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包括前模转呵,所述前模转呵包含第一驱动器、前模转盘及相互叠层设置的前模板和前模座板,所述前模转盘位于所述前模板上,且所述前模转盘还与所述前模板枢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装配于所述前模板并驱使所述前模转盘转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色模具在双色注塑机没有旋转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各种双色产品的生产,从而简化了双色注塑机的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色模具具有结构简单及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色模具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成型两种颜色的产品的双色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消费品,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加速了物质消费品的需求量,而塑胶制品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塑胶制品大多数是由注塑模具所成型的,借助注塑模具能高效地成型出所需外形的塑胶制品,从而加速了注塑模具的发展步伐。其中,对于现有成型具有两种颜色的塑胶制品时,必须借助具有旋转功能的双色注塑机才能实现,当注塑模具与不具有旋转功能的双色注塑机配合时,则注塑模具没法实现各种双色产品的生产要求,从而缩小了现有的注塑模具的适应范围,使得双色注塑机的结构复杂,并增加了双色注塑机的成本。因此,急需要一种扩大适用范围,并能简化双色注塑机的结构和降低双色注塑机成本的双色模具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大适用范围,并能简化双色注塑机的结构和降低双色注塑机成本的双色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双色模具,包括前模转呵,其中,所述前模转呵包含第一驱动器、前模转盘及相互叠层设置的前模板和前模座板,所述前模转盘位于所述前模板上,所述前模转盘还与所述前模板相枢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装配于所述前模板,且所述第一驱动器驱使所述前模转盘转动。较佳地,所述前模转呵还包含第一中间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模转盘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驱动器为一旋转驱动器,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包含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前模转盘上。较佳地,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还包含第一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枢接于所述前模板上,且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较佳地,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及第一中间齿轮的齿径呈逐渐变小的设置。较佳地,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的齿径比之范围为2:1~4:1。较佳地,所述第二齿轮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贯穿所述第二齿轮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装配有一滚动轴承,所述前模板具有呈配合穿置于所述滚动轴承内的配口 ^rftl ο较佳地,所述配合轴穿过所述滚动轴承并穿设于所述前模转盘内。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双色模具的前模转呵包含第一驱动器、前模转盘及相互叠层设置的前模板和前模座板,从而使得第一驱动器能驱使前模转盘在前模板上做旋转的运动,以满足本技术的双色模具在与双色注塑机配合去生产各种双色产品时对旋转作动的工艺要求,从而扩大了本技术的双色模具的适应范围,并简化了与本技术双色模具配合的双色注塑机的结构,还降低了与本技术双色模具配合的双色注塑机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色模具的前模转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前模转呵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双色模具包括前模转呵10,该前模转呵10包含第一驱动器11、前模转盘12及叠层设置的前模板13和前模座板14。前模转盘12位于前模板13上,具体是位于前模板13的正上方,且前模转盘12还与前模板13枢接,以使得前模转盘12能相对前模板13进行旋转,较优的是,前模转盘12在旋转时所形成的旋转面与前模板13相平行,以使得前模转盘12和前模板13对空间的需求量更小。第一驱动器11装配于前模板13上,且第一驱动器11驱使前模转盘12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第一驱动器11能精准可靠地驱使前模转盘12旋转,故前模转呵10还包含第一中间传动组件15,第一中间传动组件15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器11连接,第一中间传动组件15的另一端与前模转盘12连接,较优的是,第一驱动器11为一旋转驱动器(如电机),第一中间传动组件15包含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151及第二齿轮152,第一齿轮151安装在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上,第二齿轮152安装在前模转盘12上,以精准可靠地驱使前模转盘12于前模板13上转动,为增加第一驱动器11对前模转盘12的驱动距离,并能改变对前模转盘12的驱动速度,故第一中间传动组件15还包含第一中间齿轮153,第一中间齿轮153枢接于前模板13上,且第一中间齿轮153分别与第一齿轮151及第二齿轮152哨合传动。为使得前模转盘12的旋转更精准,故第二齿轮152、第一齿轮151及第一中间齿轮153的齿径呈逐渐变小的设置;可选择地,第二齿轮152与第一中间齿轮153的齿径比之范围为2:1?4:1,以确保第二齿轮152在第一中间齿轮153做高速旋转时仍维持较低的转速,因此,更能确保前模转盘12所旋转的角度来提高双色产品成型的质量。更具体地,如下:较优者,第二齿轮152呈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贯穿第二齿轮152形成一安装腔1521,安装腔1521内装配有一滚动轴承1522,该滚动轴承1522与安装腔1521紧密配合,前模板13具有呈配合穿置于滚动轴承1522内的配合轴131,较优的是,配合轴131是竖直地由前模板13朝滚动轴承1522所延伸出,以使得第二齿轮152通过滚动轴承1522而便于与配合轴131之间的装拆,还使得第二齿轮152通过滚动轴承1522与配合轴131之间的旋转更灵活;可选择地,配合轴131穿过滚动轴承1522并穿设于前模转盘12内,以对前模转盘12进行更可靠的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双色模具的前模转呵10包含第一驱动器11、前模转盘12及相互叠层设置的前模板13和前模座板14,从而使得第一驱动器11能驱使前模转盘12在前模板13上做旋转的运动,以满足本技术的双色模具在与双色注塑机配合去生产各种双色产品时对旋转作动的工艺要求,从而扩大了本技术的双色模具的适应范围,并简化了与本技术双色模具配合的双色注塑机的结构,还降低了与本技术双色模具配合的双色注塑机的成本。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色模具,包括前模转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转呵包含第一驱动器、前模转盘及相互叠层设置的前模板和前模座板,所述前模转盘位于所述前模板上,所述前模转盘还与所述前模板相枢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装配于所述前模板,且所述第一驱动器驱使所述前模转盘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模具,包括前模转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转呵包含第一驱动器、前模转盘及相互叠层设置的前模板和前模座板,所述前模转盘位于所述前模板上,所述前模转盘还与所述前模板相枢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装配于所述前模板,且所述第一驱动器驱使所述前模转盘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转呵还包含第一中间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模转盘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一旋转驱动器,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包含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前模转盘上。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君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