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34514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在制备聚丙烯腈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该高分子交联剂中的多金属氧簇单元具有电致变色性质,因此,使用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制备的聚丙烯腈具有电致变色的性能,从而在用电安全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反应容易控制、产物纯度高、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联剂
,尤其涉及一种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如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 通过共混的方法或者在聚合物骨架中引入电致变色基团,是两类制备电致变色材料的方法。其中,由于共混的方法容易产生相分离而导致所得材料均匀性差,因此共混的方法在现实生产中的可行性并不高。与共混的方法相比,将电致变色基团引入聚合物骨架可以同时保证聚合物具有电致变色的性质和较好的均匀性,是目前制备电致变色材料的主要方法。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有许多类具有电致变色性质的物质。其中,多金属氧簇(Polyoxometalates,简写POMs)是一类具有特定分子结构与组成的无机阴离子纳米簇合物,由前过渡金属钒、钥、钨等元素通过氧配位桥连而形成。其外围由多个四正丁基铵阳离子来中和电荷。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利用多金属氧簇单元具有电致变色性质,以多金属氧簇为电致变色基团,合成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化学式如式I所示,[n‑(C4H9)4N]3(MnMo6O24)C14H20N2O2式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化学式如式I所示, [n- (C4H9) 4N] 3 (MnMo6O24) C14H20N2O2 式 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交联剂,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式II所示, 3.—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子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l)将丙烯酸、三氧甲基氨基甲烷和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 二氢喹啉溶于乙醇中,回流反应,脱溶后分离,得到N-[l,3- 二羟基)-2-(羟甲基)-2-丙基]-丙烯酰胺;步骤 a2)将[n-(C4H9)4Ν]4[α -Mo8O26]、Mn (CH3COO) 3.Η20 和所述 N-[1,3- 二羟基)_2_(羟甲基)-2-丙基]-丙烯酰胺在乙腈中混合,回流反应,得到高分子交联剂。4.一种含多金属氧簇的高分子交联剂,化学式如式III所示, [n- (C4H9) 4N] 3 (MnMo6O24) C42H56N2O6 式III。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交联剂,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式IV所示, 6.一种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分子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l)将3,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5-溴-1-戊烯和碳酸钾混合于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后脱溶,利用二氯甲烷和水进行分液,收集有机相,提纯后得到3,5-双(戊-4-烯-1-氧基)苯甲酸甲酯; 步骤b2)将所述3,5-双(戊-4-烯-1-氧基)苯甲酸甲酯溶解在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混合,搅拌后脱溶,利用乙酸乙酯和盐酸进行分液,收集有机相,洗涤,干燥,过滤脱溶后得到3,5-双(戊-4-烯-1-氧基)苯甲酸; 步骤b3)将所述3,5-双(戍-4-烯-1-氧基)苯甲酸,二氧甲基氨基甲烧和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 二氢喹啉溶于乙醇中,回流反应,脱溶后分离,得到N-[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亮翁挺吴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夏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