浆体进入管道I流入浆体流动沉淀区4进行固液沉淀分离; 步骤二、打开清水管道8上的清水调节阀门7,沉淀后浆体流动沉淀区4上部较清的水通过清水管道8流入清水池14 ; 步骤三、打开沉降管道6上的沉降调节阀门5,浆体流动沉淀区4下部沉淀下来的浓度较高的浆体通过沉降管道6进入浆体搅拌槽13中; 步骤四、判定浆体搅拌槽13中的浆体浓度是否满足后续工艺要求,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五,否则执行步骤六; 步骤五、打开浆体输出管道15上的泵入口阀门12、关闭浆体输出管道15上的出口阀门10、打开循环管道3上的回流阀门9,同时启动底流泵11,将浆体搅拌槽13中的浆体经浆体输出管道15、循环管道3和浆体进入管道I循环回流进入浆体流动沉淀区4中,再次进行固液沉淀分离,并重复执行步骤二至四; 步骤六、打开浆体输出管道15上的泵入口阀门12和出口阀门10、关闭循环管道3上的回流阀门9,同时启动底流泵11,将浆体搅拌槽13中的浆体经浆体输出管道15泵送输出。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一至三中所述的隔离阀2、沉降调节阀门5、清水调节阀门7自动同步打开,所述步骤五和步骤六中的回流阀门9和出口阀门10处于自动的交替开闭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基于设置于浆体搅拌槽内浓度检测部件的检测信号与预设标准值的比较而自动进行浆体浓度是否满足要求的判定。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浆体浓度处理方法,其中基于步骤四中的判定结果,通过电控单元自动控制步骤五或步骤六中各阀门和底流泵的开闭工作状态。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本专利技术创新地在进入浆体搅拌槽和水池的上端安装了一个横切面积比入口管道大得多的、可以使其中的浆体流速大大降低的浆体流动沉淀区,使得流入的浆体能够在浆体流动沉淀区中进行沉淀,并能够实现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民黄朝兵张贤照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