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1088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蒸汽增压泵、第二蒸汽增压泵、第三蒸汽增压泵以及第一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一蒸汽增压泵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蒸汽增压泵、所述第三蒸汽增压泵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还包括一缓冲冷凝罐、一罗茨真空泵以及一螺杆真空泵;所述缓冲冷凝罐的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的出气口,所述缓冲冷凝罐的出气口通过一真空分配管连通至所述罗茨真空泵的进气口;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螺杆真空泵的进气口;所述螺杆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一系统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源浪费少、粉尘污染少、不惧高温、能耗低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蒸汽增压泵、第二蒸汽增压泵、第三蒸汽增压泵以及第一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一蒸汽增压泵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蒸汽增压泵、所述第三蒸汽增压泵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还包括一缓冲冷凝罐、一罗茨真空泵以及一螺杆真空泵;所述缓冲冷凝罐的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的出气口,所述缓冲冷凝罐的出气口通过一真空分配管连通至所述罗茨真空泵的进气口;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螺杆真空泵的进气口;所述螺杆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一系统排气口。本技术具有能源浪费少、粉尘污染少、不惧高温、能耗低等诸多优点。【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中的抽真空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冶炼行业中,特种钢铁的转炉中需要对钢水进行真空脱气处理,即在一定真空条件下对钢水进行脱氧、脱氢、脱氮处理。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发现,钢水中的氢和氮会导致冒渣现象,从而导致钢水无法浇注或钢材轧制后产生废品,因此在精炼过程中必须对钢水进行真空脱气处理。在具有真空脱气功能的精炼设备中,VD/V0D装置和RH装置运用最为广泛。RH (真空循环脱气)装置是一种钢水吸入式循环处理的真空精炼方法,其真空室下部设有两支插入管,可插入下面钢水罐的钢液中,对其中一支插入管吹入惰性气体氩气(Ar),使钢液向上流动进入真空室处理,通过另一支插入管将钢水回流到钢水罐中,如此进行循环处理,其优点在于处理时间短、成本低、能够与转炉连铸匹配,因而大量应用与转炉工序。VD/V0D (真空脱气/真空吹氧脱气)装置则是将钢水罐放置在真空密封罐内进行真空处理,处理时间短、钢水处理量大。上述各种真空脱气冶炼炉在冶炼过程中都会排出大量冶炼气体,由于真空冶炼炉内接近真空,其气压远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冶炼气体不可能直接排出,因此要使用专用的抽真空设备,对气体多次增压处理才能排出。在现有技术的真空冶炼炉中,大多使用多级(五级或六级)全蒸汽喷射泵组成的真空系统作为冶炼气体的抽真空设备,包括前端三级的增压蒸汽泵、后端二级的蒸汽喷射泵,以及三个蒸汽中间中央冷凝器,用于避免过多的水蒸汽对系统真空造成影响;也有一些使用全机械真空泵组成的真空系统作为真空脱气设备,包括前端二级或三级罗茨泵以及后端一级干式螺旋泵。多级全蒸汽喷射泵组成的真空脱气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所述蒸汽的一般来源自转炉时产生的余热蒸汽和自备的燃煤锅炉产生的蒸汽。在水被加热变成蒸汽、蒸汽通过管道阀门输送,蒸汽喷射减压相变等过程中,蒸汽作为一种能源被消耗,能量的转换效率非常低,能源消耗巨大。而且,若是采用燃煤锅炉产生蒸汽,蒸汽及其冷凝水会夹带冲刷大量炉灰和精炼出来的有害物质溶入水中,以及生产过程产生的近120分贝的噪音,都会造成环境的重大污染。全机械真空泵组成的真空脱气系统,不需要消耗蒸汽,而是采用电能驱动机械泵抽真空,其消耗的能量(转换成热量大卡)同比蒸汽喷射泵要节省了 80%左右,但机械真空泵很难处理高温以及粉尘含量较高的气体,因此在采用机械真空泵作为真空冶炼炉的真空系统需要在系统之前配备真空布袋式过滤器以及降温装置,而且转炉产生的余热蒸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只能散失。该系统稳定性较差,故障率较高,而且成本较高,一套完整的机械真空泵的真空系统的生产成本比一套完整的蒸汽喷射泵的真空系统的生产成本要贵4-5倍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真空脱气设备存在的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过高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蒸汽增压泵、第二蒸汽增压泵、第三蒸汽增压泵以及第一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一蒸汽增压泵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蒸汽增压泵、所述第三蒸汽增压泵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还包括一缓冲冷凝罐、一罗茨真空泵以及一螺杆真空泵;所述缓冲冷凝罐的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的出气口,所述缓冲冷凝罐的出气口通过一真空分配管连通至所述罗茨真空泵的进气口 ;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螺杆真空泵的进气口 ;所述螺杆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一系统排气口。