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胶带、液晶显示模组及拆解液晶面板与背光板的方法。一种胶带,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粘性,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一密闭的空腔,空腔处于真空状态使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紧贴,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待粘贴的两个物体粘贴在一起;两个物体在进行拆解时,空腔内被充气,空腔的体积膨胀,两个物体被膨胀的胶带顶起,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曲面,胶带的上表面、下表面与两个物体之间的粘贴接触面积减小并从胶带的两侧向胶带的中心剥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胶带内部设置密闭的空腔,通过改变空腔内部的压强状态来改变胶带的功能,既不影响胶带本身的粘贴功能,又可在需要时便于拆解液晶面板与背光板,有利于避免液晶面板在拆解过程中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的
,特别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轻、薄、小型化快速发展,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作为显示面板,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移动终端或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上,液晶显示器已是重要的组成组件。液晶显示模组(Liquid Crystal Module,LCM)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如图1所示,在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过程中,液晶显示模组的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之间采用胶带13进行贴合,胶带13贴 合在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的四周。当发现制程出现不良时,例如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之间出现灰尘或异物时,需将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进行拆解分析并进行重工,但液晶面板11与胶带13的接触面积大,导致在拆解时液晶面板11容易出现破片现象。因此,拆解前通常先对模组进行高温预热,迫使胶带软化降低粘性后,再对模组进行剥离,以降低破片风险。然而,高温预热处理可以软化胶带但不能去除粘性,对胶带粘性的降低效果并不显著,且此种拆解方式也不能完全防止破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液晶面板在拆解过程中损坏,减少破片现象。为达到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带,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具有粘性,所述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具有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处于真空状态使所述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紧贴,所述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待粘贴的两个物体粘贴在一起;所述两个物体在进行拆解时,所述空腔内被充气,所述空腔的体积膨胀,所述两个物体被膨胀的胶带顶起,所述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曲面,所述胶带的上表面、下表面与所述两个物体之间的粘贴接触面积减小并从胶带的两侧向胶带的中心剥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沿所述胶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与背光板,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背光板之间在边框处采用上述的胶带进行贴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通过一条或多条所述胶带进行粘贴,所述胶带粘贴在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的边框处形成一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液晶面板和背光板边框的每条边设置多条首尾相连的胶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拆解液晶面板与背光板的方法,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在边框位置处通过上述的胶带粘贴在一起,所述拆解液晶面板与背光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胶带的空腔的一侧形成一充气孔;通过充气孔向胶带的空腔内充气,空腔的体积开始膨胀,液晶面板开始被膨胀的胶带顶起,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始形成为曲面,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侧的边缘与液晶面板和背光板开始剥离;通过充气孔向胶带的空腔内继续充气,空腔的体积继续膨胀,液晶面板被膨胀的胶带继续顶起,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曲面弧度增大,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与液晶面板和背光板之间的粘贴接触面积减小并从胶带的两侧向胶带的中心剥离;待空腔完全充气时,胶带的两侧被完全剥离,仅留下胶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与液晶面板和背光板粘贴接触。在本专利技术 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解液晶面板与背光板的方法更包括: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背光板之间通过多条所述胶带进行粘贴时,多条所述胶带通过各自空腔对应的充气孔同时进行充气,所述充气孔的数量与所述空腔的数量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孔通过一针筒的针头从所述胶带的侧向直接插入所述空腔中形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胶带内部设置密闭的空腔,通过改变空腔内部的压强状态来改变胶带的功能,既不影响胶带本身的粘贴功能,可用于粘贴液晶面板与背光板,又可在需要时便于拆解液晶面板与背光板,有利于避免液晶面板在拆解过程中损坏,减少破片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与背光板的粘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胶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a至图3c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液晶面板与背光板拆解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胶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该胶带用于粘贴在待粘贴的两个物体之间将两者粘贴在一起。