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车号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112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边,用于获取列车车号图像的图像获取设备,为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补光的补光源,以及触发装置;与所述补光源、触发装置及图像获取设备相连,根据所述触发装置发出的启动信号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和补光源开启的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相连的图像识别器。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AEI设备而言,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无需在列车上安装电子识别标签,进而能够避免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列车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而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车号识别系统
本技术涉及列车车号识别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列车车号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铁路运输以其运输量大、快捷、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在交通运输领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列车作为铁路运输的核心部分,对列车的高效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正常进行的重中之重。中国是铁路运输大国,拥有着大量的列车。为了对列车实现高效管理,每当列车进站时,都需要记录该车辆的车号进行记录。传统通常采用人工观察记录的方式实施列车车号的识别记录,这种方式首先需要配置专门的记录员,其次人工识别记录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解决人工识别记录列车车号,目前广泛采用车号识别设备(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ΑΕΙ)识别列车车号,车号识别设备需要在每辆列车上安装电子识别标签,在轨道上安装ΑΕΙ设备以采集列车的车号。上述采用AEI设备对列车车号识别的方式无需配置专门的记录员,同时能够较高效地记录列车车号,而且识别记录的误差率较低。但是,上述方式需要在列车的车身上设置电子识别标签。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而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以解决目前的AEI设备的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边,用于获取列车车号图像的图像获取设备,为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补光的补光源,以及触发装置;与所述补光源、触发装置及图像获取设备相连,根据所述触发装置发出的启动信号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和补光源开启的第一控制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相连的图像识别器。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补光源的光线投射方向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摄像方向呈设定角度,其中,0° <设定角度<90°,所述补光源的投射方向为水平方向。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补光源为高亮光源,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工业相机或监控相机。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补光源为频闪补光源,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全局曝光相机,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快门动作和所述补光源的频闪动作同步的第二控制器。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触发装置为激光测距仪、激光对射仪、雷达或磁钢组件。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轨道基础面上的安装座,所述补光源和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边,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控制器和图像识别器的防护机柜,所述安装座为水泥座,且内部埋设有与所述防护机柜底部的穿线孔相通的穿线管。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容纳所述补光源和图像获取设备的防尘罩,以及设置在所述防尘罩与所述补光源和图像获取设备相对应的部位的玻璃窗。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玻璃窗的玻璃为全透玻璃。本技术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列车车号的图像以及识别列车车号的图像最终实现对列车车号的识别,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AEI设备而言,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无需在列车上安装电子识别标签,进而能够避免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列车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而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解决了目前的AEI设备的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导致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考附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车号识别系统,所述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包括图像获取设备4、补光源2、触发装置7、第一控制器3和图像识别器,其中,上述图像获取设备4和补光源2和触发装置7均设置在轨道I边,图像获取设备4用于获取列车车号的图像,通常图像获取设备4为相机。为了提高对列车车号图像的获取质量,上述图像获取设备4优选为工业相机或监控相机。补光源2用于为图像获取设备4补光,以实现图像获取设备4的正常拍照。第一控制器3与补光源2、触发装置7及图像获取设备4相连,根据触发装置7发出的启动信号控制图像获取设备4和补光源2开启,当触发装置7检测到列车或列车距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设定距离时发出启动信号,第一控制器3接收启动信号,根据启动信号控制图像获取设备4和补光源2开启。图像识别器与图像获取设备4相连,用于识别图像获取设备4获取的列车车号图像。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触发装置检测到列车经过或者列车距离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设定距离时,发出触发信号,第一控制器3接收触发信号,根据触发信号控制图像获取设备4和补光源2开启,补光源2为图像获取设备4的图像获取工作补光,图像获取设备4开始获取图像,图像识别器与图像获取设备4相连,用于识别列车车号图像。通过上述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列车车号的图像以及识别列车车号的图像实现对列车车号的识别,相比于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AEI设备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无需在列车上安装电子识别标签,进而能够避免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列车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而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在获取列车车号图像的过程中,由于列车车体的表面较光滑,补光源2的照射势必会造成较大的反光,这种情况下图像获取设备4获取的列车车号图像具有较大程度的曝光,进而影响图像识别器对列车车号图像的识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补光源2的光线投射方向与图像获取设备4的摄像方向呈设定角度,其中设定角度需要满足下面要求,即0° <设定角度<90°,所述补光源2的投射方向为水平方向。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补光源2为高亮光源,图像获取设备4为工业相机或监控相机,以提高所获取的列车车号图像的质量,更为优选的,上述图像获取设备4可以采用全局曝光相机。通常情况下,补光源2为常亮光源,这势必会造成补光源2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电能过多损耗,同时也会降低补光源2的寿命,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的补光源2为频闪补光源,频闪补光源采用频闪的方式能够缩短其工作时间,进而能够减低电能损耗,也能够降低寿命。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控制图像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轨道边,用于获取列车车号图像的图像获取设备,为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补光的补光源,以及触发装置; 与所述补光源、触发装置及图像获取设备相连,根据所述触发装置发出的启动信号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和补光源开启的第一控制器; 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相连的图像识别器。

【技术特征摘要】
1.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轨道边,用于获取列车车号图像的图像获取设备,为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补光的补光源,以及触发装置; 与所述补光源、触发装置及图像获取设备相连,根据所述触发装置发出的启动信号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和补光源开启的第一控制器; 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相连的图像识别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光源的光线投射方向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摄像方向呈设定角度,其中,0°<设定角度<90°,所述补光源的投射方向为水平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源为高亮光源,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工业相机或监控相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源为频闪补光源,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全局曝光相机,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快门动作和所述补光源的频闪动作同步的第二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铮许皓孙希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兴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