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278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将SMC材料根据内外角模板模具的尺寸裁剪成一定尺寸与重量的片材;按加料要求将裁剪好的SMC材料往内外角模板模具内加料;使内外角模板模具内的SMC材料在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下进行模压成型;开模取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可以提高制品的表观质量与力学性能,可以重复使用,并且轻量化、耐老化、以及模板之间拼接简易,效率高,单次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内外角模板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早期使用的竹、木或钢模板,因对环境造成破坏及重量过大或不耐腐蚀等原因几乎被淘汰,现有建筑模板以塑料建筑模板较为常见。但目前的塑料建筑模板使用的材料较为单一,基本为纯塑料,且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性能方面较竹、木模板没有显著的提高。另外,目前SMC (Sheet molding compound的缩写,即片状模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主要是应用在车 防风罩、内门饰板及代替金属的结构件,暂无利用SMC模压建筑模板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可以提高制品的表观质量与力学性能,可以重复使用,并且轻量化、耐老化、以及模板之间拼接简易,效率高,单次使用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SMC材料根据内外角模板模具的尺寸裁剪成一定尺寸与重量的片材;其中,所述SMC材料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础的片状成型复合材;步骤20、按加料要求将裁剪好的SMC材料往内外角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SMC材料根据内外角模板模具的尺寸裁剪成一定尺寸与重量的片材;其中,所述SMC材料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础的片状成型复合材;步骤20、按加料要求将裁剪好的SMC材料往内外角模板模具内加料;加料要求是:加料位置在模腔中部,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到达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多层片材叠合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宝塔形叠置且不分开加料;加料的高度取决于制品的厚度或重量;步骤30、使内外角模板模具内的SMC材料在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下进行模压成型;工艺参数要求:(1)、压制速度分段设定,第一段为80‑120mm/s,第二段为20‑40mm/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将SMC材料根据内外角模板模具的尺寸裁剪成一定尺寸与重量的片材;其中,所述SMC材料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础的片状成型复合材; 步骤20、按加料要求将裁剪好的SMC材料往内外角模板模具内加料;加料要求是:加料位置在模腔中部,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到达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多层片材叠合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宝塔形叠置且不分开加料;加料的高度取决于制品的厚度或重量; 步骤30、使内外角模板模具内的SMC材料在一定的压力与温度下进行模压成型;工艺参数要求: (1)、压制速度分段设定,第一段为80-120mm/s,第二段为20-40mm/s,第三段为3_7mm/s,第四段为l_3mm/s,开合模的速度调节到2_5mm/s ; (2)、加压时间为15-20s,保压压力为8-12MPa,保压时间为180_300s; (3)、上模温度为130-160°C,模温度为130-160°C; 步骤40、开模取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内外角模板的SMC模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SMC材料的参数如下:定向玻纤占SMC材料总质量的25-35%,材料的成型温度为120-170°C,成型压力80-140bar,密度为1.75-1.95g/cm3,收缩为≤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吴冬生陈智明蔡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