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529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锁扣固定板和螺丝钉;所述螺丝钉穿过模具的顶针背板将第二锁扣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第二锁扣的下端设置成一圆形凸台;所述锁扣固定板安装在模具的后模底板上的L形通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斜置的通孔,所述第一锁扣活动地安装在通孔内并用连接装置与后模底板连接;所述第一锁扣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锁扣圆形凸台相扣合的凹槽。该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安装在模具上后,第一锁扣尾部位于通孔的外部,模具静止在工作平台或在运输过程中,第一锁扣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与第二锁扣扣合在一起,解决了顶针板在运输过程中移动造成模具损伤的问题,避免了额外成本的产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锁扣固定板和螺丝钉;所述螺丝钉穿过模具的顶针背板将第二锁扣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第二锁扣的下端设置成一圆形凸台;所述锁扣固定板安装在模具的后模底板上的L形通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斜置的通孔,所述第一锁扣活动地安装在通孔内并用连接装置与后模底板连接;所述第一锁扣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锁扣圆形凸台相扣合的凹槽。该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安装在模具上后,第一锁扣尾部位于通孔的外部,模具静止在工作平台或在运输过程中,第一锁扣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与第二锁扣扣合在一起,解决了顶针板在运输过程中移动造成模具损伤的问题,避免了额外成本的产生。【专利说明】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具常设置有顶出结构,顶出结构中的顶针板由于无固定结构,模具在运输过程中,顶针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移动,在长途运输、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模具的损伤。传统的用于固定顶针板的结构为在模具的回位针上设计弹簧,但是很多欧美的模具不准用弹簧,需要完全用机械控制,为此,一种机械结构的固定结构亟待被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放置在平台上时,第一锁扣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与第二锁扣扣合在一起,解决了顶针板在运输过程中移动造成模具损伤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锁扣固定板和螺丝钉;所述螺丝钉穿过模具的顶针背板将第二锁扣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第二锁扣的下端设置成一圆形凸台;所述锁扣固定板安装在模具的后模底板上的L形通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斜置的通孔,所述第一锁扣活动地安装在通孔内并用连接装置与后模底板连接;所述第一锁扣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锁扣圆形凸台相扣合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扣通过旋转销钉安装在锁扣固定板的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无头螺丝和弹簧,所述无头螺丝固定在后模底板上,弹簧安装在第一锁扣上。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锁扣的最大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安装在模具上后,第一锁扣尾部位于通孔的外部,模具静止在工作平台或在运输过程中,第一锁扣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与第二锁扣扣合在一起,解决了顶针板在运输过程中移动造成模具损伤的问题,避免了额外成本的产生;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后,第一锁扣位于通孔外部的尾部在注塑机的作用下进入通孔内,迫使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分离开,不需要工人再去调整,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机构还具有结构小巧、易于制造、占用模具空间小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模具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模具安装在注塑机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其中,1、工作平台;2、注塑机;3、顶针板;4、顶针背板;5、第一锁扣;6、旋转销钉;7、锁扣固定板;8、螺丝钉;9、第二锁扣;10、后模底板;11、无头螺丝;1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该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锁扣5、第二锁扣9、锁扣固定板7和螺丝钉8 ;所述螺丝钉8穿过模具的顶针背板4将第二锁扣9固定在顶针板3上,所述第二锁扣9的下端设置成一圆形凸台;所述锁扣固定板7安装在模具的后模底板10上的L形通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7上设置有一个斜置的通孔,所述第一锁扣5活动地安装在通孔内并用连接装置与后模底板10连接;所述第一锁扣5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锁扣9圆形凸台相扣合的凹槽。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锁扣5通过旋转销钉6安装在锁扣固定板7的通孔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无头螺丝11和弹簧12,所述无头螺丝11固定在后模底板10上,弹簧12安装在第一锁扣5上;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锁扣5的最大宽度。该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安装在模具上后,第一锁扣5尾部位于通孔的外部,模具静止在工作平台I或在运输过程中,第一锁扣5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与第二锁扣9扣合在一起,解决了顶针板3在运输过程中移动造成模具损伤的问题,避免了额外成本的产生。模具安装在注塑机2上后,第一锁扣5位于通孔外部的尾部在注塑机2的作用下进入通孔内,迫使第一锁扣5的凹槽和第二锁扣9的圆形凸台分离,在整个分离过程中不需要工人去调整,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机构还具有结构小巧、易于制造、占用模具空间小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锁扣固定板和螺丝钉;所述螺丝钉穿过模具的顶针背板将第二锁扣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第二锁扣的下端设置成一圆形凸台;所述锁扣固定板安装在模具的后模底板上的L形通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斜置的通孔,所述第一锁扣活动地安装在通孔内并用连接装置与后模底板连接;所述第一锁扣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锁扣圆形凸台相扣合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通过旋转销钉安装在锁扣固定板的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无头螺丝和弹簧,所述无头螺丝固定在后模底板上,弹簧安装在第一锁扣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锁扣的最大宽度。【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752451SQ201320867099【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专利技术者】罗勤勇, 郑雪军, 席刚, 郭芝忠, 林岗 申请人: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顶针板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锁扣固定板和螺丝钉;所述螺丝钉穿过模具的顶针背板将第二锁扣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第二锁扣的下端设置成一圆形凸台;所述锁扣固定板安装在模具的后模底板上的L形通槽内;所述锁扣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个斜置的通孔,所述第一锁扣活动地安装在通孔内并用连接装置与后模底板连接;所述第一锁扣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锁扣圆形凸台相扣合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勤勇郑雪军席刚郭芝忠林岗
申请(专利权)人: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