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6412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处理的猪胆汁进行皂化处理;步骤二、利用氯仿对步骤一得到的猪胆汁进行萃取,从氯仿萃取液中提取胆红素,从待处理的萃余液中制备胆汁酸;其中,从待处理的萃余液中提取胆汁酸的具体过程为:(1)对萃余液进行连续的蒸馏处理以从萃取液中除去氯仿,蒸馏处理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下持续一定时间,第一阶段的温度为55~60℃,第二阶段的温度为70~75℃,第三阶段的温度为85~90℃;(2)利用经过蒸馏处理的萃余液制备胆汁酸。依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胆红素和胆汁酸的纯度高、收率高,且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
技术介绍
胆红素和胆汁酸是由动物的胆汁中提取,广泛用于各种制剂当中,是人工牛黄的主要合成原料。胆汁中大部分是水,其水溶物主要是胆汁酸和胆红素。胆红素(bilirubin,BR)在临床上具有解热、镇静、镇惊、抑茵、降压、促进红血球再生功效,是生化制药和精细化工生产的重要产品。目前,最普遍的、工业化应用最广的胆红素生产方法仍然是钙盐法、树脂法和快速法,其中,快速法因具有操作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等优点一直在工业化生产胆红素中占据半壁江山。在从动物胆汁中生产胆红素之后,许多企业都把剩余物质作为废弃物,而提取胆红素后的剩余液还留有一定量用途广泛的胆汁酸。猪胆汁酸是猪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约占猪胆汁总量的50%~70%,主要有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猪胆酸等,其中猪去氧胆酸约占40%、鹅去氧胆酸约占25%。如果能利用提取胆红素后的剩余液纯化胆汁酸,并利用其分离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等,既可以提高胆汁的利用率,减小资源浪费,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生产胆红素和胆汁酸均主要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待处理的猪胆汁进行皂化处理;步骤二、利用氯仿对步骤一得到的猪胆汁进行萃取,从氯仿萃取液中提取胆红素,从待处理的萃余液中制备胆汁酸;其中,从待处理的萃余液中提取胆汁酸的具体过程为:(1)对萃余液进行连续的蒸馏处理以从萃取液中除去氯仿,蒸馏处理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下持续一定时间,第一阶段的温度为55~60℃,第二阶段的温度为70~75℃,第三阶段的温度为85~90℃;(2)利用经过蒸馏处理的萃余液制备胆汁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处理的猪胆汁进行皂化处理; 步骤二、利用氯仿对步骤一得到的猪胆汁进行萃取,从氯仿萃取液中提取胆红素,从待处理的萃余液中制备胆汁酸; 其中,从待处理的萃余液中提取胆汁酸的具体过程为:(I)对萃余液进行连续的蒸馏处理以从萃取液中除去氯仿,蒸馏处理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下持续一定时间,第一阶段的温度为55~60°C,第二阶段的温度为70~75°C,第三阶段的温度为85~90°C;(2)利用经过蒸馏处理的萃余液制备胆汁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蒸馏处理在每个阶段持续IO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利用经过蒸馏处理的萃余液制备胆汁酸的具体过程为:向经过蒸馏处理的萃余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2%的NaOH溶液,在沸腾状态下阜化,之后过滤经过阜化处理的萃余液,向滤液加入盐酸,得到胆汁酸沉淀,其中,NaOH溶液的用量为待处理的萃余液的重量的0.1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胆汁中胆红素与胆汁酸的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利用氯仿对步骤一得到的猪胆汁进行萃取时,先进行第一次萃取,得到上层相、中间相和下层氯仿相,之后 对中间相进行第二次萃取,再得到上层相和下层氯仿相,将两次萃取的下层氯仿相合并作为氯仿萃取液,将两次萃取的上层相合并作为待处理的萃余液,其中,第一次萃取时氯仿的体积为步骤一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晖李侠李学科王金枝贾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