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318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及其制造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好的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将浓缩的木聚糖酶、浓缩的酸性蛋白酶、浓缩的内切淀粉酶、浓缩中性蛋白酶、浓缩的纤维素酶、浓缩的葡聚糖酶、制成微丸,再将上述微丸及预先制成空白微丸按特定的配方经过复配工艺制成微丸型的饲用复合酶产品,由于每一类丸所用的原料有别于其它丸的原料,因而制成的丸的颜色也有别于其它丸的色差,不同类型丸色差的存在使复配而成微丸型饲用复合酶的产品呈现出多色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制作饲用复合酶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饲用复合酶是一种含有多种酶催化活性的饲料添加剂,它可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强化动物消化,改善动物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等功能产品。目前市场上的饲用复合酶以粉状、液体及单色饲用复合酶为多见,但是粉状饲用复合酶易在喂食时易黏附于食槽壁上而造成浪费,在加工过程中,饲料配方酶活执行准确度较低;液体饲用复合酶对产品贮运温度要求较高、保质期短,耐高温能力差而不能于颗粒饲料蒸汽调质制粒前添加,易引起成品颗粒饲料的霉变;单色饲用复合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酶源间的拮抗而影响酶活的收得率、同时工艺条件对不同酶源间有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产品对贮运过程中易潮湿。因此,现有的饲用复合酶的综合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好的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主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木聚糖酶微丸10~20、酸性蛋白酶微丸6~20、内切淀粉酶微丸8~20、中性蛋白酶微丸4~10、纤维素微丸5~10、β-葡聚糖酶微丸10~20、空白丸57~0,其中(1)所述木聚糖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15、麦根粉5、浓缩的木聚糖酶酶粉5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30;-->(2)所述酸性蛋白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豆粕粉20、麦根粉8、浓缩的酸性蛋白酶25、玉米淀粉10、微晶纤维素8、硬脂酸镁4、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0;(3)所述内切淀粉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钙15、麦根粉5、浓缩的内切淀粉酶酶粉5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无水氯化钙0.1,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4;(4)所述中性蛋白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50、麦芽粉5、浓缩中性蛋白酶酶粉15、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9;(5)所述纤维素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麦芽粉20、麦根粉10、浓缩的纤维素酶酶粉3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1;(6)所述β-葡聚糖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65、麦根粉5、浓缩的葡聚糖酶酶粉2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7;(7)所述空白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25、麦根粉12、玉米淀粉15、微晶纤维素10、硬脂酸镁5、33%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5。本专利技术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作单个小丸(1)制作所述木聚糖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1)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标面粉、所述麦根粉、所述浓缩的木聚糖酶酶粉、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浓度为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置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木聚糖酶湿料;将所述木聚糖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2)制作所述酸性蛋白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2)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豆粕粉、所述麦根粉、所述浓缩的酸性蛋白酶、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4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所述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置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酸性蛋白酶湿料;将所述酸性蛋白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3)制作所述内切淀粉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3)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碳酸钙、所述麦根粉、所述浓缩的内切淀粉酶酶粉、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和所述无水氯化钙于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所述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内切淀粉酶湿料;将所述内切淀粉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4)制作所述中性蛋白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4)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标面粉、所述麦芽粉、所述浓缩中性蛋白酶酶粉、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所述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置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中性蛋白酶湿料;将所述中性蛋白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5)制作所述纤维素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5)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麦芽粉、所述麦根粉、所述浓缩的纤维素酶酶粉、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所述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置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纤维素酶湿料;将所述纤维素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6)制作所述β-葡聚糖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6)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标面粉、所述麦根粉、所述浓缩的葡聚糖酶酶粉、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置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β-葡聚糖酶湿料;将所述β-葡聚糖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7)制作所述空白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7)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标面粉25、所述麦根粉、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所述33%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5分钟得空白湿料。