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8297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冷轧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过程中合金的加入顺序,首先加入P铁,然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最后加入Mn铁,使合金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钢水高氧值条件下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到钢渣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精炼过程中合金加入顺序的改变,有效地降低了由于P铁、Si铁中的Nb、V、Ti有害元素在钢水中的含量,Nb、V、Ti含量均降低到10PPm以下,同时提高了硅钢的电磁性能,铁损平均降低P1.5=0.30W/Kg,磁感值平均提高B5000=0.010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冷轧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过程中合金的加入顺序,首先加入P铁,然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最后加入Mn铁,使合金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钢水高氧值条件下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到钢渣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精炼过程中合金加入顺序的改变,有效地降低了由于P铁、Si铁中的Nb、V、Ti有害元素在钢水中的含量,Nb、V、Ti含量均降低到10PPm以下,同时提高了硅钢的电磁性能,铁损平均降低P1.5=0.30W/Kg,磁感值平均提高B5000=0.010T。【专利说明】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
技术介绍
娃钢的最关键的技术指标是电磁性能,即要求低铁损和闻磁感,钢中的有害残余元素的含量多少对电工钢的电磁性能影响起到关键作用,残余元素的控制主要体现在炼钢的精炼过程中,目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合金全部在精炼过程中添加,合金的传统添加顺序是:加入脱氧Al线段一加入Mn铁一加入硅铁一加入P铁,钢水到精炼RH时,钢水中有大量的氧和碳元素,硅钢RH精炼的过程中首先脱碳,然后脱氧,脱氧后加入各种合金元素调整化学成分。通常Al是最好的脱氧剂,采用Al脱氧可以将钢水中的氧值控制到OPPm,钢水中几乎没有氧分子,这样后续加入的合金就不能被氧化,使钢中的化学成分容易控制准确。但是磷铁和硅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Nb、V、Ti等元素,在钢中没有氧分子的情况下不能形成氧化物而上浮,这些元素形成氮碳化物,这些氮碳化物颗粒小,通常在10~IOOnm,而且数量多,在冷轧板连续退火过程中阻碍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影响硅钢的电磁性能,这种氮碳化物含量越多,硅钢的电磁性能越坏,目前成品化学成分检测显示Nb、V、Ti的含量均在40ppm以上。以50W800为例铁损值达到Pl.5 = 5.0W/Kg、磁感值B5000 = 1.732T,铁损值较高,磁感略低,电磁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在精炼过程中,促使合金中的Nb、V、Ti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从而达到去除或减少Nb、V、Ti有害元素含量的目的,减少氮碳化物的生成,减少阻碍硅钢冷轧板连退过程再结晶晶粒的长大,使晶粒长大,降低铁损值,提高无铝硅钢电磁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改变冷轧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过程中合金的加入顺序,首先加入磷铁,然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最后加入Mn铁,使合金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钢水高氧值条件下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到钢渣中,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I)钢水到达RH精炼时,氧值范围在300~1200PPm,钢水温度范围1600~1700°C;2)当RH真空度达到12~15KPa时,钢水开始循环,然后向钢水中加入磷铁,磷铁的加入量包括钢种设计的成分要求量外加损失量,钢水中氧含量在300~1200PPm之间,磷铁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与钢水中的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如氧化铌、氧化钒和氧化钛,这些氧化物颗粒大、比重小,很容易上浮,随着钢水的循环过程上浮到钢渣中;3)当RH炉脱碳完成15~30分钟后,此时钢水的氧含量为250~500PPm,加入硅铁,硅铁的加入量根据钢水当时检测的氧含量以及钢种设计的成分要求计算,硅铁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高氧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氧化上浮到钢渣中,降低了钢种有害夹杂物的含量,整个过程减少Nb、V、Ti形成有害N化物的数量,Nb、V、Ti含量由40PPm左右降低到1PPm以下,达到纯净钢种的目的;4)在RH精炼的脱氧硅与合金硅加入完成并循环5~10分钟后加入金属Mn,金属Mn的加入量根据钢种设计的化学成分要求计算。