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轮缘加强轮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668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大轮缘加强轮辋,包括两个位于左右两侧的双轮缘,所述双轮缘由半径为13.7mm的轮缘和一个半径为24mm的轮缘相接而成,右侧的双轮缘通过朝向中心的斜面与一个S型凸峰相接,所述S型凸峰采用加强加厚结构,从而提高轮辋的强度,S型凸峰另一侧与槽底相接,槽底另一端通过接连的两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与左侧的双轮缘相接。加强了S型凸峰的强度,相较普通的轮辋提高了23%的强度,同时使用双轮缘增加了轮缘的大小,使得轮辋的抗压性和负重性大大提高,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并未提高较大的成本,具有负重大、重量轻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轮缘加强轮辋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圈制造
,涉及一种超大轮缘加强轮辋。
技术介绍
现有轮辋形状为一个轮缘一个普通深槽它的承载负荷有限,随着相关技术的提高及市场对轻量化钢圈的要求和竞争加强,对其负重及车轮的重量都有极高的要求。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负重大、重量轻特点的超大轮缘加强轮辋。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轮缘加强轮辋,包括两个位于左右两侧的双轮缘,所述双轮缘由半径为13.7mm的轮缘和一个半径为24mm的轮缘相接而成,右侧的双轮缘通过朝向中心的斜面与一个S型凸峰相接,所述S型凸峰采用加强加厚结构,从而提高轮辋的强度,S型凸峰另一侧与槽底相接,槽底另一端通过接连的两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与左侧的双轮缘相接。所述双轮缘的长度为31mm高度为26.3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强了 S型凸峰的强度,相较普通的轮辋提高了 23%的强度,同时使用双轮缘增加了轮缘的大小,使得轮辋的抗压性和负重性大大提高,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并未提高较大的成本,具有负重大、重量轻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_轮辋,2-双轮缘,3-S型凸峰,4-槽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 一种超大轮缘加强轮辋,包括两个位于左右两侧的双轮缘2,双轮缘2的长度为31mm高度为26.3mm,所述双轮缘2由半径为13.7mm的轮缘和一个半径为24mm的轮缘相接而成,右侧的双轮缘2通过朝向中心的斜面与一个S型凸峰3相接,所述S型凸峰3采用加强加厚结构,从而提高轮辋I的强度,S型凸峰3另一侧与槽底4相接,槽底4另一端通过接连的两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与左侧的双轮缘2相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强了 S型凸峰3的强度,相较普通的轮辋I提高了 23%的强度,同时使用双轮缘2增加了轮缘的大小,使得轮辋I的抗压性和负重性大大提高,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并未提高较大的成本,具有负重大、重量轻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轮缘加强轮辋,包括两个位于左右两侧的双轮缘,其特征是:所述双轮缘由半径为13.7mm的轮缘和一个半径为24mm的轮缘相接而成,右侧的双轮缘通过朝向中心的斜面与一个S型凸峰相接,所述S型凸峰采用加强加厚结构,从而提高轮辋的强度,S型凸峰另一侧与槽底相接,槽底另一端通过接连的两个倾斜角度不同的斜面与左侧的双轮缘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轮缘加强轮辋,包括两个位于左右两侧的双轮缘,其特征是:所述双轮缘由半径为13.7mm的轮缘和一个半径为24_的轮缘相接而成,右侧的双轮缘通过朝向中心的斜面与一个S型凸峰相接,所述S型凸峰采用加强加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登文高鑫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正星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