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039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负载于多级介孔磷酸铝-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杂多酸(HPA)-纳米贵金属超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Au-HPA/AlPO4-SiO2。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以氯金酸、硝酸银、氯钯酸制备杂多酸稳定纳米贵金属胶体溶液;将拟薄水铝石和磷酸、水、N-硬脂基丙二胺或N-油基丙二胺混合成溶液A,将硅酸四乙酯、三嵌段聚合物P123、水混合成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形成均匀溶胶;溶胶缓慢加入杂多酸稳定纳米贵金属胶体溶液中,形成凝胶;将凝胶水热处理,过滤后的固体洗涤、烘干、煅烧,便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制备简便、活性高,易于和产物分离,循环使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负载于多级介孔磷酸铝-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杂多酸(HPA)-纳米贵金属超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Au-HPA/AlPO4-SiO2。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以氯金酸、硝酸银、氯钯酸制备杂多酸稳定纳米贵金属胶体溶液;将拟薄水铝石和磷酸、水、N-硬脂基丙二胺或N-油基丙二胺混合成溶液A,将硅酸四乙酯、三嵌段聚合物P123、水混合成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形成均匀溶胶;溶胶缓慢加入杂多酸稳定纳米贵金属胶体溶液中,形成凝胶;将凝胶水热处理,过滤后的固体洗涤、烘干、煅烧,便得到本专利技术产品。本专利技术催化剂制备简便、活性高,易于和产物分离,循环使用性好。【专利说明】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环己烷氧化可获得两种重要的氧化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俗称KA油,是合成己二酸和己内酰胺的重要中间体,而己二酸和己内酰胺是制造尼龙-6和尼龙66的原料。90%以上的KA油是通过环己烷氧化来生产,而工业上环己烷氧化反应的环己烷转化率仅4%左右,KA油的选择性80%左右,因此,通过催化剂改进提高环己烷氧化效率和KA油产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氧气为氧化剂,在无溶剂和添加剂下进行环己烷氧化反应合成KA油,过程更为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许多报导研究了环己烷氧气氧化催化剂体系,包括稀土或过渡金属类掺杂分子筛、金属卟啉、大环过渡金属配合物、贵金属催化剂等,其中纳米金为代表的贵金属催化剂表现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具有工业应用潜力。贵金属催化剂由于其无可替代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加氢还原、脱氢氧化、催化重整、偶联、脱硫、羰基化及不对称合成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优良催化剂。作为无溶剂环己烷氧气氧化的纳米金及纳米金合金催化剂,通常是通过和载体共沉淀(CP)或沉积-沉淀(DP)来制备。文献I以Na2Si03、AlCl3、氯金酸为原料,以四丙基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通过共沉淀水热合成然后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Au/ZSM-5 (索继栓等,Chem.Commun.2004,904-905)。文献2将硝酸银溶液用硼氢化钠还原成胶体银后,加入到十六烷基溴化铵、硅酸四乙酯、组成的MCM-41合成溶胶中,通过共沉淀然后高温焙烧方法制得Ag/MCM-41 (周继承等,Catal.Lett.2006,108,49-54)。专利CN102553586通过含铈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和纳米金共沉淀方法制备含铈复合金属氧化纳米金催化剂,用于不包含醛的催化加氢。但是共沉淀法制备负载纳米粒子的不足在于,贵金属纳米粒子部分分散在载体表面,由于无机载体的等电点通常较低,经高温焙烧去除模板剂后,无保护剂作用条件下,仅仅通过载体孔的空间限制作用无法避免活性纳米贵金属粒子在载体上团聚长大。为了改善载体上纳米粒子易团聚的特性,对载体进行基团修饰,通过修饰基团和纳米金属粒子间的配位作用稳定纳米粒子,如文献3采用沉积-沉淀方法,将带巯基有机硅烷和硅酸四乙酯共聚缩合形成巯基修饰载体负载纳米金,修饰巯基和纳米金配位起到稳定作用,但文献采取的高温(500°C )焙烧制备催化剂的方法难以保证稳定剂有机巯基不从载体上分解而脱落。