所述合金中:Mn铁为含锰100%的电解Mn、硅铁为含硅70%、含碳C≤0.02%的低碳硅铁、磷铁为含磷25%、含碳CS0.02%的低碳磷铁,合金的粒度为30~8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精炼过程中合金加入顺序的改变,有效地降低了由于P铁、Si铁中的Nb、V、Ti有害元素在钢水中的含量,其中Ti元素由原来的平均40PPm,降低至Ij 1PPm以下,Nb由30PPm降低到1PPm以下、V由40PPm降低到1PPm以下,降低了氮碳化物有害第二相的数量,同时提高了硅钢的电磁性能,铁损平均降低Pl.5=0.30W/Kg,磁感值平均提高 B5000 = 0.010T。【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以50W800规格,100吨钢水为例,本专利技术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首先加入磷铁,然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最后加入Mn铁,使合金中的有害元素Nb、V、Ti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I)钢水到达RH精炼时,氧值800PPm,钢水温度范围1650~1680°C ;2)当RH主阀开启后,真空度达到12~15KPa时,钢水开始循环,然后向钢水中加入P铁80Kg,氧值为600PPm,磷铁中的有害元素Nb、V、Ti与钢水中的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如氧化铌、氧化钒和氧化钛,这些氧化物颗粒大、比重小,很容易上浮,最终随着钢水的循环过程上浮到钢渣中;3)当RH炉脱碳完成20分钟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950Kg,氧值为300PPm,在RH精炼过程中硅铁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高氧的作用下有部分被氧化上浮到钢渣中,降低了钢种有害夹杂物的含量,整个过程减少Nb、V、Ti形成N化物的数量,Nb、V、Ti均降低到1PPm以下,达到纯净钢种的目的,4)在RH精炼的脱氧硅与合金硅加入完成循环10分钟后加入金属Mn量260Kg。对比例I的RH精炼过程按传统顺序添加合金:先加入脱氧Al线段脱氧,然后加入Mn铁,其次加入硅铁,最后加入P铁,钢水到精炼RH时,硅钢RH精炼的过程中首先脱碳,然后脱氧,脱氧后再加入各种合金元素调整化学成分。实施例1与对比例I熔炼化学成分对比(单位Wt%)见表1。实施例1与对比例I硅钢退火后检验的电磁性能见表2。表1【权利要求】1.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冷轧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过程中合金的加入顺序,首先加入磷铁,然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最后加入Mn铁,使合金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钢水高氧值条件下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到钢渣中,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钢水到达RH精炼时,氧值范围在300~1200PPm,钢水温度范围1600~1700°C; 2)当RH真空度达到12~15KPa时,钢水开始循环,然后向钢水中加入磷铁,磷铁的加入量包括钢种设计的成分要求量外加损失量,钢水中氧含量在300~1200PPm之间,磷铁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生成氧化物随着钢水的循环过程上浮到钢渣中; 3)当RH炉脱碳完成15~30分钟后,钢中氧含量为250~500PPm,加入硅铁,硅铁的加入量根据钢水当时检测的氧含量以及钢种设计的成分要求计算,硅铁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氧的作用下被氧化上浮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冷轧无铝无取向硅钢的RH精炼过程中合金的加入顺序,首先加入磷铁,然后加入脱氧硅铁和成分硅铁,最后加入Mn铁,使合金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钢水高氧值条件下形成大颗粒氧化物上浮到钢渣中,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钢水到达RH精炼时,氧值范围在300~1200PPm,钢水温度范围1600~1700℃;2)当RH真空度达到12~15KPa时,钢水开始循环,然后向钢水中加入磷铁,磷铁的加入量包括钢种设计的成分要求量外加损失量,钢水中氧含量在300~1200PPm之间,磷铁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生成氧化物随着钢水的循环过程上浮到钢渣中;3)当RH炉脱碳完成15~30分钟后,钢中氧含量为250~500PPm,加入硅铁,硅铁的加入量根据钢水当时检测的氧含量以及钢种设计的成分要求计算,硅铁中的有害残余元素Nb、V、Ti在氧的作用下被氧化上浮到钢渣中;4)在RH精炼的脱氧硅铁与成分硅铁加入完成并循环5~10分钟后加入Mn铁,Mn铁的加入量根据钢种设计的化学成分要求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旭张仁波林棡高振宇陈春梅马云龙张智义袁晧李亚东李文权刘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