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还包括第四蒸汽增压泵、第五蒸汽增压泵、第二中央冷凝器及第三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通过所述第四蒸汽增压泵连通至所述第二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二中央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五蒸汽增压泵连通至所述第三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三中央冷凝器的排气口连通至所述系统排气口。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还包括一第二罗茨真空泵以及一第二螺杆真空泵;所述缓冲冷凝罐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真空分配管连通至所述第二罗茨真空泵的进气口 ;所述第二罗茨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二螺杆真空泵的进气口 ;所述第二螺杆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系统排气口。所述螺杆真空泵和/或所述第二螺杆真空泵可以用一直排式气冷罗茨泵代替,所述罗茨真空泵和/或所述第二罗茨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直排式气冷罗茨泵的进气口 ;所述直排式气冷罗茨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系统排气口。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二中央冷凝器或所述第三中央冷凝器,其顶部设有一冷却液入口,其底部设有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蒸汽增压泵、所述第二蒸汽增压泵、所述第三蒸汽增压泵、所述第四蒸汽增压泵及所述第五蒸汽增压泵分别设有一蒸汽入口。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还包括一冷冻机,所述缓冲冷凝罐为一夹套式冷凝罐,包括一罐体及包覆在所述罐体外表面的冷却液夹层,所述冷却液夹层的冷却液入口通过一冷凝盘管连通至所述冷冻机,所述冷却液夹层的冷却液出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冷冻机。所述缓冲冷凝罐的进气口处设有一气动隔断阀,所述罗茨真空泵的进气口处设有一气动隔断阀,所述螺杆真空泵的进气口处设有一气动隔断阀,所述螺杆真空泵的出气口处设有一气动隔断阀。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与所述第四蒸汽增压泵之间设有一气动隔断阀;所述第三中央冷凝器的出气口处设有一气动隔断阀。本技术优点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喷射泵与机械真空泵混合组成的真空系统,具有能源浪费少、粉尘污染少、不惧高温、能耗低等诸多优点。国内目前所用的真空冶炼炉(RH,VD, VOD等真空炉)绝大多数为蒸汽喷射泵时真空系统,都可以将其改造成本技术所述的真空系统,改造成本较低,改进效果明显,可以节省能源40%左右,大幅降低冶炼炉产生的粉尘对真空效果的不良影响。【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技术。应当理解,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拟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蒸汽增压泵1、第二蒸汽增压泵2、第三蒸汽增压泵3以及第一中央冷凝器11 ;第一蒸汽增压泵I依次通过第二蒸汽增压泵2、第三蒸汽增压泵3连通至第一中央冷凝器11 ;还包括一缓冲冷凝罐21、一罗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真空脱气冶炼炉的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蒸汽增压泵、第二蒸汽增压泵、第三蒸汽增压泵以及第一中央冷凝器;所述第一蒸汽增压泵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蒸汽增压泵、所述第三蒸汽增压泵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缓冲冷凝罐、一罗茨真空泵以及一螺杆真空泵;所述缓冲冷凝罐的进气口连通至所述第一中央冷凝器的出气口,所述缓冲冷凝罐的出气口通过一真空分配管连通至所述罗茨真空泵的进气口;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所述螺杆真空泵的进气口;所述螺杆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至一系统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潇然荣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零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伊莱茨流体装备有限公司潇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