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胶带23包括上表面231与下表面232,上表面231与下表面232均具有粘性。进一步的,胶带23的上表面231与下表面232之间具有一密闭的空腔233,空腔233沿胶带2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空腔233为真空状态。由于空腔233处于真空状态,胶带23的上表面231与下表面232由于负压而相互紧贴,此时,胶带23呈现与现有的具有实心结构的胶带一模一样的外观和功能,可用于粘贴两个待粘贴的物体。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在胶带23内部形成空腔233且空腔233可被充气而膨胀,因此胶带23使用的材料应当具备一定的张力且不透气。具体的,依照胶带23的形状,可先采用不具备粘性的材料做一个具有空腔233的条带并进行抽真空排除空腔233中的空气后密封,再在条带的外表面涂覆一层粘性材料形成胶带23,使空腔233的内表面不具备粘性,而胶带23的外表面具备粘性,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可用于粘贴待粘贴的两个物体的功能,又可在需要时对空腔233充气以拆解已粘贴的两个物体。然而,胶带23的制备方法并不以此为限,只要能满足使空腔233可被充气膨胀,且能实现胶带23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粘贴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胶带23用于液晶显示模组中,将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进行粘贴,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之间在边框位置处采用上述胶带23进行贴合。贴合时,胶带23设置在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之间的边框位置处,由于胶带23内的空腔233处于真空状态,胶带23的上表面231与下表面232由于负压而相互紧贴,且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分别与液晶面板11和背光板12粘贴,液晶面板11通过胶带23粘贴在背光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11和背光板12之间通过一条胶带23进行粘贴,胶带23设置成一圈并粘贴在液晶面板11和背光板12的边框位置处。可理解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液晶面板11和背光板12之间也可通过多条独立的胶带23进行粘贴,此时,该多条胶带23设置成一圈并粘贴在液晶面板11和背光板12的边框位置处。也就是说,可根据液晶面板11的尺寸选择胶带23的数量及粘贴方式,既可以是边框的相邻两条边采用一条胶带23,此时,数量可以是2条。也可以是边框的每条边分别采用一条胶带23,此时,胶带数量可以是4条。更可以是边框的每条边采用多条首尾相接的胶带23,此时,胶带数量可以根据液晶面板11的尺寸进行选择,在此并不限定。当液晶面板11的尺寸较大时,在边框的每条边设置多条首尾相接的胶带23,多条胶带23通过各自空腔233对应的充气孔同时进行充气,由此可更好的拆解液晶面板11和背光板12,防止破片现象的发生。在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过程中,当发现制程出现不良时,例如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之间出现灰尘或异物时,需将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进行拆解分析并进行重工。图3a至图3c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液晶面板与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带(23),其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均具有粘性,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之间具有一密闭的空腔(233),所述空腔(233)处于真空状态使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相互紧贴,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分别与待粘贴的两个物体粘贴在一起;所述两个物体在进行拆解时,所述空腔(233)内被充气,所述空腔(233)的体积膨胀,所述两个物体被膨胀的胶带(23)顶起,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形成曲面,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下表面(232)与所述两个物体之间的粘贴接触面积减小并从胶带(23)的两侧向胶带(23)的中心剥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23),其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均具有粘性,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之间具有一密闭的空腔(233),所述空腔(233)处于真空状态使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相互紧贴,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分别与待粘贴的两个物体粘贴在一起;所述两个物体在进行拆解时,所述空腔(233)内被充气,所述空腔(233)的体积膨胀,所述两个物体被膨胀的胶带(23)顶起,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和下表面(232)形成曲面,所述胶带(23)的上表面(231)、下表面(232)与所述两个物体之间的粘贴接触面积减小并从胶带(23)的两侧向胶带(23)的中心剥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23),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33)沿所述胶带(23)的长度方向延伸。3.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11)与所述背光板(12)之间在边框处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带(23)进行贴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11)和所述背光板(12)之间通过一条或多条所述胶带(23)进行粘贴,所述胶带(23)粘贴在所述液晶面板(11)和所述背光板(12)之间的边框处形成一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液晶面板(11)和背光板(12)的边框的每条边设置多条首尾相接的胶带(23)。6.一种拆解液晶面板(11)与背光板(12)的方法,所述液晶面板(11)和所述背光板(12)之间在边框位置处通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带(23)粘贴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液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