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116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氰霜唑(A)和宁南霉素(B),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果树、花卉、棉花、水稻、小麦、水稻、油菜、蔬菜的病害防治,尤其是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氰霜唑(A)和宁南霉素(B),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果树、花卉、棉花、水稻、小麦、水稻、油菜、蔬菜的病害防治,尤其是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专利说明】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具体是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其它不科学的用药方式,已经导致许多病害如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等对当前使用的很多农药产生了抗性,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同时,频繁施药又造成农民经济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加剧,在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化学防治上表现尤为关出。氰霜唑英文通用名Cyazofamid,化学名称4_氯_2_氰基_5_对甲基苯基-咪唑-1-N,N-二甲基磺酰胺,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生产的一种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作用于细胞色素bcl中的Qi位点,不同于甲氧基丙烯酸酯(是细胞色素bcl中QO抑制剂)。氰霜唑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持效期长,且耐雨水冲刷,也具有一定的内吸和治疗活性。氰霜唑对卵菌所有生长阶段均有作用,可防治霜霉病和疫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有出色防治效果的含有氰霜唑的安全、增效复配杀菌组合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氰霜唑(A)与宁南霉素(B)以一定比例复配,对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宁南霉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抗生素类生物农药,由诺尔斯链霉菌西昌变种(Streptomycesnourseivar ?xichangens isn *var)产生;目前主要用于防治番爺、辣椒、烟草等作物病毒病。宁南霉素作用机理与氰霜唑不同,(A)与(B)复配对霜霉病、白粉病的增效作用可能来自(A)药剂治疗作用和(B)药剂保护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即以氰霜唑(A)为一种有效成分、以宁南霉素(B)为另一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 1-1: 50,较好的比例为10: 1-1: 1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包括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1% -90% ο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载体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 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果树、花卉、棉花、小麦、水稻、油菜、蔬菜等作物的病害,尤其是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病害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3)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有利于克服病害抗性和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4)扩大防治谱,在防治作物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的同时防治病毒病。【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一些问题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以氰霜唑(A)为一种有效成分,以宁南霉素(B)为另一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组合对多种作物病害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生物测定实例1:氰霜唑和宁南霉素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病菌本试验采用盆栽法。用毛笔蘸取10°C左右的蒸馏水洗下采自田间的带有霜霉病菌的黄瓜叶片背面的孢子囊,配成3 X IO5个孢子囊/mL的悬浮液。选取长势一致的两片真叶期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瓜苗,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处理大约5mL。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以喷施等量清水的为空白对照。药剂处理24h后喷雾接种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接种后将黄瓜苗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相对湿度100%,温度15-20°C )培养,24h后保持温度16-24°C、相对湿度90%左右保湿诱发,5d后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分级标准O级:叶片无病斑;I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药效计算方法:Σ (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病情指数(%) = - x 100 调查总叶数x9(对照病情指数一处理病情指数).防治效果(%) = - X 100 对照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 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tl,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tl/供试药剂EC5tl) X 100理论毒力指数(TTI) = 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 X 100当CTC ( 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 < CTC < 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 ^ 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毒力测定结果参见表1表1氰霜唑与宁南霉素的系列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氰霜唑(A)和宁南霉素(B),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 1-1: 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10: 1-1: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 散粒剂。【文档编号】A01P3/00GK103918658SQ201410174346【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专利技术者】杨立平, 王新军, 曹明章, 赵娜, 李鹏飞, 孔建 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氰霜唑(A)和宁南霉素(B),A与B的质量比例为50∶1‑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平王新军曹明章赵娜李鹏飞孔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