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宁专利>正文

折叠式四轮脚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633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脚踏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折叠式四轮脚踏车,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架体、车座、靠背、脚踏板、轮盘、车把、位于架体前方的两个前轮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后轮,在靠近所述架体前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可绕第一支撑杆摆动的轮盘固定架,在所述轮盘固定架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挡环,带有所述脚踏板的轮盘设置在所述轮盘固定架的自由端,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轮盘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后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这样,行进和折叠更加方便,而且通过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保证了在轮盘固定架转动过程中不会造成链条松动脱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四轮脚踏车
本技术属于脚踏车
,尤其涉及折叠式四轮脚踏车。
技术介绍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自行车或三轮车稳定性能差,一般采用四轮车来代步或锻炼。目前使用的四轮车由于结构的原因,存在以下缺陷:其一,为了提高稳定性,四轮车比较大,携带不方便,不能进入电梯和房门;其二,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和维护困难,难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便于折叠的折叠式四轮脚踏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架体、车座、靠背、脚踏板、轮盘、车把、位于架体前方的两个前轮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后轮,在靠近所述架体前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可绕第一支撑杆摆动的轮盘固定架,在所述轮盘固定架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挡环,带有所述脚踏板的轮盘设置在所述轮盘固定架的自由端,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轮盘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后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两个后轮之间通过模拟差速机构连接。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车座的后端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所述靠背下方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在所述后座下方的架体上设置有轮盘限位块;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轮盘限位卡块。本技术所提供的折叠式四轮脚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架体、车座、靠背、脚踏板、轮盘、车把、位于架体前方的两个前轮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后轮,在靠近所述架体前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可绕第一支撑杆摆动的轮盘固定架,在所述轮盘固定架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挡环,带有所述脚踏板的轮盘设置在所述轮盘固定架的自由端,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轮盘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后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两个后轮之间通过模拟差速机构连接,这样,折叠时不需要将四个轮子折叠,行进和折叠更加方便,而且通过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保证了在轮盘固定架转动过程中不会造成链条松动脱落,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两个后轮之间通过模拟差速机构连接,使得车辆行进过程中转弯更加方便,避免倾倒;其二,由于所述车座的后端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所述靠背下方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在折叠轮盘固定架之前,首先将车座掀开,将轮盘和脚踏板转动到车座下方,然后将车座放下,然后再将靠背放倒即可,携带更加方便;其三,由于在所述后座下方的架体上设置有轮盘限位块或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轮盘限位卡块,折叠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折叠式四轮脚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折叠式四轮脚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支撑杆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折叠式四轮脚踏车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折叠式四轮脚踏车,折叠式四轮脚踏车包括架体1、车座2、靠背3、脚踏板4、轮盘5、车把6、位于架体前方的两个前轮7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后轮8,在靠近架体I前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9,在第一支撑杆9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可绕第一支撑杆9摆动的轮盘固定架10,在轮盘固定架10下方的第一支撑杆9上设置有限位挡环11,带有脚踏板4的轮盘5设置在轮盘固定架10的自由端,在第一支撑杆9上设置有同步的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3,第一链轮12通过第一链条14与轮盘5连接,在第一支撑杆9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5,在第二支撑杆15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三链轮16,第三链轮16与第二链轮13通过第二链条17连接,在第二支撑杆15与两个后轮8之间通过模拟差速机构18连接。这样,折叠时不需要将四个轮子折叠,行进和折叠更加方便,而且通过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保证了在轮盘固定架转动过程中不会造成链条松动脱落,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两个后轮之间通过模拟差速机构连接,使得车辆行进过程中转弯更加方便,避免倾倒。车座2的后端与架体I活动连接,靠背3下方与架体I活动连接,在折叠轮盘固定架10之前,首先将车座2掀开,将轮盘5和脚踏板4转动到车座2下方,然后将车座2放下,然后再将靠背3放倒即可,携带更加方便。在后座2下方的架体上设置有轮盘限位块19,也可以在第一支撑杆9上设置有轮盘限位卡块20,折叠更加方便。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技术折叠式四轮脚踏车的结构相同,就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四轮脚踏车,包括架体、车座、靠背、脚踏板、轮盘、车把、位于架体前方的两个前轮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后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架体前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可绕第一支撑杆摆动的轮盘固定架,在所述轮盘固定架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挡环,带有所述脚踏板的轮盘设置在所述轮盘固定架的自由端,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轮盘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后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两个后轮之间通过模拟差速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四轮脚踏车,包括架体、车座、靠背、脚踏板、轮盘、车把、位于架体前方的两个前轮和位于后方的两个后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架体前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可绕第一支撑杆摆动的轮盘固定架,在所述轮盘固定架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挡环,带有所述脚踏板的轮盘设置在所述轮盘固定架的自由端,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同步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轮盘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后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宁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