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438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可以明显的迅速提高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活性氧信号提早出现,减少植物被病原菌侵染造成的细胞死亡,病原菌在植物体内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保护植物不受病原菌伤害,并且不会抑制植物根部和幼苗的生长,反而对植物有略微的刺激生长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的侧根的生长发育,对环境也不会产生农药的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可以明显的迅速提高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活性氧信号提早出现,减少植物被病原菌侵染造成的细胞死亡,病原菌在植物体内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保护植物不受病原菌伤害,并且不会抑制植物根部和幼苗的生长,反而对植物有略微的刺激生长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的侧根的生长发育,对环境也不会产生农药的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专利说明】一种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及抗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已经被禁止使用。利用诱导剂诱导植物自身产生系统获得抗病性(Systemic AcquiredResistance, SAR)逐渐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自然界中,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早在1861年,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自然界中的某些病原微生物能够对植物产生侵染而造成植物的发病(Schlaich,2011)。自然界中的植物病原微生物主要分为细菌、真菌、病毒、线虫以及卵菌等(Durrant and Dong, 2004)。植物对病原菌的感知拥有相当敏感的机制,当植物感知外源的病原菌的存在时,便会启动下游的信号通路,诱导出相应的抗性反应。植物除了直接的感知病原菌的病原分子相关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或者无毒的因子(avirulence factors)而诱导下游抗性外,也能通过一些间接的因素诱导植物的抗病反应。植物细胞壁在病原菌入侵植物时起到了最初的屏障作用,从而阻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侵入。已有研究表明,多种植物激活剂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抗性以抵抗病原菌的入侵。例如BTH(苯并噻二唑)、噻菌灵(PBZ)、糖精(saccharide, BIT)、2,6_ 二氯异烟酸(INA)、β-氨基丁酸(ΒΑΒΑ)、茉莉酸甲酯(MeJA)等,其能诱导植物内的防御机制,起到抗病防病的作用。这种诱导剂本身无毒或者低毒性,对环境也没有损害,所以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型农药。然而,传统的植物激活剂(例如BTH)存在水溶性差、影响植物生长等问题。新型化合物5_(环丙烷甲基)-6_甲基-2-(2-吡唳基)嘧唳-4-醇(5_(cyclopropylmethyl)-6-methyl_2-(2-pyridyl) pyrimidin-4-ol)由英国 Maybridge (http://www.maybridge.com/)公司合成,为白色粉末晶体状,易溶于水,ACD编号为MFCD00179427。该新型化合物由不同化学基团组合而成,但人们对该化合物的功能作用、作用对象、靶点位置等却并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植物激活剂,能够迅速提高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同时不会抑制根和幼苗的生长,而且能够促进植物的侧根的生长发育,而且对环境也不会产生农药的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新型植物激活剂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新型植物激活剂的诱导植物抗性的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⑴的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权利要求】1.式(I)的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 2.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所述式(I)化合物和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5.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6.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式(I)化合物诱导植物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式(I)化合物溶于水后,施用于植物的叶面或根部。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用的方式为喷施。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式(I)化合物溶于水后,喷施于植物的叶面。【文档编号】A01P3/00GK104012537SQ201310535851【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专利技术者】姚楠, 孙铁军, 陆赟, 鸣坂义弘, 鸣坂真理 申请人:中山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式(I)的吡啶基嘧啶醇类化合物在植物诱导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楠孙铁军陆赟鸣坂义弘鸣坂真理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