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365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向黏合成盒设置的上基板与下基板,该下基板包括与该上基板重叠设置的成盒区,和设置有集成电路与连接端子的台阶区;上偏光片,贴附于上基板的远离下基板的一侧;下偏光片,贴附于下基板的远离上基板的一侧。其中,下偏光片包括辅助部,对应贴附于下基板的台阶区,可以对下基板的台阶区、尤其对台阶区的边角起到补强作用,减少破片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且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终端中常用的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模组(liquidcrystalmodule,LCM)是一种将液晶显示面板、集成电路(IC)、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背光模组等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其中,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均匀的背光源。如图1所示,其为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笫二基板20'、集成电路21'、连接端子22'和柔性印刷电路板30',在第一基板10'的远离第二基板20'的一侧上贴附有上偏光片41',在第二基板20'的远离第一基板10'的一侧上贴附有下偏光片42'。集成电路21'和连接端子22'分别设置在第二基板20'相对第一基板10'的一面上,集成电路21'、柔性印刷电路板30'分别与连接端子22'电连接,其中,笫一基板10'的指向集成电路21'的笫一侧面13'长度小于笫二基板20'的指向集成电路21'的第二侧面23'长度,笫一侧面11'和笫二侧面23'的长度差为第一基板10'和笫二基板20'之间的外引脚接合(OutorLoadBonding,OLB)台阶,集成电路21'和连接端子22'设置在第二基板20'的0LB台阶位置处。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液晶显示面板在台阶处为单层,强度较差,当液晶显示面板摔落或受到冲击,0LB台阶一侧直接受到外力时,第二基板的0LB台阶处破片几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存在的台阶处强度较差,容易导致模组破片的问题。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向黏合成盒设置的上基板与下基板,该下基板包括与该上基板重叠设置的成盒区,和设置有集成电路与连接端子的台阶区;以及,上偏光片,贴附于上基板的远离下基板的一侧;下偏光片,贴附于下基板的远离上基板的一侧;其中,下偏光片包括对应于下基板的台阶区的辅助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辅助部覆盖下基板的台阶区,且该辅助部设置有开口,对应于集成电路与连接端子所在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下偏光片位于背光模组与下基板之间;且,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胶框,围绕所述导光板的侧边设置;光源模块,位于胶框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下偏光片包括对应于下基板的成盒区的主体部;其辅助部包括自该主体部的两个侧边延伸出的凸脚,上述光源模块对应于两个凸脚之间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凸脚为长条状,且凸脚的末端覆盖台阶区的远离成盒区的两个角落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凸脚为L形,且该凸脚覆盖下基板的台阶区的远离其成盒区的两个角落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胶框设置有承载液晶显示面板的平台,且平台上设置有凹槽,与上述下偏光片的凸脚相适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连接端子与集成电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辅助部的靠近集成电路的侧边与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4um;辅助部的靠近连接端子的侧边与连接端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4um。其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液晶显示模组的下基板包括与其上基板重叠设置的成盒区,和设置有集成电路与连接端子的台阶区;对应贴附于下基板的远离上基板一侧上的下偏光片设置有辅助部,对应贴附于下基板的台阶区,可以对下基板的台阶区及台阶区的边角起到补强作用,减少破片几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模组的正反面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液晶显示模组中下偏光片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液晶显示模组的部分立体拆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下偏光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组上,该背光模组提供显示光源给液晶显示面板,以使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向黏合成盒设置的上基板与下基板,下基板包括与该上基板重叠设置的成盒区,和设置有集成电路与连接端子的台阶区;以及,上偏光片,贴附于上基板的远离下基板的一侧;下偏光片,贴附于所述下基板的远离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其中,下偏光片包括辅助部,对应贴附于下基板的台阶区,可以对下基板的台阶区及台阶区的边角起到补强作用,减少破片几率。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面上设置有下偏光片,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面上设置有上偏光片。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叠层设置在胶框中的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组,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置有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的发光面对应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背光用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背光控制信号依次通过主柔性印刷电路板和背光用柔性印刷电路板提供给所述光源模块,以控制所述光源模块发光。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模组的正反面的俯视图,其中,图3中左边的图是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俯视示意图,即背向背光模组的一面,图3中右边的图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反面俯视示意图,即朝向背光模组的一面。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用于为该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具体的,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并通过封框胶黏合成盒的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在本实施例中,上基板10为彩膜基板,下基板20为阵列基板。在上基板10的远离下基板20的一侧上贴附有上偏光片31,在下基板20的远离上基板10的一侧上贴附有下偏光片32。集成电路21和连接端子22分别设置在下基板20相对上基板10的一面上,集成电路21、柔性印刷电路板23分别与连接端子22电连接。其中,上基板10的指向集成电路21的侧面长度小于下基板20的指向集成电路21的侧面长度,也即,下基板20包括与上基板10重叠设置的成盒区202,和设置有集成电路21和连接端子22的台阶区201;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于下基板20的台阶区201处为单片区,不被上基板10所覆盖。其中,上偏光片31的面积不大于上基板10的面积,优选的可以完全覆盖上基板10的远离下基板20的一侧,其周边与上基板10的周边平齐;下偏光片32包括对应于下基板20的成盒区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对向设置,所述下基板包括与所述上基板重叠设置的成盒区,和设置有集成电路与连接端子的台阶区;上偏光片,贴附于所述上基板的远离所述下基板的一侧;下偏光片,贴附于所述下基板的远离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包括对应于所述下基板的台阶区的辅助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对向设置,所述下基板包括与所述上基板重叠设置的成盒区,和设置有集成电路与连接端子的台阶区;上偏光片,贴附于所述上基板的远离所述下基板的一侧;下偏光片,贴附于所述下基板的远离所述上基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包括对应于所述下基板的台阶区的辅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覆盖所述下基板的所述台阶区,且所述辅助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连接端子所在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下偏光片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下基板之间;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胶框,围绕所述导光板的侧边设置;光源模块,位于所述胶框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还包括对应于所述下基板的成盒区的主体部;所述辅助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两个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