将所述空白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B)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步骤A)得到的所述木聚糖酶微丸、所述酸性蛋白酶微丸、所述内切淀粉酶微丸、所述中性蛋白酶微丸、所述纤维素微丸、所述β-葡聚糖酶微丸和所述空白丸于沸腾机中在常温下沸腾混合30-60分钟,即得所述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先将浓缩的木聚糖酶、浓缩的酸性蛋白酶、浓缩的内切淀粉酶、浓缩中性蛋白酶、浓缩的纤维素酶、浓缩的葡聚糖酶、制成微丸,再将上述微丸及预先制成空白微丸按特定的配方经过复配工艺制成微丸型的饲用复合酶产品,由于每一类丸所用的原料有别于其它丸的原料,因而制成的丸的颜色也有别于其它丸的色差,不同类型丸色差的存在使复配而成微丸型饲用复合酶的产品呈现出多色的特点,由于此方法保存了每种酶-->的特色酶活性,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木聚糖酶微丸10~20、酸性蛋白酶微丸6~20、内切淀粉酶微丸8~20、中性蛋白酶微丸4~10、纤维素微丸5~10、β-葡聚糖酶微丸10~20、空白丸57~0,其中    (1)所述木聚糖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15、麦根粉5、浓缩的木聚糖酶酶粉5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30;    (2)所述酸性蛋白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豆粕粉20、麦根粉8、浓缩的酸性蛋白酶25、玉米淀粉10、微晶纤维素8、硬脂酸镁4、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0;    (3)所述内切淀粉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钙15、麦根粉5、浓缩的内切淀粉酶酶粉5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无水氯化钙0.1,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4;    (4)所述中性蛋白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50、麦芽粉5、浓缩中性蛋白酶酶粉15、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9;    (5)所述纤维素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麦芽粉20、麦根粉10、浓缩的纤维素酶酶粉3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1;    (6)所述β-葡聚糖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65、麦根粉5、浓缩的葡聚糖酶酶粉2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7;    (7)所述空白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25、麦根粉12、玉米淀粉15、微晶纤维素10、硬脂酸镁5、33%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木聚糖酶微丸10~20、酸性蛋白酶微丸6~20、内切淀粉酶微丸8~20、中性蛋白酶微丸4~10、纤维素微丸5~10、β-葡聚糖酶微丸10~20、空白丸57~0,其中(1)所述木聚糖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15、麦根粉5、浓缩的木聚糖酶酶粉5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30;(2)所述酸性蛋白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豆粕粉20、麦根粉8、浓缩的酸性蛋白酶25、玉米淀粉10、微晶纤维素8、硬脂酸镁4、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0;(3)所述内切淀粉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碳酸钙15、麦根粉5、浓缩的内切淀粉酶酶粉5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无水氯化钙0.1,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4;(4)所述中性蛋白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50、麦芽粉5、浓缩中性蛋白酶酶粉15、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9;(5)所述纤维素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麦芽粉20、麦根粉10、浓缩的纤维素酶酶粉3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21;(6)所述β-葡聚糖酶微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65、麦根粉5、浓缩的葡聚糖酶酶粉20、玉米淀粉7、微晶纤维素5、硬脂酸镁3、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7;(7)所述空白丸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标面粉25、麦根粉12、玉米淀粉15、微晶纤维素10、硬脂酸镁5、33%的聚乙二醇水溶液15。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微丸型饲用复合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A)制作单个小丸(1)制作所述木聚糖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1)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标面粉、所述麦根粉、所述浓缩的木聚糖酶酶粉、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浓度为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置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木聚糖酶湿料;将所述木聚糖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2)制作所述酸性蛋白酶微丸:按权利要求1中第(2)所述的重量配比称取所述豆粕粉、所述麦根粉、所述浓缩的酸性蛋白酶、所述玉米淀粉、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硬脂酸镁于混合机中混合40分钟,之后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所述30%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并置于喷液罐,使用高压空气喷液,喷液后搅拌3分钟得酸性蛋白酶湿料;将所述酸性蛋白酶湿料投进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再投进滚丸机中滚成0.6~0.7mm的微丸并干燥150分钟即得所述木聚糖酶微丸;(3)制作所述内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渲雄雍士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