因为纳米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纳米贵金属在载体上分散性和纳米贵金属粒子大小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纳米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进行改进,选择合适的稳定剂和载体,控制纳米贵金属在载体上具有最高活性,分散性和稳定性。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稳定剂主要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PVP、柠檬酸盐、脂肪烃季铵盐等。和离子型有机稳定剂相类似,带不同阳离子的杂多酸盐也对金属纳米粒子有稳定作用,带有多负电荷的体积较大的杂多阴离子,和带反电荷金属胶粒产生较强的静电吸附作用,同时,杂多阴离子存在的多个端氧原子和零价金属之间也存在配位作用,促进金属纳米粒子的稳定,而杂多酸盐的无机化合物本性使之能耐受负载催化剂制备时的热处理过程结构不被破坏,更适合用作制备负载纳米贵金属催化剂的稳定剂。国外文献4总结了杂多酸稳定纯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Yifeng Wang,1.A.ffinstock, Chem.Soc.Rev., 2012,41, 7479-7496),在合适的合成条件下,纳米粒子尺寸可控,同时杂多酸盐独特的氧化还原活性赋予杂多酸盐稳定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更佳的氧化还原活性。多级介孔材料和其他孔性材料比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多级孔交联的结构,更能满足扩散和反应要求,国外文献5比较了介孔SBA-15,KIT-6和分级多孔HMS为载体Au/Ce02/Si02的CO氧化反应性能,分级多孔HMS为载体的金纳米粒子和CeO2的分散性和扩散性更好,活性最高(李文翠等,Micropor.Mesopor.Material.2012,158, 7-12)。本专利技术旨在将杂多酸盐为稳定剂制备金属纳米粒子和多级介孔载体材料的优点结合起来,制备稳定的可多次使用的负载纳米金及金合金催化剂用于无溶剂环己烷氧化合成KA油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活性的以杂多酸盐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粒子,并负载在多级孔磷酸铝-氧化硅复合载体上的纳米金多相催化剂。该催化剂应用于无溶剂环己烷和分子氧的直接氧化反应,反应式如下:C6H12 + O2 靴剂t C6H11OH + C6H10O (KA 油)本专利技术的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它是一种负载于多级介孔磷酸铝-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杂多酸(HPA)-纳米贵金属超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Au-HPA/AlPO4-SiO2。具体地说,所述的杂多酸为Keggin型磷钥、磷钨、磷钥一钒、磷钥二钒、磷钨一钒和磷钨二钒杂多酸中的一种。所述的负载纳米贵金属为单一纳米金、纳米金-银合金和纳米金-1E合金。所述的纳米贵金属含量为载体质量的0.3?2.5%,纳米贵金属的粒径为l-20nm。所述的多级介孔磷酸铝-二氧化硅复合载体的介孔范围为2-7nm,磷酸铝和氧化硅的摩尔数比为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I)以氯金酸为金源,硝酸银为银源,氯钯酸为钯源制备杂多酸稳定纳米贵金属胶体溶液:将单一氯金酸、或1:1摩尔比混合的氯金酸和硝酸银、或1:1摩尔比混合的氯金酸和氯钯酸,加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2?5mM的溶液,再加入固体杂多酸,搅拌下混合,其中,贵金属与杂多酸的摩尔比为5/1?15/1 ;1小时后加入过量的0.1M的NaBH4溶液,加入NaBH4摩尔量为溶液中贵金属摩尔量的3?10倍,室温下搅拌反应3?5小时,制得杂多酸稳定纳米贵金属胶体溶液;(2)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将拟薄水铝石和磷酸、水、N-硬脂基丙二胺或N-油基丙二胺按IAl:1P: 0.06?0.25N-硬脂基丙二胺或N-油基丙二胺:50水的摩尔比混合成溶液A ;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将硅酸四乙酯、三嵌段聚合物P123、水按IS1: 0.016P123:50?IOOH2O的摩尔比混合,用IM盐酸调节pH为3形成溶液B ;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并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孔载体负载纳米金环己烷氧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负载于多级介孔磷酸铝‑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杂多酸(HPA)‑纳米贵金属超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Au‑HPA/AlPO4‑SiO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娟冯涛王鹏飞向育君王绍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